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信仰與生活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28647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一定要受洗才算基督徒嗎?
作者 / 許隼夫
清義從小在長老教會長大,出生滿月後,父母就帶他到教會接受嬰兒洗禮。他也從小就每主日都跟父母去教會。他一直都認為自己是一個基督徒。

直到他上大學,在學校中參加基督徒團契,從別的教派來的一位契友告訴他「嬰兒洗禮是錯的,聖經沒有記載。」另一位契友又告訴他「成為一個基督徒不一定要經過洗禮,因為使徒保羅強調『因信稱義』。所以,只要心裡相信就夠了。」

這些不同的看法使清義的信心動搖起來。他開始自問:「我的信仰正確嗎?長老教會的教導對嗎?」「一個人一定要受洗才算是基督徒嗎?要受洗才能得救嗎?」

關於洗禮的問題,不只是清義會面對而已,這些問題已經被問、被討論、甚至被辯論將近兩千年了。這些問題也導致教會分裂,教派叢生。要回答或了解清義的大問題,我們必須先要探討下列有關洗禮的歷史發展與意義。

■洗禮的意義
洗禮,是基督教教會接受信徒的一個禮儀。在禮拜中,牧師用水施洗,象徵潔淨與悔改,成為基督耶穌的門徒,也成為教會的會員。而洗禮,亦是得救的記號與過程的開端。

洗禮的希臘文原文意義是「浸入」(immerse)或「淹沒」(submerge);其宗教意義是一個人公開承認自己是個有罪人,願意接受耶穌為救主。受洗者將這個悔改的決心,公開宣告給所有信徒周知,並接受洗禮。

猶太人染布料也用這個字,有漂白或改變顏色的意思。因此,「洗禮」象徵心靈的潔淨、聖化與改變,有罪的老我已經浸入、洗淨、已經淹沒、死亡了(羅馬書六章4節;歌羅西書二章12節)正如使徒保羅所說:「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他是愛我,為我捨己。」(加拉太書二章20節)

■洗禮的實施
洗禮有「浸入或淹沒」的意思;新約聖經中,所有洗禮都是指水中浸禮。施洗約翰的洗禮,是源自舊約的潔淨禮(約翰福音三章6節),耶穌的洗禮是洗清罪與換新生命的洗禮(約翰福音三章22節,四章1節)。耶穌復活後向門徒顯現並頒布「大使命」給他們,其重點就是施洗與教導:「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馬太福音廿八章19節)

另外,在聖經中猶太人飯前洗手的風俗禮儀也與洗禮用同一個字(參見路加福音十一章38節;馬可福音七章3節);因此,有人主張用撒水禮(Aspersion)、倒水禮(Affusion)也可以。

早在第一世紀,就有一本教會通用的教誨書(Didache),其中一章教導洗禮的方法,有一段說:「有關洗禮,為人洗禮要這樣做:要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用活水(流動的水)施浸禮。沒有活水的地方,可用其他的水代替;如果沒有冷水,用溫水也可以。又如果這些都沒有的話,倒一些水在他頭上三次,說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

到第二世紀,教會遇到要為重病或將死的人洗禮的實際難題,這些人不可能被施浸禮,於是教會就給他們施撒水禮或倒水禮。第三世紀的教父聖賽普利安(St. Cyprian)正式宣布,「撒水禮」與「倒水禮」和浸禮同樣有效。考古學家也發現並證明,第三世紀的信徒站立接受撒水禮的古蹟。

■嬰兒的洗禮
關於洗禮的對象,聖經中沒有分別成人與嬰兒洗禮。保羅與西拉在監獄中祈禱,主的靈把監獄門打開了。看守害怕想要自殺,保羅救了他,「他和他的一家立刻受了洗禮」(使徒行傳十六章33節,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一般聖經學者解釋,他的全家一定包括大人與小孩。

另外,主張嬰兒洗禮的教會相信,上帝的恩典與救恩不只施予大人,也施予嬰兒與兒童,因而施行嬰兒洗禮,讓他們從小就領受上帝的恩典與慈愛。至於不主張嬰兒洗禮的教會,他們的兒童要等到長大後,自己有能力作抉擇時才能接受洗禮。此外,也有教會選用折衷的辦法,稱為「獻兒禮」;沒有施洗,只為兒童祝福。

■聖靈的洗禮
用水洗禮是教會的神聖典禮,是一個生命改變的靈性經驗。受洗人在禮拜中公開告白自己是罪人,願意接受耶穌的救恩;決意要離棄罪接受基督的新生命。因此,這是一個聖靈的工作,改變的能力是聖靈的恩賜。

雖然聖經中有聖靈之洗的記載(馬可福音一章8節;使徒行傳一章5節),但大部分的聖經學者都認為前者是分別約翰的施洗與耶穌的施洗的意義不同;後者是指預表聖靈的降臨。其實兩者合而為一。很多牧師施洗時都說:「我用水給你施洗,上帝要親自用聖靈給你施洗。」水洗是靈洗的象徵記號,靈洗是重生的開始,是新生命的動力。是同一禮儀,也是同一件事。

■洗禮與得救
關於洗禮與得救的關係,有些教派像天主教與東方正教,改革宗的信義會、聖公會、衛理公會、基督教會等主張,洗禮是得救必要禮儀。馬丁路德在他一五二九年出版的〈要理問答〉中寫道:「簡單來說,洗禮的能力、果實與目的就是拯救。」

有些教派則主張洗禮是個象徵性的禮儀,但卻是聖靈的工作;也是一個人除舊佈新,改頭換面,獲得新生的靈性經驗。洗禮是救恩的一個記號,讓人永記與上帝的盟約,時時遵守實行上帝的教訓與旨意。

■一定要受洗才算基督徒嗎?
歸根究底來回答「一個人一定要受洗才算基督徒嗎?」其答案是「對,一個人一定要受洗才算真正的基督徒。」因為聖經的記載總是把相信與洗禮相連結,相提並論的。洗禮是大部分教會接受會員的禮儀,也是大部分教會相信聖靈動工,賜給人新生命與新名分的典禮。

因為一位基督徒只有在團契和教會生活中才能長大;所以,一個人一定要受洗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並加入教會作會員才算基督徒。受洗,不但洗掉一個人外在的污染惡習,同時也洗掉內在的罪惡感。除了接受外在的洗禮,一個人受洗後立刻棄惡從善,以耶穌的心為心並活出基督的形象,活出耶穌基督的新生命與心生活,這樣才配稱為基督徒。

受洗不但是主耶穌頒布的「大使命」,也是教會誕生的一大見證。就是聖靈降臨那一天,三千人受洗歸主,開始建立一同敬拜、一同學習、一同事奉主、一同傳福音的教會生活。

(本文作者為柑園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2896期
圖片來源:台北中山教會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