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新眼光首頁 > 每日新眼光列表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新眼光首頁 研經網站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51011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守望者的角色

參考經文:以西結書33章1~20節

33:1 上主對我說話; 2 他說:「必朽的人哪,要告訴你的同胞,每當我使一個國家遭遇戰亂,那國的人民會選出一個人來作守望者。 3 守望者看見敵人逼近就吹號警告人民。 4 如果有人聽見警報不加理會,因而被敵人殺死,罪歸自己。 5 他應歸咎自己,因為他不理會警告。要是他接受警告,他一定能逃生。 6 但是,如果守望者看見敵人逼近而不發警報,敵人來了,殺死了人,即使被殺的是罪人,我也要向守望者追討血債。 7 「必朽的人哪,我現在派你作以色列國的守望者。你必須把我親自向你說的話警告他們。 8 如果我宣佈某一個邪惡的人一定死,你不去警告他,勸他改過自新,他固然要因自己的罪死亡,我也要向你追討他的血債。 9 如果你警告那邪惡的人,他不改過,仍舊作惡,他固然要因自己的罪死亡,你卻不必負責。」 10 上主對我說話;他說:「必朽的人哪,你要引用以色列人常說的話,說:『我們的罪惡過犯好像擔子壓在身上,我們漸漸消瘦,怎能存活呢?』 11 要告訴他們,我─至高的上主指著自己的永生發誓,我不願意看見罪人死亡,寧願看見他改過而存活。以色列人哪,你們要悔改,離棄邪惡的行為!你們何必死亡呢? 12 「所以,必朽的人哪,要告訴以色列人,好人犯罪,他從前所做的好事不能夠救他。壞人改過,不必受懲罰;好人犯罪,不蒙饒命。 13 即使我應許好人他一定存活,如果他自以為已經做夠了好事而開始犯罪,我絕不記念他從前的好行為。他一定要因自己的罪死亡。 14 即使我警告壞人他一定死亡,但如果他改過,做公正的事─ 15 例如把抵押的東西歸還原主,或把偷來的東西歸還原主─他改過,遵行賜生命的法律,他就得以存活,不至於死亡。 16 我要赦免他所犯的罪;他一定因自己所做那公正的事而存活。 17 「然而,你的同胞說我這樣做不公平。其實,他們所做的才是不對。 18 義人不再做好事,反而去做壞事,他一定因此死亡。 19 壞人改過,做公正的事,他就救了自己的性命。 20 但是以色列人哪,你們說我這樣做不公平。我要照你們每一個人的行為審判你們。」

「守望者」最初的概念是負責觀察敵人動向,確保城內人民的安全。在這段經文中,上帝則賦予以西結更高層次的責任。他不僅要監視軍事上的危險,更要警告人民屬靈的危機──提醒惡人不要再行惡、義人要繼續走義路。基督徒同樣被呼召成為社會的守望者,提醒民眾遠離罪惡、追求公義。

聯合國大會於2011年12月19日通過決議,訂定每年10月11日為「國際女孩日」,旨在提升全球對女童權利的關注,突顯女孩在全球發展中的重要性,並促進她們在教育、健康、法律權利等方面的平等機會。聯合國希望透過這個紀念日,讓各國政府、組織與個人採取行動,確保女孩能在安全、公平的環境中成長。

早期台灣,許多家庭只能用有限的資源供給男孩就學;當時的觀念認為投注女孩身上的資源無從回收,因為女孩嫁人後,就如潑出去的水。在更早的年代,許多貧窮人家的女孩幼年就被送養,長大後與養父母家的兒子成婚,被稱為童養媳或媳婦仔。這種送養方式無異於童婚,往往剝奪了女孩的童年家庭生活。事實上,在所謂「夫家」的生活中,大部分的女孩往往要操持許多家務,不只被強迫勞動,也被剝奪受教育的權利,女孩的身心發展均受限制。早期,也有部分偏鄉或部落女孩因家庭貧困而遭販賣,被迫從事性勞動。在社會運動者的努力下,1995年8月11日通過《雛妓防治法》(後改名為《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遏止這種情況。

今日的台灣,在經濟上和其他國家相比已相對富裕,女孩的地位和過去相比也提高許多。然而,傳統社會觀念認為女性應留在家裡相夫教子,至今仍有不少人抱持這樣的觀念。這些傳統觀念影響了女孩的職涯選擇,造成社會對女性的歧視;在學校、職場、社區、甚至教會中,女孩也常會遭遇不必要的性騷擾,甚至性侵害。在網路發達的社會,有些個人隱私被散播到網路上,導致網路性暴力問題。而未成年懷孕,也很可能讓女孩學業中斷,並影響未來的職涯發展。女孩面對種種社會的壓力和身心問題,均需要被關心。

上述情況都不是個案,而是整個社會風氣的問題。唯有更多守望者願意站出來,指出社會上的不公義,正視弱勢被欺負的問題,積極遏止犯罪,並且願意進一步提供幫助,我們的社會才會越來越公義,不至於像耶路撒冷一樣,因自己的罪惡而走向滅亡。



默想:

我如何看待性別公義和女孩權益?這與社會公義有何關係?

祈禱:

親愛的主,求祢讓我成為守望者,為女孩的權利、公義與安全發聲,使她們能自由成長,擁有夢想與未來,在愛與公平中綻放生命的美好。奉主耶穌的名祈禱,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

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