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新眼光首頁 > 每週新眼光列表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新眼光首頁 研經網站 訂報退報

2025 年 第 2  季 第 09 週 發刊時間:每週六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這世代誰需要福音

參考經文:使徒行傳16章16~34節

16:16 有一天,我們到那禱告的地方去,一個女奴迎著我們走來。這個女奴有邪靈附身,能夠占卜將來的事,因此替她主人賺了好多錢。 17 她一路跟著保羅和我們,大喊說:「這些人是至高上帝的僕人,要對你們宣佈那得救的道路!」 18 她一連好幾天這樣喊叫;保羅覺得不勝其煩,就轉過身來,對那邪靈說:「我奉耶穌基督的名,命令你從她身上出去!」那邪靈立刻出去了。 19 那女奴的主人知道他們的財源從此斷絕,便揪住保羅和西拉,把他們拖到廣場上見官, 20 帶他們到羅馬官長面前,指控說:「這些人是猶太人,竟來擾亂我們的城。 21 他們提倡違法的規矩,是我們羅馬人所不能接受、不能實行的!」 22 群眾也附和著攻擊他們,官長就吩咐剝了他們的衣服,鞭打他們。 23 兵士們狠狠地把保羅和西拉打了一頓後,把他們關進牢裏,並命令看守的人嚴密看管。 24 看守領命,把他們關在內監,兩腳上了足枷。 25 約在半夜,保羅和西拉在禱告、唱詩頌讚上帝,其他的囚犯都側耳聽著。 26 忽然有劇烈的地震,連監獄的地基也搖動了;一下子所有的監門都開了,囚犯的鎖鍊也都掉落。 27 看守醒了過來,看見監門都敞開,以為所有的囚犯都逃掉了,就拔出刀來,想要自殺。 28 保羅一看見,大聲呼喊:「不要傷害自己,我們都在這裏!」 29 看守叫人拿燈來,衝了進去,戰戰兢兢地俯伏在保羅和西拉腳前, 30 接著領他們出來,問說:「兩位先生,我該做甚麼才能得救呢?」 31 他們說:「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人就會得救。」 32 兩人又向他和他全家的人講解主的道。 33 當夜,就在那個時候,看守把他們帶去洗滌傷口;他和他的一家立刻都受了洗禮。 34 他請保羅和西拉上自己的家,讓他們吃了東西。他和全家滿有喜樂,因為他們都信了上帝。

2024年10月有一則「軍人酒後鬥毆致死」新聞,事件發生在卡拉OK店。當時幾位在不同桌的原住民青年,酒後發生口角,進而爆發衝突,年僅20歲的海軍陸戰隊中士(職業軍人)遭24歲的陸軍上兵持刀刺殺致死。這起事件讓兩個部落、兩個家庭、兩個年輕生命,陷入無法彌補的傷痛與遺憾。令人痛心的是,很多原住民青年投入志願役,未必真的喜歡從軍,大多是為了家庭需要而入伍從軍,以改善家庭經濟,這位被刺殺的青年便是如此。

這個新聞事件,給原住民教會很大的提醒。過去,台灣原住民曾以「二十世紀宣教奇蹟」為傲,因為福音進入部落後,許多家庭因著信仰基督而改變,不僅讓許多人找到生活的目標,也讓部落更和諧。而今,原住民教會還是部落的亮光嗎?部落族人是否因為福音而找到生活的意義呢?

◆受聖靈感動而移動

保羅受聖靈感動,為傳福音而移動,聖靈也與他同在,帶領他一路向前。保羅對聖靈的提醒,都能敏銳地回應和行動。例如,使徒行傳16章9~10節提到保羅在異象中看見一個馬其頓人,站著懇求他說:「請到馬其頓來幫助我們!」保羅既然看見這異象,就立刻準備往馬其頓去,因為知道上帝呼召他去傳福音給當地的人。

保羅受到聖靈感動,和同工從特羅亞出發,經過撒摩特喇,來到尼亞坡里,幾經移動,終於來到馬其頓的一個城市──腓立比。今天讀的使徒行傳16章16~34節,即保羅在腓立比傳福音的經歷。保羅受聖靈感動便即刻回應,移動腳步到處傳福音,這正是初代教會可以把福音傳開的主因。

其實,80年前排灣族的部落宣教,就是從一個族人聽到福音開始。當一人受聖靈感動,常常從最親近的家人開始傳福音。在沒電沒水的年代,族人白天通常結伴上山工作,晚上回家休息。即便如此,已信主的人也不停止分享福音。家人若因嫁娶的緣故,後來搬到其他部落,已信主的人也會翻山越嶺到其他部落探望親人,只為了傳福音。早期這群信徒深深感受到基督的愛與救贖,覺得福音若未傳開是親族的損失,因此不會停下傳福音的腳步。如今,排灣中會在全台各地設有75間教會,正是早期信主的族人抱持「人人都需要福音」的使命所促成。

◆這世代誰需要福音?

使徒行傳16章提到保羅傳福音的三個對象,這也幫助我們再次思考:在保羅的時代,是什麼人需要福音?在這個世代,又是誰需要福音?而我們基督徒的責任,又是什麼呢?

保羅和同工來到腓立比,先在那裡住幾天觀察當地需求。安息日時,他們到城外的河邊,心想那是猶太人禱告的地方,就對聚集的婦女講道。聽眾中,有一位從推雅推喇城來的婦人名叫呂底亞,以販賣紫色布疋為業。這裡提到的紫色布疋是當時官員或富人才買得起,這顯示呂底亞是有錢人。經文特別記載:「她一向敬拜上帝;主敞開了她的心,使她留心聆聽保羅所講的話。」由此可知,即使呂底亞是一位有才幹、有經濟能力的婦人,也需要福音。

經文提到另一個需要福音的人,就是被邪靈附身的女奴。她一路跟著保羅,大喊:「這些人是至高上帝的僕人,要對你們宣布那得救的道路!」她一連好幾天這樣喊;保羅不勝其煩,就轉過身,對那附在她身上的邪靈說:「我奉耶穌基督的名,命令你從她身上出去!」那邪靈立刻出去了。保羅這麼做,讓女奴的主人斷了財路,以致被帶到官長面前,但被邪靈附身的女奴從此成為自由的人。

保羅傳福音的第三個對象,是監獄的看守。經文提到,保羅和同工被帶到官長那裡,不只被士兵鞭打,還被關進牢裡、兩腳上了足枷。但是,保羅和同工半夜仍在獄中禱告、唱詩,忽然發生地震,所有監門都開了,囚犯的鎖鍊也都掉落,卻無人逃走。看守驚嚇地問說:「我該做什麼才能得救呢?」他們回答:「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人就會得救。」並且向他和他全家的人講解主的道。看守和家人聽了福音,全家人立刻都受了洗。

在初代教會,無論是賣紫色布的呂底亞,還是被邪靈附身的女奴,或是監獄的看守,都需要福音。在我們這世代,同樣也是每個人都需要福音。求上帝賞賜智慧,讓我們不輕忽祂賜給我們這個世代的祝福。讓我們領受上帝的呼召,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向世人傳揚福音,願「諸天宣揚祂的公義;萬民看見祂的榮耀。」(詩篇97篇6節)


討論題綱:

1.請分享,你是如何接觸到福音?你為什麼會接受福音?

2.過去教會傳福音的方法是什麼?現今如何傳福音給這世代的人?

3.你自己所處的環境有什麼特別的文化?若要把福音分享給他們,需要如何開始呢?

代禱事項:

1.為這世代的人禱告,使他們知道自己需要基督的福音,並能深刻了解要信靠上帝,這樣生活才有方向與盼望。

2.為自己祈禱,求上帝讓我們承擔福音使命時,有勇氣和能力向周遭的人分享福音。

祈禱文:

憐憫慈悲的上帝,感謝祢!我們本是不配得救贖的罪人,卻因耶穌基督的替贖而得赦免,讓我們有全新的生命。求主幫助我們,能感受到作祢兒女的幸福、滿足,並讓我們能為主作見證、傳福音,使人得救。奉主耶穌的名祈禱,阿們。

行動參考方案:

1.分享基督的福音從生活開始!在日常生活中真實感受主耶穌的祝福與同在,學習成為感恩、溫暖、有愛的人。這樣,當你向人傳福音時,更容易吸引人來認識你所信的主耶穌。

2.關注生活周遭的人,進一步建立美好關係。可從基本的問候開始,在對談中發現對方的優點,及時給予肯定和讚美。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
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