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新眼光首頁 > 每日新眼光列表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新眼光首頁 研經網站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51126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重拾服事的身分

參考經文:以斯拉記8章15~36節

8:15 我召集全體民眾聚在那條通往亞哈瓦城的河邊;我們在那裏紮營三天。我發現民眾中有祭司,但沒有利未人。 16 於是我召來九個領袖:以利以謝、亞列、示瑪雅、以利拿單、雅立、以利拿單、拿單、撒迦利亞、米書蘭,以及兩個教師約雅立和以利拿單。 17 我派他們去見迦西斐雅地區的領袖易多,請他和他的同工─聖殿工人,派給我們一些人,好在聖殿事奉上帝。 18 由於上帝仁慈的幫助,他們給我們派來了一個很能幹的人示利比。他是屬抹利宗族的利未人;他的兒子和兄弟共十八人跟他一道來。 19 他們也派來米拉利宗族的哈沙比雅和耶篩亞,連同二十名親屬。 20 另外,又有兩百二十名聖殿工人;這些人的祖先是大衛王和他的大臣們任命去協助利未人的。他們的名字一一列在名單上。 21 在亞哈瓦河邊,我命令大家禁食,在我們上帝面前謙卑,求他在旅程中引導我們,保護我們和我們的兒女,以及我們所有的財物。 22 我覺得,向皇帝請求一隊騎兵沿途保護我們,使我們不受敵人侵害,這是一件羞愧的事;因為我曾對皇帝說,我們的上帝賜福給每一個信靠他的人,但對那些背棄他的,他就發怒懲罰。 23 因此,我們禁食,祈求上帝保護我們;他聽了我們的禱告。 24 從祭司領袖當中,我選了示利比、哈沙比雅,和其他十個人。 25 然後,我把皇帝和他的參謀、官員,以及以色列人為聖殿所獻出的金子、銀子,和器皿秤了,交給祭司。 26 以下就是我交給他們的東西:銀子─二十二公噸、一百個銀具─七十公斤、金子─三千四百公斤、二十個金碗─八‧四公斤、兩個精緻的銅碗,價值相當於金碗。 27 28 我對他們說:「你們在上主─你們祖先上帝的眼中是神聖的;所有自願獻給他的金器銀器也是神聖的。 29 你們要小心看守它們,一直到抵達聖殿。到了那裏,要在祭司室內秤過,轉交給祭司和利未人的領袖,以及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領袖。」 30 於是,祭司和利未人負責看管這些金子、銀子,和器皿,把它們帶到耶路撒冷的聖殿。 31 正月十二日,我們離開了亞哈瓦河,往耶路撒冷去。我們的上帝與我們同在,保護我們在途中不被敵人和埋伏的人攻擊。 32 到達耶路撒冷,我們休息了三天。 33 第四天,我們就到聖殿去,秤了金子、銀子,和器皿,把它們轉交給烏利亞的兒子─米利末祭司。跟他一起的,還有非尼哈的兒子以利亞撒,兩個利未人─耶書亞的兒子約撒拔和賓內的兒子挪亞底。 34 每件東西都數過,秤過,同時做了詳細的記錄。 35 所有從流亡歸來的人都帶了祭物,作燒化祭獻給以色列的上帝。他們為全以色列人獻上十二頭公牛,九十六隻公綿羊,七十七隻小綿羊,又為潔淨自己的罪獻上十二隻公山羊。這些牲畜都當作牲祭燒了獻給上主。 36 他們又把皇帝給他們的詔書交給河西省省長和官長們;他們就支持人民和聖殿敬拜的事。

在起身回耶路撒冷前,以斯拉已規劃了聖殿的事奉計畫,希望抵達目的地後,事奉團隊便能在聖殿舉行各項禮儀,讓所有回歸的人建立信仰生活。在出發前,以斯拉召集了全體民眾聚集在亞哈瓦城的河邊,給眾人三天的時間整理行囊。不過,以斯拉那時發現,民眾中有祭司,卻沒有利未人。他意識到,團隊成員不全將使聖殿的事奉窒礙難行。因為聖殿的事奉若要順利,單靠祭司是難以完成的,有許多繁雜的事務需要更多人手,才能穩定運作。此外,參與聖殿事奉的人,需具備基本的資格和身分,不是隨便找人就好。於是,以斯拉召來幾位領袖去找族長,請他派人來服事。可見有素養的服事者不是靠速成班養成,每個事奉都需要不斷練習與實際上場,而且需要教導和經驗傳承,才能讓聖殿的事奉長長久久。

雖然經文未寫明利未人在第一時間沒有聚集的原因,但若從現實狀況來揣測,利未人所要負責的事務肯定是吃力不討好。或許,利未人過往的服事被視為理所當然而不受尊重,或曾有負面的服事經驗,以致他們在召集的第一時間保持沉默。後來,以斯拉召幾位領袖去找利未人的族長易多,讓他理解重拾服事上主的身分,是上主同在的真實記號,更是歷史的見證,因過去這個在聖殿參與事奉的支族也曾與大衛王一同打拚過。在上主的感動下,眾同工皆盼望一起參與重建,並以禁食禱告祈求上主的引導與保護。

今日教會的事奉也常出現人力短缺,尤其是聖樂事奉人員。這背後有諸多因素,包括聖樂人員需要長期培養,不僅要有音樂的素養,更要注意事奉的心態。然而,對講求效率與自我實現的現代人來說,並不是人人都能謙卑服事。既然服事不是追求個人的榮耀,如何從中獲得成就感呢?兩者往往難以平衡。此外,教會也常出現以服事為由,過度要求事奉者,造成心理負擔。例如,司琴人員被視為伴奏機器,被呼來喚去不受尊重。或者有教會為了讓禮拜的呈現更豐富多采,外聘許多專業的琴手和鼓手,卻也讓事奉變成對價關係,或讓想事奉的人因技巧不足而退卻,或讓事奉不再只是單純地敬拜上帝。參與聖工的人不僅要仰望上主,更需要彼此尊重和扶持,願上主悅納每一位以心靈誠實事奉的人。



默想:

我曾經因為參與服事而感到挫折嗎?如何走過低潮,並重拾服事的熱情?如何看待教會每一位服事的同工?即便同工負責的事工看起來不起眼,我是否同樣尊重?

祈禱:

親愛的上主,謝謝祢施恩賜福讓教會同工能互為肢體,一起服事。願我們能時時以心靈與誠實回應祢的呼召,成為祢合用的器皿,使我們的服事蒙祢悅納。奉主聖名祈求,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

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