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新眼光首頁 > 每週新眼光列表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新眼光首頁 研經網站 訂報退報

2007 年 第 3  季 第 06 週 發刊時間:每週六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不願面對的真相

參考經文:路加福音十二章13-21節

群眾當中有一個人對耶穌說:「老師,請吩咐我的兄弟跟我分父親的遺產。」耶穌回答:「朋友,誰指派我為你們審案或替你們分家產呢?於是他繼續向大家說:「你們要謹慎自守,躲避各樣的貪婪;因為,一個人無論怎樣富裕,他的真生命不在乎他有多少財產。」於是耶穌對他們講一個比喻:「有一個財主,田產豐富;他心裏盤算著:『我沒有夠大的地方來儲藏所有的榖物,該怎麼辦呢?』他又自言自語:『對了,我要把原有的倉庫拆了,改建更大的,來存放五榖和別的貨物,然後我要對自己說,幸運的人哪,你擁有一切好東西,足夠你多年花用,慢慢享受,吃吃喝喝,過舒服的日子吧!』可是,上帝要對他說:『你這個糊塗人,就在今夜,你得交出你的生命;那麼,你為自己所積存的一切財物要歸給誰呢?』」耶穌結論說:「那為自己積聚財富、在上帝眼中卻不富足的人也是這樣。」

2007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由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所製作的環保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奪得。這部片強調,地球面臨的最大危機,不是我們所認為的軍事戰爭,而是生態環保的問題。





正如片名所言,不注重生態環保問題所造成對環境的傷害,並不會因為世人視而不見,問題便自行解決。同樣,人生許多的重要課題,也不會因世人逃避討論,真相就自行消失。因此,耶穌的教導帶領我們認識生命真相的一個機會。





◆第一真相:生命焦點錯誤



回顧十二章1~12節,路加描述有幾萬人跟隨耶穌聽主講道,當時耶穌教導一個重要真理「生命之道──永生」。但接著13節隨即指出,在這樣的場合中,突然有人插話要求耶穌幫他分父親的遺產,顯示此人內心將金錢的價值等同於永生的重要性。然而,耶穌不僅斷然拒絕為這人分財產,並且對眾人說:「你們要謹慎自守,躲避各樣的貪婪……」可見,主所關心的是人的生命,生命遠比財富重要。





耶穌為何指責這位要求分家產的人?正因為他以貪婪之心欲爭取更多的財產。耶穌要他「謹慎自守」,這句話的意思是,必須小心的看守與監視貪婪所造成的傷害。西方諺語:「貧窮人要一點東西,奢侈人要許多東西,貪心的人要所有的東西。」貪婪正如一隻對物質永遠不滿足的怪獸。





有一則故事,描述神造蜈蚣時,並沒有為牠造腳,但牠卻可像蛇一樣快速爬行。某天,牠看其他有腳的動物,都跑得比牠還快,便以嫉妒的語氣對神說:「如果我的腳多一點,一定跑得比牠們更快。」神也答應了蜈蚣的請求,賞賜很多的腳任憑牠取用。於是,蜈蚣貪婪地把那些腳從頭到尾裝上去,並且想要趕緊試身手。超乎意料的是,牠竟然無法控制這些腳,腳與腳互相絆跌,速度反而比以前更慢了。確實,生命焦點錯誤,以貪婪來滿足生命不僅沒有快樂,反倒是失去了自由。





◆第二真相:物質不能替代上主。



接著,耶穌繼續以無知財主的比喻教導。從經文的描述,可見這位財主精於經營事業(「田產豐富」),且善於管理錢財(「我要把原有的倉庫拆了,改建更大的,來存放五榖和別的貨物」);然而,他卻不認識生命(他對自己說:「你擁有一切好東西,足夠你多年花用,慢慢享受,吃吃喝喝,過舒服的日子吧!」上帝卻對他說:「你這糊塗的人……。」)





財主是一位自我中心的人,連續以好幾次「我的」(原文為五次)來描述自己掌握一切。這位財主心中、眼中沒有別人,更何況是上主呢!他沒有清楚認識,財物不是「我的」,而是神託付我們經管而已;我們不是財物的所有人,乃是財物的管理人。





加拿大某位作家曾做一份調查︰億萬富翁最想從事哪些事情?結果發現,85%的富翁想找個稅率專家諮詢;64%的人欲提高自己的慈善基金; 61%想參加財務專業性協會活動,其餘則包括:度假、古董拍賣會、購買名畫、玩樂透彩……等。作家發現,億萬富翁心中所注重的,都是如何維持自己的財產,如何透過娛樂豐富自己的生命而已。





英國名作家C. S. Lewis曾說:「生活中物質的恩賜是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生活中物質的恩賜是一扇窗,讓我們看到上主。」





◆第三真相:生命大權掌握在上主



財主不僅迷失於他所預備的好東西,以為可以「多年花用,慢慢享受,吃吃喝喝,過舒服的日子」(原文是四個動詞,以為如此的行動可以安享天年)。更大的迷失在於,他更認為自己擁有生命的掌控權。但耶穌明確指出,上帝要對他說:「你這個糊塗人,就在今夜,你得交出你的生命;那麼,你為自己所積存的一切財物要歸給誰呢?」究竟,何謂糊塗人?





1.愚蠢:不了解前後順序



一位研究西方社會的心理學家斷言:「今天的年輕一代,和我們這一代沒有什麼不同。他們也是逐漸懂事,也離家出走,也要結婚,也生孩子,只不過其順序是倒過來的。」當我們取笑這一代青少年生命的順序顛倒時,我們成人有比較好嗎?情況似乎差不多而已!





2.對生命迷糊:不認識生命的真相



一位中學生在學校上「幾何課」時,曾寫下這樣的打油詩:「人生在世有幾何?何必苦苦學『幾何』?學了『幾何』又幾何?不學『幾何』又幾何?明知人生沒多少『幾何』,乾脆不必要『幾何』。」這位學生的「幾何論」看來似乎消極,卻有如傳道書所說的:「凡事都是空虛」。為何空虛?就是對生命糊塗,不認識生命的真相。





耶穌曾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來換生命呢?」我們還沒認識此真相嗎?相信認識耶穌,便會撥雲見日,真相闡明。切記,富足並不能使人有價值,貧窮也不能貶低一個人的存在。

討論題綱:

1.假如有一天你變成億萬富翁時,你的人生規劃與現在是否相同?



2.有哪些不願面對的真相,影響著基督徒信仰與生命的價值?

代禱事項:

1.以信仰去建構生命的優先順序,求主帶領。



2.讓自己成為在上主面前富足的人。

祈禱文:

天父,我們時常將生命的焦點放在世俗事物上,以致於忘記祢的教導。時常認為物質可以養育靈魂,以致於追求物質的成就。時常以為自己能掌控未來,以致於將自己替代上主。當我們面對生命的盡頭時,才發現這是自我的欺騙。求主幫助我們認清我們不願面對的真相,才能真正看到真相。孩子不配的禱告,奉主的名,阿們。

行動參考方案:

1.列出你一生的價值觀,將它做優先順序的排列,檢視如此的排列是否適當。

2.儘可能寫出你所知道可以等同「糊塗」的相關形容詞,藉此警惕自己不要成為被耶穌指責的對象。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
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