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新眼光首頁 > 每週新眼光列表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新眼光首頁 研經網站 訂報退報

2024 年 第 2  季 第 13 週 發刊時間:每週六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主內有無相通

參考經文:哥林多後書8章7~15節

8:7 無論是信心、口才、知識、幫助別人的熱誠,和對我們的愛心,你們都那麼豐富,我希望你們在這件善事上也格外慷慨。 8 我不是要定下甚麼規則,只是要你們知道別人怎樣熱心幫助人,以此來考驗你們的愛心。 9 你們已經知道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恩典:他本來是富足的,卻為了你們的緣故使自己成為貧窮,目的是要你們由於他的貧窮而成為富足。 10 對於這件事,我認為:你們最好在這時候完成去年所開始的募捐。你們不但是最先有這行動的,也是最先有意願這樣做的。 11 那麼,堅持下去,完成這件工作吧!你們應該用當初計劃時那樣的熱心去完成這件工作,而且要按照你們現在所有的去進行。 12 如果你們真心捐助,上帝一定悅納;他要你們獻上你們所有的,而不是所沒有的。 13 我不是想加重你們的負擔,來減輕別人的負擔。既然你們現在富足,就應該幫助那些貧窮的。到了他們富足而你們有需要的時候,他們也會幫助你們。這樣雙方面都有機會互相幫助。 14 15 正如聖經上說:多收的,沒有餘;少收的,沒有缺。

基督教是個喜愛分享的宗教,許多事物都可有無相通,例如我服事的教會,兄姊就常帶著各種食物和好東西來教會與眾人分享。哥林多後書8章7~15節,也是關於有無相通的教導。

◆當行出真實的愛心

保羅誇獎哥林多信徒,在信心、口才、知識、幫助別人的熱誠和愛心各方面,都很豐富。因此,他進一步勉勵他們在捐獻這件善事上也要有好表現。保羅以馬其頓的各教會為例,指出他們即使在患難和貧困中仍慷慨捐獻,以此考驗哥林多信徒的愛心。

保羅在第二次旅行佈道時,福音幾乎傳遍小亞細亞。當他來到亞洲邊陲的特羅亞,在異象中聽見馬其頓人發出求助的呼聲,他隨即率同工跨海西征,把福音帶到歐洲,建立腓立比、帖撒羅尼迦、庇哩亞等教會。然而在保羅與同工離開後,當地信徒卻遭受迫害,亦即他們在信主後遭遇被解僱或生意被抵制的情況,因而經濟和生活受到嚴重的打擊和考驗。雖然如此,馬其頓的信徒並不減因領受救恩而有的信心與喜樂。馬其頓各教會在極度貧困中,仍願意慷慨捐助,甚至超過他們的力量。保羅勸勉生活處境和經濟都優於馬其頓信徒許多的哥林多信徒,更應當行出真實的愛心。

◆心動就要馬上行動

保羅呼籲,哥林多信徒應慷慨為耶路撒冷貧苦的信徒捐獻,理由是主耶穌基督的恩典。耶穌基督捨棄原有的榮耀尊貴地位,降世為人,最後死在十字架上。主耶穌成為貧窮,反倒讓信徒得到貴重的救恩和靈性的富足。因此,哥林多信徒也應堅持最先有的意願與熱心,堅持完成這件善事。哥林多信徒為何遲遲無法履行捐獻一事呢?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經濟情況不很充裕,暫時還不能捐出一筆像樣的款項。為此,保羅鼓勵哥林多信徒,最重要的是要有「願意做的心」,不管數目多少,上帝一定悅納的。

被台灣人尊稱為山地之母、盲胞之母、孤兒之母、痲瘋病人之母的宣教師孫理蓮,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1927年,她與夫婿孫雅各牧師來台宣教,原本只是擔任傳統的牧師娘角色,後來她立志說:「我不要只是一個宣教師的妻子,我要當個妻子宣教師。」孫理蓮從山地巡迴醫療開始照顧原住民,設立山地診所、肺病療養院和馬利亞產院;關心漢生病(痲瘋病)患者與烏腳病患者,提供醫療及職業培力;開辦原住民技職教育,使他們有一技之長;開設育幼院和少年之家,讓無依的兒少得到完備的安置與照顧。孫理蓮透過書信──從幾百封的親筆函到成千上萬封的印刷信,向海外基督徒募款、募物資,也定期返回美國向人說明事工需要,讓各處匯集的愛心流向台灣。她在台灣長達半世紀的奉獻,幫助了無數人。

1954年,孫理蓮創立芥菜種會,並且馬不停蹄地為主做工,實踐「哪裡有需要,就往那裡去」的信念。曾有人問她:「妳到底有沒有停下來的一天?」她回答:「有任何停下來的必要嗎?難道面對生病、挨餓的孩子,上帝會說:『你不需要操心,你已經做得夠多了嗎?』」1983年,孫理蓮安息主懷,與丈夫孫雅各一同長眠於台灣神學院的教堂旁。從上面的故事,我們看到孫理蓮是一位心動就馬上付出行動的宣教師。

◆主內有無相通

保羅勸勉哥林多的信徒:「既然你們現在富足,就應該幫助那些貧窮的。到了他們富足而你們有需要的時候,他們也會幫助你們。這樣雙方面都有機會互相幫助。」捐獻的目的不是要使富有的人變貧窮,而是與有缺乏、有需要的人分享自己的豐盛,正如聖經所說:「多收的,沒有餘;少收的,沒有缺。」(15節)

1998年,我有機會與七位教會青年參加普世教協(WCC)在非洲辛巴威舉辦的Padare(當地語言,意思是「一群人在一起」),活動中透過看板或文宣將WCC大會重視的議題呈現出來,讓與會各國教會代表共同關注。其中一個議題是「負債危機」,期待進入下一個「千禧年」時,透過免除債務運動來斬斷貧窮國家的負債鎖鏈。

不論1998年或2024年,都有許多國家的人民因天災、戰爭、政治動盪等,深陷貧窮之中。這些國家由於各種因素債台高築,人民過著資源缺乏、沒有喜樂與盼望的日子。而貧富不均的情況,在新冠疫情之後更是加劇。聖經中「禧年」一詞,蘊含自由、安息、赦免、資源重新分配等意涵。今日的世界,大多數富有的國家為西方的基督教國家,這些國家若能本著保羅的教導,將自己擁有的豐盛恩典分享出去,幫助貧窮的國家,而非弱肉強食,造成經濟不公義,那麼「禧年」的真諦雖未能完全落實,但對貧窮國家的人民來說,也是一大福音了。


討論題綱:

1.你喜歡與人分享嗎?若是,你最常分享的東西是什麼?

2.請分享你對聖經中「禧年」的看法為何?

代禱事項:

1.為自己禱告,求上帝幫助你更有捐助的意願與信心禱告。

2.為基督教社福機構禱告,求上帝透過他們所做的事工,讓社會上需要幫助的朋友得到愛與關懷。

3.為教會兄姊禱告,求上帝賜下愛心與熱忱,讓富足的兄姊樂意幫助缺乏的兄姊,使眾聖徒有無相通,無一缺乏。

祈禱文:

親愛的天父上帝,謝謝祢差派祢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來到世上,因著祂在十字架上的貧窮,使我們得到無比珍貴的救恩與靈性的富足。今日,我們在台灣的生活比世界上其他困苦國家的人民富足許多。我們帶著感恩的心,期待也有機會幫助那些貧困的人民,使我們能實踐主內有無相通的教導。奉主耶穌的聖名祈禱,阿們!

行動參考方案:

1.尋找關於宣教師孫理蓮的繪本、書籍或網路資料,在團契或小組中分享,一起從她身上學習熱心助人、服事弱小的精神。

2.試著了解一些社福機構的事工,如基督教芥菜種會、世界展望會、伊甸基金會及長老教會所屬的機構等,為其計畫方案的需求奉獻,讓你的愛心化為實際的行動。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
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