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新眼光首頁 > 每日新眼光列表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新眼光首頁 研經網站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50620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基督徒」之名

參考經文:使徒行傳11章19~30節

11:19 這時候,信徒們因司提反被殺事件所引起的迫害而分散到各地去,有的遠走腓尼基、塞浦路斯,和安提阿;他們只把信息傳給猶太人。 20 但是,另有一些塞浦路斯和古利奈的信徒到了安提阿;他們也向希臘人傳講有關主耶穌的福音。 21 主的能力跟他們同在;有許許多多的人信了,歸向主。 22 這消息傳到了耶路撒冷的教會,他們就派巴拿巴到安提阿去。 23 巴拿巴到達的時候,看見上帝賜福給那邊的人,就很高興;他勸勉他們,要大家專心一意地信靠主。 24 巴拿巴是個好人,被聖靈充滿,有堅強的信心。於是有許多人信了主。 25 後來,巴拿巴到大數去找掃羅, 26 找到了,就帶他到安提阿。有一整年的時間,兩人跟教會的會友相聚,教導許多人。門徒被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開始的。 27 在這時候,有幾個先知從耶路撒冷下安提阿去。 28 其中有一個人叫亞迦布;他得到聖靈的指示,站起來預言天下將有嚴重的饑荒。(這事到克勞第在位年間果然發生。) 29 於是門徒決定每人按照自己的能力,捐錢救濟住在猶太的信徒們。 30 他們就這樣做了,託巴拿巴和掃羅把捐款帶給教會的長老們。

猶記得自己就讀國中的時候,在學校總是盡量避免讓同學知道我是基督徒。會有這樣的顧忌,不是因為我以基督徒這個身分為羞恥,是因為一旦讓同學知道我是基督徒,可能會面對一些難題,包括他們對基督徒這個身分不了解而開玩笑和揶揄,或是必須回答同學對基督徒這個身分好奇所產生的疑問。那些揶揄或疑問,是年少的我沒辦法回應的。其實這種情況也顯示,在台灣這個普遍以民間宗教信仰為主的生活環境中,一般人難免會用異樣的眼光來看待「基督徒」。或許這也是對基督徒的重要提醒:我們是否真正活出與屬世價值觀不同的生命?

從今天的經文我們可看到,司提反殉道之後,福音的種子已經默默播撒出去了。當時,許多猶太基督徒在耶路撒冷受迫害,以致分散到各處,這些信徒在遠方城市定居,仍繼續傳福音。司提反的遇害雖讓基督徒受迫害,卻也帶來腓利的宣教、掃羅的悔改,及彼得向外邦人傳福音等結果。其中有一項更重要的事:第一間外邦人教會在安提阿建立了。安提阿的教會建立之後,在巴拿巴與掃羅用心的教導、裝備下,那些外邦信徒更認識真理,生命有了奇妙的轉變。在當時,多數人的道德觀念低落,生活糜爛、行為敗壞,這群信仰基督的人,得到真理的教導,在生活行為上有良好的見證,與當時的社會形成強烈的對比。因此,這群人被當作是奇特的人看待,以致出現了「基督徒」這個稱呼。

這一群安提阿的基督徒不只信而歸主,他們更願意認真學習真理,並且把所學到的信仰真理落實在生活中。令人感動的是,這些信徒有憐憫的心,樂意關心別人的需要。當他們得知饑荒造成的困境,就照自己的能力,慷慨捐助猶太地區的信徒。我們可以看到,當耶路撒冷教會因割禮等問題帶來紛爭無法合一時,主卻興起外邦人的安提阿教會,他們藉著關懷受苦難的肢體,活出在主裡合一的信仰。這不一樣的生命,帶來美好的見證。

「基督徒」之名,對今天的我們代表什麼意義呢?只是對相信耶穌基督之人的稱呼?還是一種值得欽羨的生命樣式?期盼安提阿教會所留下的美好見證,今日仍能在你我的的生命中找著。願我們在所處的世代,能繼續透過不一樣的生命為福音作見證,讓「基督徒」之名,能名符其實地發揮影響力。



默想:

生活中,我要如何看待「基督徒」之名?當如何活出「基督徒」應有的生命樣式?

祈禱:

呼召揀選我們的主,願聖靈不斷更新我們,讓我們能在「基督徒」之名中活出不一樣的生命。奉主的名求,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

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