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20期 牛糞與咖啡----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公義
字級調整:

大專世界
信仰與友情
你是一個得到上帝愛護的天使,讓我看到上帝的在你身上的作為,因為你我更加認識我們的上帝。
關鍵字:信仰  文化 
作者/林偉雄 (台東大學附小實習教師,東大長青團契)

 

與智慧的人同行的,必得智慧。(箴言十三章20節)

上帝啊! 我幸運的得到?為我預備一生的的好朋友, 杜英傑。他是台灣原住民的北排灣族;重要的是,他是?忠誠堅信的僕人。

※初識

第一次看到他時,就發現他與眾不同,不像一般的同學白皙或黃亮,是全身黝黑的皮膚,笑的時候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也因此後來,他被小朋友稱作「巧克力老師」。

大一剛入學時,全家包含祖父等六、七人,幫我提六大包袱,包含書籍和三箱衣服及寢具。我是比較早到學校宿舍安頓的人,在忙碌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一群非常特別的人,他們膚色和衣著相當有特色。他們穿的服飾是我從未真正見過,只能從中學社會課本中讚賞的美麗服飾。生長在嘉義的我,從未與真正的原住民相遇,看到眼前出現只能在書本上閱讀得到的族群時,一種油油然而生的悸動不停的在心中迴盪。我趨前與英傑打招呼,彷彿遇到英雄一樣,無比的雀躍。

後來與英傑的成為好朋友當然不只因為他是原住民,我崇拜他的文化與精神,更重要的是,他是的虔誠信徒以及用功讀書的好學生,我們之間情同意合,因此,結下不解的情緣。

生長、生活背景的經驗交流

原住民稱平地人為「白浪」,這是個台灣原漢交流的時候,留下來的歷史專有名詞。「白浪」這個詞彙記錄了平地人欺佔原住民的歷史記憶。

我們在一次的閒談中他提到這個辭彙,總是令我特別的尷尬。我想我們平地人都該為此擔負起責任,我願意向原住民致上無限的歉意。

英傑是多麼的特別,全班近五十位同學只有他是原住民,不僅是我,班上的同學也特別的關注他。記得,有幾位同學偶爾開開他玩笑,對他用原住民腔的華語說:「你們原住民不要欺負平地人」,而我也看著他排灣族獨特、水汪汪的眼睛作勢應和著。這印象始終在心中刻畫著,一幕永不落幕的戲。

我們彼此擁有著專屬於自己的文化,而因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我們聊天的時候增加許多有趣的話題。例如,我們都知道排灣族是有社會階級制度的民族,從名字上就可窺知在族群中是屬於貴族或是平民。英傑的族名顯示出他的階級是平民,而我們要好的朋友吳英貴(前台東大學長青團契會長)族名就顯示出他是大頭目一族的。

有趣的是英傑會用一種開玩笑的口吻,說自己是貴族呢!

當然這是一種開玩笑的對話,我也會戲謔的反諷說:

「反正我不會像你們的部落的(貴族)老人家,用鄙視的語調跟你說話,也不會把你頭上的羽毛拔掉」。

因為,我們有著不同的文化,面對對方的語言、觀念、價值觀、思考等方式都有所不同,各自站在屬於自己的文化角度發聲與創造具有討論價值的議題。我們同是師範學院語文教育系的學生,興趣所致,使得我們對於討論中國文學、台灣民間文學、兒童文學等一些文學議題特別熱烈,但是,除了談論文學之外,我們更常討論是關於耶穌基督的信仰。例如我們會談一同讀過的《國學導讀》、德烈莎修女《一條簡單的道路》、張文亮教授的《牽一隻蝸牛去散步》等書,我們一起互相分享自己的所讀書中的文學、宗教觀念,真是不亦樂乎啊! 

※同是師範人,常分享教學理念

對於語文科教學的討論及教學經驗的分享,我想他都比我更有經驗。我大三去了成大中文系就讀,中斷一年的師範教育養成。我再度回到學校的時候,他已經經歷一年紮實的教育實習的課程,關於教育理念與教育的概念比我熟悉更多,關於這點,他總是能幫我解除心中的困惑讓我受益匪淺。

同時師範人,我們倆常常分享自己對於教學策略的討論,例如,當我們修讀「國語文教材分析與教學活動設計」時,老師跟我們介紹教學生字時可以以花瓣的方式,把同樣的部首或是部件統整在一起教學,也能喚起學生的舊經驗。下課後,我們也會在教室裡玩這樣的教學遊戲,增進教學流暢度與變化,而且事先玩過一遍找出問題的癥結點,也可以把答案寫好以利教學時使用,也會開發出不同的遊戲融入教學之中,精進我們的教學。

※總是在圖書館一隅談信仰

第一次到台東基督長老教會是我大一的時侯,我請英傑帶我去教會。我發現我非常喜歡這樣的感覺感覺,莊重又不失溫馨的唱歌敬拜讚美上帝。同時,他也跟我介紹《聖經》的結構、教義,以及講了許多個故事給我聽。我們同樣是以對談的方式互相提問與解答,一問一答的討論分享過程中釐清讓我們心中的困惑,也把團契談道的觀念帶到我們的討論分享中。

這些信仰的分享,種種的歡談,除了在學生宿舍之外,我們常常坐在圖書館角落舒適的沙發椅談論,每每的談話都超過三個小時以上,聊到圖書館十點閉館才結束,有時還不夠進興,回到宿舍繼續聊到十一點方休,這樣的對談,真是一種性靈上的豐富的盛宴。透過英傑信仰的分享,我慢慢認識主耶穌基督。他與我分享基督教義,分享自己對信仰的態度。

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英傑曾說過的故事。

他說:「與我一起住的高中生,去做禮拜都要別人盯著,非常的被動,我就跟他們說:『信仰是自己的』,要去不去是自己決定」。這讓我印象深刻,因為英傑是個非常溫柔的人,平常很少有情緒的。從這裡可以看出他追求信仰的用心。

※畢業後,他與達來村、八八風災

莫拉克之前幾個颱風都從台灣的旁邊過去,沒有颱風,使得台灣面臨缺水危機,大地乾涸,連草都枯死。

當時只覺得宿舍外風大雨大,與先前的颱風沒有兩樣,爾後,看了新聞播報才知道台灣正面臨百年的風災,各地方災情遍傳,甚至高雄小林村,整村被淹沒、高雄六龜鄉成了孤島、台東嘉蘭村房屋被沖走,災情不斷的擴大,而英傑的家鄉屏東山地門達來村也面臨遷村的危機。

從電視新聞看到英傑,讓我喘了一口氣。三地門鄉許多部落都必須撤離,於是他們就先集中到三地國小,恰巧英傑已經在三地國小實習,突然的百年洪災,使得他三地國小所有的老師,必須負擔部落民眾的吃喝生活並照顧所有學童。英傑的實習過程,比其他的實習老師增加許多的負擔。新聞節目採訪他的學校,我從螢幕這頭看到了他的臉色增添許多倦容與疲憊。同時,也看到新聞採訪,達來村的村長杜達生,英傑的父親,唱著歌鼓舞撫慰著族人。

新聞報導讓我熱淚盈眶,慘痛的災情,讓許多人流離失所有,有一餐沒一餐的,令人倍覺心痛。當時我寫了幾首詩刊在《笠》,其中有一首寫給杜英傑的詩節錄如下:「一隻∕熱情的蠟燭窸窣的蠶食一張∕完整的夜∕燒著黑夜直到天明……當一陣風雨捲來時∕滿天的黃泥土石攪著∕雨水和眼淚∕淤積成一頁百年的重量∕厚厚的積逅在死者的指甲縫裡∕埋入滑動的寶島土地。」

如今,莫拉克颱風一週年了,我向上帝禱告希望上帝保守看顧他們,和台灣平安,也讓他們部落能找到一塊應許之地順利遷村,大家平安的生活。 

※後記

英傑我知道你嚴守自己是基督徒的身分,你很少抱怨,總是讚美與欣賞;你是一個得到上帝愛護的天使,讓我看到上帝的在你身上的作為;你勤於奉獻自己與閱讀《聖經》和上帝相關的書籍,也為我介紹其中的精義與你的服事,因為你我更加認識我們的上帝。

還記得你曾經說過:「信仰是自己的」。

我想我再錦上添花的說:「自己是上帝的,我用一生榮耀祂的名。」

我曾送給你的一本書《給上帝一點空間》書中裡有我們都很喜歡一段話:「我在上帝的小路上,上帝在我的小徑上」,上帝讓我們成為很好的同學與朋友,讓我們能夠用一生的榮耀,彰顯祂的名。

我想我們之間最大的享受是我們都有一位很好的聽眾聆聽自己的所學、所思、所感、所悟。我想人生要在找到這麼好的朋友不知道有多難啊!也感謝主讓我們互相結識!

同作者相關文章:
信仰與友情 (第 120 期)
做個修直祂道路的人──「花東神學講座」及團契交流」後有感 (第 115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20 期 牛糞與咖啡----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公義 (76-77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20期  2010年  10月 牛糞與咖啡----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公義 120
本期主題:牛糞與咖啡----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公義
發行日期:2010/10/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牛糞與咖啡──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公義
一場信念與財富的寧靜革命
從一杯咖啡實現經濟正義
范達娜 .席娃博士的牛糞傳奇
油菜花田背後——農業結構與糧食安全
菲律賓農民哀歌
土地「利益」傷害自然之母 ——小農在新自由主義下的掙扎
不用問漁人——曠野裡的林宗義
延續平埔巴宰文化的鯉魚潭教會
幻視的隱喻──鄭建昌的大塊筆意
在正義與生存間找立足點——淺談「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World Communion of Reformed Churches, WCRC)
ECFA與經貿自由化問題
看!十字架上的凶犯
破碎
“chhi-chha?k” kap阮理解e意思無仝 
記得我們的飢餓與掙扎 —— 2010年TSCM參加感想
遇見祢--教育生活體驗營心得
你知道你很特別嗎?
信仰與友情
教會對同性戀者應有的態度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