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信仰與生活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723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用心「樂活」
作者 / 張仁和
「樂活」是台灣社會最近風行的一個概念,不僅市面上有許多書籍雜誌以此做主題詳加探討,也有某知名企業成立的教育基金會,集結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士號稱「樂活族」,大力推廣與此概念有關的生活方式和營會活動。甚至在炎炎夏日銷售量一枝獨秀的清涼飲料,也有不少標榜著「樂活」、「慢活」、「健康」...的口號來促銷產品,台灣社會的「經濟奇蹟」或許因此又要新添令人驚奇的一頁。究竟這個讓人一時趨之若鶩的概念是什麼?

回想起自己最早接觸到這個字,是在去年底某次的學生團契聚會中,有位學生拿著一本書津津有味的讀著,書名中兩個斗大的「樂活」字眼映入眼簾,我起先以為這可能又是時下流行的心靈小品散文,教人家如何快「樂」地生「活」吧?!當時並沒有把它放在心上,後來才知道粗糙地以字面上的意義來了解這個概念,根本就是牛頭不對馬嘴的事情。根據中文網路維基百科全書對「樂活」的解說(註一),這個名詞其實是譯自於英文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的縮寫LOHAS,又叫做「樂活生活」、「洛哈思主義」,意思是「健康且永續的生活方式」。

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1998年美國社會學家雷‧保羅(Paul Ray)所寫的一本書--《文化創造:5000萬人如何改變世界》(The Cultural Creatives: How 50 Million People are Changing the World)。書中對LOHAS族的定義為「一群人在做消費決策時,會考慮到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和環境責任。」換句話說,樂活族的特色就是身體力行他們所關心的環保議題,除自己消費對健康有益、不會污染環境的商品以外,也鼓勵一般人改變消費的態度。尤其當面臨消費決策時,會考慮到自己與家人的健康,還有環境上的責任。

LOHAS在歐美國家開始流行之後,輾轉經由吸取西方文化最有效率的日本社會引薦到台灣後,我們以它的諧音取了一個非常動聽的名詞,就是現在所知的「樂活」。然而,台灣社會這十年來並不因此就走上「健康」且「永續」的生活方式,甚至連LOHAS原先所標榜的綠色消費、環境責任的精神,也只是淪為搶購標榜「有機蔬果」、「健康食物」...等這些高貴的產品而已。「樂活」的風行並沒有改變整個台灣社會,朝向更健康樂觀與環保簡樸的方式來生活。

相反的是,因為失業與經濟困頓而結束自己生命,甚至帶著一家人燒炭自殺的新聞屢見不鮮;因為工作時數超長與生活壓力遽增,讓許多人罹患現代文明病,憂鬱症患者比率也因此居高不下。雖然,台灣表面上的經濟力並沒有顯著的衰退,可是整體社會宛如一個「大悶鍋」,不少人生活很「鬱卒」,找不到生存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如此?

我想台灣社會的問題,最主要還是在心靈上的因素。尤其是現代人處於資訊爆炸、科技發達、經濟掛帥的時代裡,富裕與便利的物質生活,並沒有相對帶給人精神上的充實,心靈的貧窮使人無法豐富生命的價值,也缺乏肯定生存的意義,這正是今日我們喪失「樂活」精神的真正原因。所以,如何充盈隱藏在我們每個人深處的這顆「心」,如何鍛鍊、培育我們的心靈意志,就成為當代最重要的課題,也是今日身為一個宗教徒最迫切的任務。

「心」做為人最重要的生命器官之一,它的運作不僅僅是維持人類基本生存的功能,更是人的情感、意志與理性的根源,具體代表個人存在的整體人格。「心」是我們觀察萬事萬物據以回應的基礎,也是開展人類宗教生活的所在,就基督徒而言,「心」使我們與上帝的交流成為可能,也是我們在禱告時與上帝相遇的地方。

和合本中文聖經箴言第四章23節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註二)在這一段話中,聖經的作者肯定人的心思與自己的生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由此可見,「用心」的生活將影響一個人現在與未來的人生,也才是我們得以建立「樂活」的生命基礎。

註一:參見http://zh.wikipedia.org/wiki/樂活族。
註二:此句話在現代中文譯本聖經則譯為:「所思所想要謹慎,因為生命是由思想定型的。」

(本文作者為台北東門教會牧師)

文章來源:台北東門教會
圖片來源:Jeremy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北東門教會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