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牧養已成教會勢在必行的趨勢:聘請專門牧養青年的傳道人、落實教會對青年的實際牧養人力等,都是值得努力的地方。
西元1949年,228事變發生後隔兩年,1200多名台灣教會青年聚集在淡水舉行「青年大會」,提出兩大要求:(1)教會青年成立青年團契;(2)成立總會,廢除南、北大會。前者促成1949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青年團契(TKC)的成立,後者促成1951年總會的設立,並間接影響後來「倍加運動」的推動,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成長,有不可抹滅的貢獻。
五十多年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青年,在宣教、人權、民主、社會關懷等領域,扮演改變台灣社會的重要角色。但隨著世代演進,政治環境轉變、社會文化多元,長老教會青年曾有的信仰影響力,今日似乎已經不再。在台灣基督徒人口始終突破不了5%的窘境下,加上新興教派快速發展的衝擊,一些令人灰心的說法開始出現:「長老教會的青年正在快速流失」、「長老教會的青年團契最會吃喝玩樂」、「長老教會的青年不屬靈」等。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青年現況是什麼?青年是否有流失?我們的青年事工該如何突破,以面對當代宣教的需求?這些問題的釐清與解決,都影響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青年宣教與教會發展。
※ 教會青年人口現況 「青年」的年齡界定為何,每個國家與組織都有不同的定義。舉例來說,今日「青少年」(youth)的定義,聯合國為14~24歲,歐盟15~25歲、WHO是10~20歲。美國定12~24歲、日本為0~24歲、台灣2004年「青少年政策白皮書」則定為12~24歲。在普世教會界,普世教協(WCC)定義youth為18~30歲,加拿大長老教會為16~30歲。而美國長老教會的Youth and Young Adult Ministries則分為針對12~18歲的Youth Ministry,以及18~39歲的Young Adult Ministry。
根據《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教會法規》,教會「少年團契」的組成年齡為11至16歲,「青年團契」是17至40歲,而「社青團契」則是20到40歲。因此,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教會青年的年齡定義,便是從11至40歲。這樣的定義,不知讀者覺得如何?
為了解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青年信徒的人數,研發中心從歷年教勢統計資料中進行整理與分析。教勢統計可呈現青年信徒的數據有兩項:(1)歷年「青年相關團契聚會人數」,與(2)2005年統計的「青年參與禮拜人數」。前者是將歷年教勢統計中「青年相關團契」(如少年團契、青年團契、青少年團契、學生團契、社青團契等)之聚會人數加總,後者是詢問填表者該教會固定參與禮拜的青年人數。雖然這兩項與青年相關的數據並不完全等同於「青年信徒數」,但從參與團契與禮拜的聚會人數中,仍可掌握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最基本的青年人口數。
根據1985年至2005年青年相關團契聚會人數,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青年信徒數大約是20,000人左右(介於18,000與22,000之間),約佔本宗信徒總數(約200,000)之10%。在青年參與禮拜的人數方面,根據2005年教勢統計資料,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青年參與禮拜的人數為11,397人,約佔近幾年整體教會禮拜人數(約100,000人)的10%。兩項數據顯示本宗青年約佔整體教會的1/10。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青年信徒有無流失?根據教勢統計與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1990年本宗青年信徒21,612人,約佔全國類似年齡層人口(10~39歲,11,248,216人)的0.19%。2005年本宗青年信徒18,443人,約佔全國類似年齡層人口(10~39歲,10,741,334人)的0.17%,比15年前少了0.02個百分點。而這15年間,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青年相關團契之聚會人數總和,從21,612人降到18,443人,增減率為負15%。比較全國10到39歲人口資料(1990年11,248,116人降到2005年10,741,334人,增減率負4.5%),本宗青年信徒數下降率比全國青年人口下降率高過三倍。從這些數據判斷,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青年信徒數的確有在減少,並且減少率高過國家青年人口的整體減少率。
※ 教會青年的社會處境與事工現況 當代教會青年面對什麼樣的社會處境?同樣身為教會青年的「台灣少年權益福利促進聯盟」秘書長葉大華小姐,在一場研討會中曾提出幾點今日教會面對的青年處境與需要面對的挑戰(註1):
1.多元家庭組合型態:如何面對單親家庭、解組家庭、新移民家庭等?
2.強調人力資本:如何陪伴因升學競爭壓力而無法來教會的青年?
3.生活經濟風險提高:如何協助失業的教會青年、「月光族」、以及因長工時或彈性工時工作而無法來教會聚會的青年?
4.兒童人權意識高漲:如何幫助家暴家庭、身心遭受創傷與不平等對待下成長的青年?
5.世代間的差異化:如何與喜歡創新、不受傳統教義或教會文化束縛的青年對話、互動?
6.性別平等意識的主流化:如何面對教會女性會友比男性會友多出甚多的教會人口結構,以及教會傳統文化與性別平等意識的衝突?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