| 分類 | 文章名稱 | 作者 | 頁數 |
|
 | 編者的話 | 中國!中國!
| 作者 / 王昭文 | 1-1 |
|
 | 本期主題 |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普世教會協會不是一個政治團體,而是一個以基督的愛為基礎的信仰團契,相信我們一定可以找到相處之道。 | 作者 / 鄭仰恩 | 4-8 |
|
 | 本期主題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面對中國議題的處置建議 在信仰的基礎上,我們譴責違反基督基本價值的作為,不會為了形式上信徒數目的增加而對信仰自由與基本人權的戕害視而不見。 | 作者 / 賴怡忠 | 9-15 |
|
 | 本期主題 | 四川地震與零八憲章中的中國基督徒 中國基督徒在中國社會轉型中開始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作者 / 余杰 | 16-20 |
|
 | 本期主題 | 家庭教會:中國的清教徒運動 家庭教會在單單實施自己的敬拜信仰自由時,無意地為中國公民的結社自由、集會自由做出了貢獻。 | 作者 / 郭曼德 | 21-26 |
|
 | 本期主題 | 「認識中國」閱讀建議
| 作者 / 編輯室 | 27-27 |
|
 | 本期主題 | 重新認識中國NGO 近來中國出現為數不少為公平正義、為普世人權所奮戰的組織者,這一群人經常是單打獨鬥的面對一次次生存的挑戰。 | 作者 / 伍維婷 | 28-31 |
|
 | 本期主題 | 兩岸關係下的就業迷思 對一個積極想影響台灣且永不放棄此一意圖的中國,這一代年輕人再也不能因為排斥或陌生感,就選擇與中國市場的發展永遠劃清界限。 | 作者 / 吳春來 | 32-35 |
|
 | 本期主題 | 歡迎降落火星 請丟掉那些本來的預設,放寬心胸,從中去體會那些在細節裡的有趣差異 | 作者 / 魚頭 | 36-38 |
|
 | 好書櫥窗 | 從容自信面對中國——評介吳介民《第三種中國想像》 寄望於中國逐漸興起的公民社會,在渴求人權、民主的共同價值觀之下,台灣或許可在中國之內找到盟友。 | 作者 / 王昭文 | 40-41 |
|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素描吳震春 吳震春醫師年近六十挑戰艱鉅任務,完成上帝交託的使命,使彰基脫胎換骨,步入現代化以及企業化經營。 | 作者 / 陳金興 | 42-47 |
|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在工作、祈禱與靜默中和上帝重新相遇——我在曠鄉(上)
| 作者 / 盧悅文 | 48-55 |
|
 | 大專世界 | 50屆神研班,史上最值回票價的營隊 期許自己在未來一年的每一天都可以保持著在神研班對神的熱情。 | 作者 / 盧薇涵 | 61-62 |
|
 | 大專世界 | 神研班,讓我更期待查經 上帝給我們思考的能力,我們就應該要去好好使用它。 | 作者 / 陳家華 | 63-65 |
|
 | 大專世界 | 「因為上帝國在你們心裡、在你們中間」──我在神研班中的所得所感 道成肉身的聖子耶穌帶給我們的,是那藉著祂的死、而展開的上帝國度。 | 作者 / 陳彥彣 | 66-67 |
|
 | 大專世界 | 與邊緣人面對面 我求神給我勇氣,使我可以勇敢的去面對這些人,就如同耶穌一樣,用祂的愛去擁抱這些人。 | 作者 / 李靈佳 | 68-69 |
|
 | 成長部落格 | 另類網路工程師 長青團契的經歷中讓我覺得最寶貴的,是學習如何思考,如何明辨真理。 | 作者 / fat | 70-73 |
|
 | 母語葡萄園 | 日本反核歌曲:「ずっとウソだった」--攏teh嚎滫!
| 作者 / 陳威志 | 74-75 |
|
 | 母語葡萄園 | 讀經筆記11 “Kap Siōng-tèkiàn-li̍p ha̍p-gî êkoan-hē.”是啥意思?
| 作者 / 李南衡 | 76-77 |
|
 | 家書 | 畢契力量大
| 作者 / 江淑文 | 79-7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