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新眼光首頁 > 每日新眼光列表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新眼光首頁 研經網站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51214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經學專家時代的人

參考經文:尼希米記12章1~26節

12:1 以下是祭司和利未人的名單;他們都是跟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和大祭司耶書亞一起從流亡返回的人。 2 祭司有:西萊雅、耶利米、以斯拉、亞瑪利雅、瑪鹿、哈突、示迦尼、利宏、米利末、易多、近頓、亞比雅、米雅民、瑪底雅、璧迦、示瑪雅、約雅立、耶大雅、撒路、亞木、希勒家,和耶大雅。這些人在耶書亞時代是祭司中的領袖。 3 4 5 6 7 8 利未人有:負責主唱感謝詩歌的耶書亞、賓內、甲篾、示利比、猶大、瑪他尼; 9 在詩班裏負責應唱的有八布迦、烏尼,和他們的同事利未人。 10 耶書亞是約雅金的父親;約雅金是以利亞實的父親;以利亞實是耶何耶大的父親; 11 耶何耶大是約拿單的父親;約拿單是押杜亞的父親。 12 約雅金作大祭司的時候,以下的祭司是祭司宗族的族長:西萊雅族的米拉雅,耶利米族的哈拿尼雅,以斯拉族的米書蘭,亞瑪利雅族的約哈難,米利古族的約拿單,示巴尼族的約瑟,哈琳族的押拿,米拉約族的希勒愷,易多族的撒迦利亞,近頓族的米書蘭,亞比雅族的細基利,米拿民族的某氏,摩亞底族的比勒太,璧迦族的沙母亞,示瑪雅族的約拿單,約雅立族的瑪特乃,耶大雅族的烏西,撒來族的加萊,亞木族的希伯,希勒家的哈沙比雅,耶大雅族的拿坦業。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在以利亞實、耶何耶大、約哈難、押杜亞作大祭司的時候,利未家族和祭司家族族長的記錄被保存下來。這記錄是在大流士作波斯皇帝時完成的。 23 但是,記在官方記錄上的利未家族族長只到以利亞實的孫子約哈難的時代為止。 24 在哈沙比雅、示利比、約書亞、賓內、甲篾的指導之下,利未人一班一班地組織起來。按照神的人─大衛王的指示,一次兩班,一唱一應地讚美上帝,感謝上帝。 25 以下是負責看守聖殿門旁邊庫房的聖殿守衛:瑪他尼、八布迦、俄巴底亞、米書蘭、達們、亞谷。 26 這些人是約撒達的孫子耶書亞的兒子約雅金時代的人;那時期也是省長尼希米的時代,經學專家祭司以斯拉的時代。

我大學時讀地球科學系,有門課要去野外挖化石。某日,師生們一早在學校集合,搭遊覽車要前往屏東縣的泗溝找化石。當時同學們都很好奇化石在哪裡,以及該如何發現化石。抵達目的地,才知那是個山區農村。老師帶我們穿過一戶人家,從後面斜坡往下走,沿路砍草、砍樹,朝河谷前進。這明顯不是一條給人走的路,若沒有老師在前面開路,我們可能一不小心就會失足。最後我們抵達河床,沿著溪流而下,老師忽然彎下腰撿起一塊石頭,說:「這是化石。」他把石頭敲開,裡面果然有隻螃蟹化石。至今我仍想不通,老師如何看出那顆石頭是化石?老師的功力真不是蓋的!

以色列人重建聖城耶路撒冷,最重要的是信仰的重建。為了不重蹈得罪上帝的覆轍,今後都照上帝的心意敬拜很重要,而這正是安排祭司與利未人住在耶路撒冷的主因。今天的經文詳載了與所羅巴伯和大祭司耶書亞一起返回聖城的人,他們不是一般人,而是祭司和利未人,經文特別指出他們是「經學專家祭司以斯拉時代的人」。這意味他們受過優良的信仰教育,並肩負執行聖殿禮儀與教導真理的重任。他們不只恢復大衛王時期的讚美方式,也宣讀教導律法書;他們被百姓期待,也受百姓尊重。他們如此重要,以至他們的名字一一被記錄在聖經上。這些祭司和利未人的存在,讓以色列人的信仰成為動態延續的生命,而非某天會倒塌的建築物。

由此,我們看到神學教育的重要,也清楚教會為何需要傳道人來教導聖經。教會需要透過良好的培育,讓信徒傳承純正的信仰,以免重蹈古人曾經犯下的錯誤。教會若不在乎信仰教育,將導致信徒無法區分基督信仰與民間宗教的差異,結果把上帝當民間神明來拜,祈禱不應驗就離開教會。曾聽一些牧者說「神學沒有用」,然而他們依舊教導信徒聖經,他們的教導難道不就是自己的「神學」?不禁讓人懷疑這種「神學無用論」,是否想建立自己解釋聖經的權威?一個牧者若貶低其他人的神學,自己卻又高舉某種特定的神學,豈不矛盾?或許我們該思考的是:基督徒該傳承怎樣的信仰?學什麼樣的神學?身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一分子,我們可曾好好去了解長老教會的歷史?我們是否認識把福音帶來台灣的宣教師,和那些努力傳承信仰的教會前輩?我們知道他們的付出嗎?願我們重視這些現代的利未人和祭司。



默想:

我認識哪些長老教會的信仰前輩或宣教師?他們的故事如何感動我?

祈禱:

主啊!願祢的靈感動我,使我有重視信仰的心,願意傳承我所領受的教導,見證上帝的恩典。奉主耶穌的名祈禱,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

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