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新眼光首頁 > 每日新眼光列表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新眼光首頁 研經網站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50607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我們該做什麼呢?

參考經文:使徒行傳2章37~47節

2:37 大家聽到了這話,覺得很扎心,向彼得和其他的使徒說:「弟兄們,我們該做甚麼呢?」 38 彼得告訴他們:「你們每一個人都要悔改,並且要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好使你們的罪得到赦免,你們就會領受上帝所賜的聖靈。 39 因為上帝的應許是給所有我們的主上帝所呼召的人,就是你們、你們的兒女,和一切在遠方的人。」 40 彼得又用許多話向他們作見證,勸勉他們說:「你們要救自己脫離這些邪惡的人所要遭受的懲罰!」 41 許多人領受了他的信息,並接受洗禮;那一天信徒約增加了三千人。 42 他們專心向使徒們領教,參加團契生活,分享愛筵,一起禱告。 43 使徒們行了許多神蹟奇事;人人都因此起了敬畏的心。 44 全體信徒繼續在一起過團契的生活,所有的東西大家公用。 45 他們又賣掉田產家業,按照各人的需要把錢分給大家。 46 他們同心合意,天天在聖殿裏聚會,又分別在各人的家裏分享愛筵,以歡喜純潔的心一起用飯, 47 頌讚上帝,跟人人保持和睦的關係。主天天把得救的人數加給他們。

五旬節聖靈降臨後,門徒開始用各種語言「述說上帝偉大的作為」。彼得在聖靈的引導下,向群眾宣講信息,講述了耶穌的生平、受死和復活,呼籲人們悔改,接受基督的救恩。彼得的講道觸動聽眾,他們迫切地問:「我們該做什麼呢?」彼得回答:「你們每一個人都要悔改,並且要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好使你們的罪得到赦免,你們就會領受上帝所賜的聖靈。」(使徒行傳2章38節)

悔改是信仰的起點,受洗則是對信仰的公開宣告,也是新生命的開始。彼得的呼召不僅是對當時聽眾的勉勵,也是對我們的提醒;上帝的救恩是普世的,「上帝的應許是給所有我們主上帝所呼召的人。」

20世紀初韓國的平壤大復興,最早可追溯至英國宣教師湯瑪士(Robert J. Thomas)的殉道。湯瑪士是牧師之子,倫敦大學畢業後成為中國宣教師。他曾因挫折放下宣教工作,成為中國海關的翻譯員,也因此認識蘇格蘭聖經公會的宣教師,再次被挑起宣教熱情,清楚「我該做什麼」。1866年,27歲的湯瑪士帶著聖經搭乘商船前往平壤,遭朝鮮軍隊攻擊、放火燒船。他向外拋出聖經和福音單張,僅帶著一本聖經下船,最後仍被捕處死。但他殉道所留下的福音種子卻在平壤漸漸茁壯,許多人因湯瑪士拋擲的聖經而信主。

1903年,平壤的宣教師在元山舉行禱告會,主講者羅伯特‧哈迪(Robert Hardie)在會中流淚懺悔說︰「其實我對朝鮮人沒有真正的愛,覺得自己比他們優越。我太依賴自己的醫學學位,沒有倚靠聖靈。看到朝鮮人,我總覺得他們不乾淨,飲食和文化都不開化。我的心充滿了驕傲……。」一個外國宣教師竟能將自己的驕傲、罪惡攤在眾人面前誠心悔改,因此激發更多平壤信徒真實悔改與懇切禱告。如同在耶路撒冷的會眾所呼喊:「我們該做什麼呢?」這場復興蔓延到學校和社區,從平壤擴展至全國,為韓國的基督教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後來更發展成1907年的平壤大復興。

「我們該做什麼呢?」是每個人都要回答的問題。而且,這問題不會停留在彼得當時的答案中。除了「悔改、受洗、領受上帝所賜的聖靈」,我們更領受耶穌在升天時給門徒的使命,「聖靈臨到你們的時候,你們會充滿著能力,要……到天涯海角,為我作見證。」(使徒行傳1章8節)



默想:

即使在困難中,聖靈的工作仍能帶來改變與復興。我該如何見證神奇妙的作為?

祈禱:

親愛的主,感謝祢幫助我,接納我的悔改與洗禮,賜給我聖靈的力量,讓我在生活中見證祢的名。奉祢的名祈禱,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

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