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12期 職場、道場、禾場 |
|
|
本期主題 |
基督徒的職業觀 |
上帝本身就是一位工作者,因為祂從第一天工作到第六天,到了第七天「上帝歇了祂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創二:4)」 |
關鍵字: |
作者/陳尚仁
(台灣神學院教授)
|
|
|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台灣2009年2月的失業率達5.75%,失業人數達627000人,因為失業人口越來越多,到底應該如何選擇工作呢?基督徒在選擇工作時,又與非基督徒有哪些不同的考量呢? 到底為何工作? 社會中,許多人以累積財富及追求自我實現為生命中最主要的目標。隨手翻開財經雜誌,經常看到「賺到人生第一桶金」、「買下第一棟房子」或「在五十歲就可以退休」的聳動文章標題。這些文章強調財富的重要,以少數人的成功經驗作為樣本,誇耀事業有成的年輕企業家的奢華生活,帶給讀者無限憧憬。
可是當我們回歸現實生活時,才發現大部分人在職場上都只是一部大機器中的小螺絲釘,不管是領固定薪水的上班族,或者是辛勤跑客戶的業務員,要想一夜致富,?非易事。就算可能,我們也要衡量超時工作、?牲個人健康、愛情、婚姻與家庭,這真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 聖經中對工作的看法 在希伯來聖經中,工作是人類實存的情況,不管是從正面或負面的態度來看都是如此。許多基督徒對於創世記第3章,亞當吃了伊甸園中的善惡果之後,受到上帝的刑罰印象深刻,上帝對亞當說:「你既聽從妻子的話,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身勞苦,纔能從地裡得喫的。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你也要喫田間的菜蔬。你必汗流滿面纔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創三:17-19)」但是,像這樣把工作當成是一件苦差事,是墮落後的結果,並不是創世記中唯一的看法。
早在創世記第一章,上帝本身就是一位工作者,因為祂從第一天工作到第六天,到了第七天「上帝歇了祂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創二:4)」。而人類是按祂的形象所造的,並且上帝也要人類「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創一:27-29)」在新約,耶穌誕生在木匠約瑟的家中,耶穌自己家鄉的人稱他是木匠(可六:3),可見耶穌在開始傳道之前,也是一位木匠。當保羅寫信給帖撒羅尼迦教會時,也勸勉基督徒不可游手好閒,應當辛勤、安靜工作,吃自己工作所得的飯(帖後三:12)。
* 榮耀上帝、服務眾人 自從宗教改革以來,新教徒相信人活著是以「榮耀上帝、以祂為樂」為生活的目標,而工作是上帝給每一個人服務社會的機會,所以工作的目的不是只為了賺錢、累積財富,也不是以追求工作上的卓越成就來證明「自己的卓越」,因為一旦以「自己的卓越」為目標,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容易忘記對鄰人的責任及對上帝的感恩。
至於什麼才是好的工作呢?自從馬丁.路德以來,新教徒相信萬民皆祭司,所以只要是能夠榮耀上帝、服務社會的正當工作都是尊貴的工作,並沒有所謂的高低階級之分。加爾文在《基督教要義》中,把每一個人的工作看成是從上帝給我們的呼召,他勉勵基督徒對工作上的困難要以忍耐和順服的心情以面對:
若人人相信自己職務是上帝所指派的,那末,官吏將以更愉快的心情執行任務,家庭中的父親也必更安於他的本分,而且大家都能以忍耐克服所遭遇的一切困難、不幸、失望、和憂慮。而且我們將得著特殊的安慰,因為只要我們順從自己所得的呼召,無論甚麼工作在上帝心目中都是有價值和重要的,也沒有所謂的卑賤的工作。
* 三個具體的思考方向 在馬丁.路德和加爾文的時代,許多平民都是子承父業,對於職業的選擇並沒有很多自由。如今在現代社會,基督徒當然會問:「我怎樣才知道上帝呼召我在哪個行業呢?」以下幾個問題值得所有基督徒去思考:
第一、自己的才能和責任 每一個人都是上帝獨特的創造,祂在造人時賦予每個人不同的才能和人格特質,所以在思考上帝對人的工作呼召時,第一個重要的線索就是發現自己的才能、人格特質、及興趣。我是否擅長數理、機械能力?或是文字能力?抽象或圖象思考?我是否擁有良好的社交能力且喜歡與人交往?注意細節?還是有策劃能力卻不拘小節?現在市面上及網路上有「生涯興趣量表」,部分學校中有「學生就業輔導機制」,這些都可以幫助每個人發現自己的能力及人格特質。除此以外,在求學階段,每個人都應該努力去發現自己的專長和興趣,藉著參加學會、社團、或工讀的機會,多多體驗各種不同性質的工作,作為將來選擇職業的參考。
第二、你所能做的最大貢獻 一個人可能同時具有許多才能,某個數理能力強的人既可以成為電腦程式設計師,又可以作證券交易員;另一位有生物及化學專長的人才可能選擇讀醫學院作為醫生,又可考慮從事基礎醫學研究。到底該如何決定,其中一個指標是評估自己從事哪一門工作會對社會有最大的貢獻?也許兩者都能勝任愉快,但是我們就必須捫心自問,到底自己比較看重哪一個工作?可以想像一下,二十年後,自己是否無悔地作了自己認為最有價值的貢獻?
第三、這個服務的重要性 現今的社會有許多人在選擇工作時是以收入多寡或投資報酬率作為最主要的判斷依據,於是「錢多事少離家近」是許多人心目中理想的選擇。作為一個基督徒固然也有現實生活層面的顧慮,但是追求自己生活的舒適卻不應該成為優先的考量。因為在根本上,若把追求生活舒適放在服務他人的價值之上,就已經違背基督徒的工作態度了。 舉例來說,我有一個朋友是會計師,原本在重量級的會計師事務所擔任經理,只要再熬幾年就可能成為公司合夥人,但是他卻毅然離開,和另外兩名基督徒會計師合夥創辦一個小會計師事務所。這個事務所不以上市公司為主要客戶,而以非營利事業組織及教會團體為服務對象。賺的錢雖不如從前,可是每天卻感覺到充滿了服事的快樂。一樣是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兩者卻有天壤之別,因為服務的重要性不同。
* 基督徒三不 最後,也有幾點對於年輕就業者的提醒。首先,工作上遇到挫折不表示你該換工作了,因為挫折是人成長的契機。自己跟上屬、同事、部屬的關係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自己的工作態度是否符合公司的期待?這些都是應該虛心檢討的。年輕人最忌眼高手低,如果稍遇挫折就想走人,在任何的工作領域中都很難有良好的表現。
其次,不可好逸惡勞。「殷勤不可懶惰」(羅馬書12:11)是保羅對所有基督徒的期勉。在小事上忠心的,在大事上才能忠心。教會的服事如此,職場上的服事也是如此。在現今社會中,不應像在舊時代有緊抱鐵飯碗、當官差、吃閒飯的心態。唯有殷勤,才能榮神益人。根據美國的統計,一個人的生涯中,平均會換四到五個工作領域,而不只是換換工作而己。所以,若有機會多培養各種不同專長,也有利於自己的生涯轉換,以適應產業結構改變所帶來的震撼。
<未完待續……>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基督徒對同性性行為的看法 (第 132 期)
|
.基督徒的職業觀 (第 112 期)
|
.台灣基督徒與兩岸和平 (第 86 期)
|
|
|
|
|
|
|
|
|
|
轉寄給好友分享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