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64期 回顧與反思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教會如何面對政權
在威權年代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曾經勇敢「向權力說真話」。
關鍵字:
作者/廖斌洲 (新使者編輯委員)
 
 
「向權力說真話」往往是良知和勇氣在少數個人或群體行動上的具體展現。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就曾在台灣的威權年代扮演這樣的角色。
 
當我們今天重新回顧這段歷史的時候,並非以一種歌功頌德或重提當年勇的態度面對它。
相反地,正是因為我們發現,這個曾經扮演台灣社會的良知和勇氣的教會,面對近年政治社會的巨變時顯得左支右絀。這才使得我們有重新回顧過去的必要。
 
教會和政權之間的關係到底界限何在?互動的原則又應該如何?這個千百年來始終困擾著人們的問題,在每一個不同的時代,都以相同的本質,化身為不同的問題,不斷地扣問著信徒和教會主事者。
 
我們精選了公元2000年前後,台灣首次政黨輪替之際的幾篇討論政教關係的文章。從這些文章當中,我們可以看出幾位作者試圖從過去的歷史經驗當中,提供當時的教會和信徒如何面對政治的思考方向。
 
如今,我們身處2018年,長老教會再次面對的類似情境是:當前的執政黨是教會長期以來較為親近的政黨,教會該以何種原則面對政權?此外,教會該以何種方式讓教會與新時代的政治社會議題相調適?都是我們重讀這些文章時可以仔細思考的。
同作者相關文章:
國定假日與集體記憶的建構:台灣2025年國定假日修法爭議背後的歷史社會與信仰意義 (第 204 期)
台灣青年,如何看待新時代的民主? (第 172 期)
教會如何面對政權 (第 164 期)
愛國是流氓的護身符,良知是聖徒的福音書 (第 160 期)
轉型正義,原住民不再等 (第 155 期)
道歉,何不從教會做起? (第 155 期)
掌握現況邏輯、找到突破點 (第 154 期)
台灣民主深化期的基督徒公民責任 (第 153 期)
誰的歷史記憶?──2014年歷史課綱調整的爭議焦點 (第 142 期)
我的信仰歷程 (第 138 期)
資本主義倫理與成功神學精神 (第 134 期)
從困境到創意 (第 129 期)
聖詩將平安穿透我心靈 (第 123 期)

原文來自 https://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64 期 回顧與反思 (10-10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64期  2018年  3月 回顧與反思 164
本期主題:回顧與反思
發行日期:2018/3/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新使者》之路
我們的雜誌:《新使者》話說從頭
教會如何面對政權
論政教關係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之社會及政治關懷的再思
所謂「國語」系統之教會的政治參與
面對中國要知己知彼
從聖經觀點評論中國的三自教會
台灣教會欠缺對中國的全面了解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大雨
生活在博德
蘭嶼之燈—魏克琳宣教士的故事
戰後初期幼兒教育和主日學教材的推手: 白勵志姑娘(Miss Daisy Pearce)
作為長老教會青年
長青百合——淺談長老教會青年面對社運的困頓與展望
21世紀的青年宣教神學
《聖經詮釋之舞》作者及其思想
夜ná深,星ná明
展望烏托邦──德國EYEP之旅
MEJI 12參加心得
敬邀加入復活節「愛的書信」監獄事工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