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新眼光首頁 > 每日新眼光列表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新眼光首頁 研經網站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50306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庇護城

參考經文:民數記35章1~34節

35:1 上主在耶利哥對岸約旦河邊的摩押平原對摩西說: 2 「你要吩咐以色列人,要他們從所得到的產業中,分給利未人一些城鎮和周圍的草場。 3 這些城鎮要歸利未人所有,讓他們住在那裏;草場是給他們作牧放牛群和其他牲畜之用。 4 草場從城牆四周的外圍伸展四百五十公尺, 5 也就是以城為中心,每邊各有九百公尺的一個四方形區域。 6 你們要給利未人六座庇護城,讓因過失殺人的人可以逃到那裏求庇護。此外,要給他們四十二座城, 7 連城周圍的草場,一共四十八座城。 8 每支族應給利未人多少城是根據他們土地的大小決定的。」 9 上主命令摩西 10 告訴以色列人說:「你們渡過約旦河、進入迦南地以後, 11 必須選擇庇護城,使因過失殺人的人可以逃到那裏, 12 躲避被殺者的親戚前來尋仇。一個人被控犯殺人罪,若沒有經過公開審判不准判處死刑。 13 你們要選六座城, 14 三座在約旦河東岸,三座在迦南地。 15 這些城要給以色列人以及暫時和長久居住的外僑作庇護城,任何因過失殺人的可以逃避到那裏去。 16 「但是,如果有人用武器殺人,不管用的是鐵器、石器,或木器,就是犯了殺人罪,必須處死。 17 18 19 死者的至親要親自處死兇手;他一找到兇手,就要殺死他。 20 「如果有人憎恨某人,把他推倒,使他跌死,或丟東西砸死他, 21 或用拳頭打死他,那人就犯了殺人罪,必須處死。死者的至親要親自處死兇手;他一找到兇手,就要殺死他。 22 「但是,若有人無意間誤殺了跟他毫無仇恨的人,不管是他把人推倒,還是丟東西砸死了人, 23 或是沒有看見時丟了一塊石頭打死了他無意傷害的人,而那人並不是他的仇人, 24 在這種情形下,會眾應該保護那誤殺者,不應該袒護前來替死者報仇的親屬。 25 會眾要救那誤殺者脫離死者的親屬,把他送回到他逃亡去的那座庇護城。他必須住在那裏,一直到現任的大祭司去世。 26 可是那誤殺者若離開了庇護城, 27 死者的親屬找到了他而殺死他,不算有罪。 28 誤殺者必須留在庇護城,等大祭司死後才可以回家。 29 你們和你們的後代無論住在哪裏都要遵守這條例。 30 「有人被控犯謀殺罪,必須有兩個以上的證人作證,才可以判處死刑;只有一個證人不足以構成殺人罪案。 31 殺人者必須償命,不能用金錢賠償而逃避懲罰。 32 如果有人逃到庇護城,不可向他收取贖金,准他在大祭司死前回家。 33 如果准他這樣,就是玷污了你們所住的土地。殺人就是玷污土地;除非殺人者償命,沒有其他辦法可使行兇的場所潔淨。 34 你們不可玷污所住的土地;因為我是上主,我住在以色列人當中。」

民數記35章提到兩個主題,一個主題是利未人進入迦南地之後,沒有分到土地。因此,其他支族必須從他們所得的產業中,分給利未人一些城鎮和周圍的草場,讓他們得以維生。於是,利未人分配到四十二座城,而各支族給利未人多少城,則根據他們土地的大小決定。另一個主題就是設六座城鎮為庇護城,其主要用意是讓過失殺人者可以逃到那裡求庇護,躲避被害者的親屬前來尋仇。12節提到,一個人被控犯殺人罪,若未經公開審判不准判處死刑。這是表達要有公正的審判,避免無辜者受害。換句話說,設立庇護城是讓無意傷害別人的人能獲得保護。

庇護城保護的對象,是無意間誤殺人的人。所謂誤殺包括:無意間把人推倒致死、丟東西砸死人、沒看見時丟了石頭打死人,他致人於死不是出於仇恨,而是意外造成。庇護城的設立,正是為了謹慎處理這類意外殺人事件,不讓仇恨和報仇在群體中孳生蔓延。上主以庇護城來保護誤殺人者,使以色列人共同承擔群體的社會責任,同時也彰顯上主的慈愛與公義。

庇護城的設立除了保護誤殺人者,也幫助他們在社會重獲新生。而這種「庇護」概念,今日常被用於身心障礙者工作的庇護工場。庇護工場發展於17世紀的法國天主教會,強調讓一群障礙者一起學習,並具備復健、治療、教育、訓練與就業等功能。但長久以來,台灣的庇護工場薪資普遍過低,工作單調重複,難以培育障礙者順利銜接就業市場,種種因素導致庇護工場營運困難。根據《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國家與勞動市場應提供障礙者平等機會,因此政府應制定提高身心障礙者就業率的策略,協助障礙者在就業市場中找到一份適合的工作,更要在法律上禁止雇主有任何歧視障礙者的行為。這需要政府、企業界與障礙者共同討論、擬定合適的計畫,幫助障礙者能夠參與社會的多元方式。

基督徒身為社會的一份子,不能忽略對社會的責任。我們要在社會和我們所接觸到的社群中細心觀察,了解有哪些需要幫助的群體,拒絕歧視與仇恨的蔓延。願上主賜給我們憐憫的心,不只了解這些群體的需要,更懂得關心他們的欠缺,透過觀察、認識,更了解他們的需要,持續為他們禱告,甚至以實際行動來幫助。相信上主將幫助我們的社會,讓不同的群體能在其中和諧相處、彼此尊重,成為一個充滿良善的社會。



默想:

在我生活的周遭,有哪些需要關心、代禱的群體呢?

祈禱:

上主,祢是滿有憐憫與慈愛的主,求祢幫助我學習像祢有憐憫的心,關心周遭需要關懷的人。奉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

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