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新眼光首頁 > 每日新眼光列表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新眼光首頁 研經網站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50611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勇敢站出來

參考經文:使徒行傳5章12~42節

5:12 使徒們在民間行了許多神蹟奇事;所有信徒都同心合意地在所羅門廊下聚集。 13 雖然一般民眾尊重他們,但是信徒以外的人都不敢接近他們。 14 當時信主的人越來越多,男女都有。 15 由於使徒們行了許多神蹟,有人把病人抬到街上來,放在床上、褥子上,希望彼得走過的時候,他的影子會投在他們一些人身上。 16 還有一大群人帶著病人和污靈附身的人從耶路撒冷附近的市鎮來;這些病人都得到了醫治。 17 大祭司和他的黨羽,就是當地的撒都該人,對使徒非常嫉妒,因此決定採取行動。 18 他們下手逮捕使徒,把他們囚禁在拘留所裏。 19 但是當夜,主的天使打開監門,把使徒領了出來,對他們說: 20 「你們去,站在聖殿裏,向人民宣講有關這新生命的道理。」 21 使徒聽從這話,在天快亮的時候進了聖殿,開始教導人。大祭司和他的黨羽召集議會裏所有的猶太長老舉行全體會議,然後下令到監獄裏把使徒提出來。 22 但是警衛到達的時候,發現使徒們不在監獄裏,就回議會報告說: 23 「我們到了監獄,看見監門牢牢地鎖住,獄警都守在門外;但我們開了監門,發現裏面連一個人也沒有!」 24 聖殿的警衛官和祭司長們聽見這報告,非常驚異,不知道使徒們遇到了甚麼事。 25 這時候,有一個人進來報告:「你們拘禁在監獄裏的人正站在聖殿裏教導民眾呢!」 26 於是那警衛官領著侍從去,把使徒們帶來。他們沒有使用暴力,因為怕人民用石頭打他們。 27 他們把使徒們帶來後,叫他們站在議會面前。大祭司開始審問他們。 28 他說:「我們嚴嚴地禁止過你們,不得藉著這個人的名教導人,你們反而把你們那一套道理傳遍耶路撒冷,而且想把殺這個人的血債歸在我們身上!」 29 彼得和其他的門徒回答:「我們必須服從上帝,不是服從人。 30 你們所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我們祖先的上帝已經使他復活了。 31 上帝高舉他,使他在自己的右邊作元首,作救主,為要給以色列人有悔改的機會,讓他們的罪得到赦免。 32 我們就是這些事的見證人;上帝對服從他的人所賜的聖靈也與我們一同作證。」 33 議會的議員聽見了這話,非常惱怒,決定要殺害使徒們。 34 可是,他們中間有一個法利賽人,名叫迦瑪列,是一向受人尊敬的法律教師;他在議會中站起來,吩咐人把使徒們帶出去, 35 然後向議員發言:「以色列同胞們,你們處理這些人的事必須謹慎! 36 前些時候,杜達起來,自吹自擂,約有四百人附從了他。他終於被殺,附從的人作鳥獸散,亂事歸於消滅。 37 以後又有加利利的猶大在戶口調查的時候起來,也引誘了好些人跟從他;他也被殺,附從他的人也被趕散。 38 對於現在這件事,我告訴你們,不要跟他們作對,由他們去吧!如果他們所計劃、所做的是出於人,一定失敗; 39 如果是出於上帝,你們就不能夠擊敗他們。你們所做的,恐怕是在敵對上帝了!」議會接納迦瑪列的意見, 40 於是把使徒叫進來,鞭打他們,又命令他們不得再藉著耶穌的名講道,然後釋放他們。 41 使徒離開議會,因配得為耶穌的名受凌辱,心裏非常高興。 42 他們仍然天天在聖殿和個人的家裏不停地教導人,傳揚有關基督耶穌的福音。

使徒行了許多神蹟奇事,信徒同心合意聚集,信主的人越來越多。大祭司和當地的撒都該人非常嫉妒,因此下令把使徒們關進監牢。但主的天使打開監門,要使徒們去聖殿,傳講新生命的道理。使徒們沒有因大祭司的權勢而害怕,即使會被囚禁,仍站出來勇敢傳講福音。使徒們雖知惹怒這群當權者的結果,可能會讓他們喪失性命,但他們知道自己要服從的是上帝,不是人,所以他們勇敢站出來,只講上帝要他們講的話。

當時,除了使徒們勇敢站出來傳講上帝的話,還有一位名叫迦瑪列的法利賽人站出來發聲。迦瑪列是一向受尊敬的法律教師,他也在議會中站起來,用專業與智慧的話語引導那群憤怒的人往正確方向判斷是非。使徒們跟迦瑪列的共通點,是他們在危險的情境中選擇勇敢站出來,表達他們所要講的真話。不論使徒或迦瑪列,他們當下的選擇都是需要極大的勇氣。因為很多時候,人會因為怕面對衝突、怕被連累、怕受傷害……,最後選擇沉默。

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是一位美國牧師,也是社會運動者和非裔民權運動領袖。他在1958年出版第一本著作《奔向自由:蒙哥馬利記事》,記錄美國非裔人士爭取平等與人權的歷程,以及他的信仰反省。這本書中有一句常被引用的話:「歷史將會記錄,在社會轉型時期,最大的悲劇不是壞人囂張跋扈,而是好人過度沉默。」這是針對1950年代美國不公平的族群政策和種族隔離下的壓迫,所發出的吶喊和抗議。若以金恩博士的這句話來看現今社會或教會中的不公義,我們會如何面對呢?

在面對大祭司的審問時,彼得和其他使徒回答:「我們必須服從上帝,不是服從人。」(使徒行傳5章29節)他們勇敢辯護,他們就是耶穌死而復活的見證人。當議會的議員們為此惱怒,想要殺使徒時,迦瑪列告訴他們,如果使徒們所計畫、所行的是出於人,一定會失敗,「如果是出於上帝,你們就不能夠擊敗他們。你們所做的,恐怕是在敵對上帝了!」(39節)我們可以清楚看到,使徒和迦瑪列之所以能勇敢站出來,講出符合信仰良知的話語,是因為他們順服上帝的命令。他們必定明白,自己所講的話不是出於人的意思,而是出於上帝的意思。使徒們即使因為傳福音而受逼迫凌辱,心裡卻是高興的。用一般人的眼光來看,這很不合乎常理;但對明白上帝旨意的人而言,為義受逼迫的使徒卻是最有福氣的人。



默想:

在生活中遇到不公不義的事,我都怎麼面對?

祈禱:

公義的上帝,求祢賜我智慧與勇氣,讓我面對不公義時能站出來捍衛真理,不要沉默而成為罪惡的共犯。奉主名求,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

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