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15期 災難與再生
字級調整:

信仰.生活
小文的歌聲
幸福的回憶,是有力量的,我如此相信著。
關鍵字:
作者/石佳儀 (台北大學社工系研究生)


他的每個細胞,無時無刻都在唱歌

星期三,玉峰的夏日學校正式招收住宿生。夏日學校與平常學期間學校運作模式最大的不同,在於夏日學校放學後,孩子得回到家中,而學期間,孩子大多住校,星期一到校,星期五回家。尖石後山的玉峰村,部落分散,孩子的家零星分散在山中不同角落。暑假孩子沒住校,交通接送成為每天必得面對的事。M部落,是玉峰學區最偏遠的部落,往年夏日學校,在M部落會開設分班,今年的規劃,換了做法,請M部落的人每天接送孩子,讓孩子集中於玉峰國小上課。三個星期下來,M部落孩子的出席狀況不佳,基金會督導建議將M部落的孩子結案,我則決定,夏日學校接受住宿生,讓M部落願意上課的孩子,住校。

夏日學校第四週的星期三,是孩子住校的第一天。放學後,志工們與孩子在宿舍二樓用過晚餐後,孩子們先行下樓洗澡。小文的歌聲,順著樓梯,飄了上來。好久,沒聽見他的歌聲。我對志工們說:「三年前剛到玉峰,特別注意到小文,他似乎全身佈滿了歌唱細胞,每個細胞無時無刻都在唱歌。我好喜歡聽他唱歌。」

用音樂生活,用聲音記憶與支撐

過去三年的學期間,每當聽見小文忘我的拉開嗓門,便會中止手邊繁瑣的行政工作,走出辦公室,站在走廊,偷偷欣賞著那不知從那個角落傳來的嘹喨歌聲。比小文歌喉好的班級導師,每每聽見我對小文的讚賞,總是玩笑的回應「那不是唱歌,那是嘶吼。」對我而言,不管小文是亂叫嘶吼,或是忘情歌唱,從他的身體流洩出來的音樂,有種魔力,那魔力會暫停我的工作,將我拉離開工作中的電腦。

小文說,聽到海角七號,使他想起去年夏日學校的大專志工小薇。今年寒假農曆過年,小文和哥哥去小薇老師家住了幾天。音樂,承載著身體記憶,音樂,攜帶著生活的點滴。小文,特別是這樣的。用音樂生活,用聲音記憶與支撐。

支撐?是的,聲音的記憶可以做為一種支撐,而那支撐,總是隱而未現,在生活的底部,像大樹的根,撐住樹幹,樹枝,樹葉,鳥巢。

在山上工作,常常被問及,什麼時候離開?我有時回答「不知道,這得看上帝的帶領」,有時回答「就快離開了」,有時又會答說「短期內不會離開,即使離開基金會,也不會離開玉峰。」三年在山上的工作,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經常對別人戲稱,我的工作是遊山玩水,實則不然,除了暑假夏日學校,大多數的時間,都在學校辦公室內度過,面對著電腦,處理一些我認為最不重要的行政報表與工作紀錄,從早上八點工作到晚上九點,是常態。忙嗎?累嗎?會厭煩嗎?當然會。如果是這樣,為何不離開?或者,你可以反著問,為何離不開?

我不打算回答這個問題。只想回頭再說說小文的歌聲。玉峰住宿生晚間回到宿舍後的各種聲音,和小文的歌聲相同,富有魔力的,暗藏在生活底部,成為底景,撐住我的工作。從學生宿舍傳出的聲音,不盡然美麗,除了開懷大笑的聲音,哭吼的聲音,吵架爭論的聲音,還有孩子們躲在被窩裡嘰嘰喳喳的秘密交談聲,當然也少不了學校老師斥責孩子的聲音。

想起在小島部落小學教書的I,與班上孩子在海邊星空下共度一生僅有一次的小學畢業典禮,I回憶說到:「那時感覺自己好幸福。」星光大道的畢業典禮,得費許多心思籌劃,I為島嶼的孩子創造了幸福的回憶。幸福的回憶,是有力量的,我如此相信著。

幸福的記憶,給生命繼續往前的力量

星光大道畢業典禮之於I,【國境之南】之於小文,小文的歌聲之於我,皆有著共同的質素:是過去了的生活事件,事件中少了庸碌,多了停留,且在不經意之中,這些事件會回到眼前,化為生活底景,不被注目,默默地成為日常工作的支撐。相同的,玉峰住宿生各式各樣的聲音,以及學校前方潺潺水流,交織堆疊出層層幸福的記憶,給出生命繼續往前的力量,不論「往前」究竟意味著離開或留下。

如果你想要聽我談談在忙碌生活工作中的幸福片刻,如何體會上帝的恩典,我能說的,想說的,是這些。

(編按:文章作者曾任\在博幼基金會擔任社工,工作地點在新竹縣尖石鄉玉峰村。基金會的工作目標是提升偏遠弱勢學童的競爭力,具體作法是在部落做課業輔導,培訓部落大人成為課輔師資,每天兩小時採小班教學,對部落學童作補救教學。暑假期間,課輔師資則引用外面的大專生,舉辦為期六週的「夏日學校」。「小文的歌聲」完成於2009年玉峰夏日學校的第四週。)

同作者相關文章:
《沉默》觀後——遇見「宣教汙點」 (第 162 期)
小文的歌聲 (第 115 期)
熱情‧召喚‧蠱毒 (第 108 期)
心情寫真 (第 63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15 期 災難與再生 (40-41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15期  2009年  12月 災難與再生 115
本期主題:災難與再生
發行日期:2009/12/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災難與再生
莫拉克颱風的提醒
土地與族群的再生之路
從莫拉克風災談原住民滅族危機
在大姆姆山下繼續呼吸
災後重建的社區力量
青山雖已改、白雲依舊在── 嘉義中會莫拉克災後救助側記
淺談長老教會的急難救助事工
八八水災是上主的旨意?兼談生態神學
紙風車前進楠西
穹蒼之美.造物之妙──鄭文清的信仰體驗
小文的歌聲
蘋果香的聖誕節
我自己在一沉船中
【美麗島30週年特輯】美麗島‧教會公報‧分區聯禱會
【美麗島30週年特輯】五歲的美麗島
當女人發聲:除了政治‧「愛」的敘事
基督徒如何面對家暴問題
傳統白話字e新活力──《TJ台語白話小詞典》出版
為這塊土地 獻上感謝
Sio?k-phang 無 hiah 俗
當愛在路上走動時
做個修直祂道路的人──「花東神學講座」及團契交流」後有感
南神師生的災區服事
不只水災需要我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