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新眼光首頁 > 每日新眼光列表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新眼光首頁 研經網站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50217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誰能進入應許之地?

參考經文:民數記20章1~13節

20:1 正月,以色列全體會眾來到尋曠野,在加低斯紮營。美莉安死在那裏,就安葬在那裏。 2 他們紮營的地方沒有水,人民聚集到摩西和亞倫那裏, 3 埋怨說:「從前我們的同胞以色列人曾死在上主的聖幕前;我們寧可跟他們同死。 4 你為甚麼領我們到這曠野來?是不是要我們跟牲畜一起死在這裏? 5 你為甚麼領我們離開埃及,到這不毛之地來呢?這裏沒有五穀,沒有無花果、葡萄,或石榴,甚至連水都沒得喝!」 6 摩西和亞倫離開會眾,站在聖幕門口。他們俯伏在地上;上主的榮光向他們顯現。 7 上主對摩西說: 8 「把約櫃前面那根杖拿來。你和亞倫要集合全體會眾,在他們前面對磐石說話,水就會從磐石湧流出來。這樣,你可以讓人民和牲畜喝從磐石流出來的水。」 9 摩西照著上主的命令去把杖拿來。 10 他和亞倫集合全體會眾到磐石前面。摩西說:「你們這些叛徒聽著!我們該叫磐石流出水來給你們喝嗎?」 11 於是,摩西舉起杖,擊打磐石兩下,很大的一股水湧了出來;會眾和牲畜都喝了。 12 但是,上主責備摩西和亞倫,說:「因為你們在以色列人面前沒有足夠的信心承認我神聖的大能,你們不能領他們進入我應許賜給他們的土地。」 13 這事發生在米利巴;以色列人在那裏埋怨上主,上主在那裏向他們顯明自己的神聖。

摩西是個謙虛的人,比世上任何人都謙虛,因此上帝曾稱讚他是忠心的僕人(參閱民數記12章3、7節)。但是,今天的經文告訴我們,摩西竟然不能進入上帝的應許之地(20章12節)。我們不禁要問:摩西做了哪一件事,顯出他對上帝沒有信心?

讓我們先看20章8節與9~11節的異同。上帝吩咐摩西:「把約櫃前面那根杖拿來。你和亞倫要集合全體會眾,在他們前面對磐石說話,水就會從磐石湧流出來……。」(8節)摩西按照上帝的吩咐去拿柺杖,和亞倫一起召集會眾到磐石前面(9節);但是他沒對磐石說話,反而舉起杖擊打磐石兩下(11節)。上帝吩咐摩西做的,他不做;上帝沒有叫他做的,他反倒去做──這就是不信。

舊約中,曾以多種象徵來表達上帝的形像,我們較熟悉的是「牧者」,另外是「磐石」(參閱創世記49章24節,詩篇78篇35節,以賽亞書26章4節,和合本)。在新約中,保羅直接指出「那磐石就是基督」(參閱哥林多前書10章4節)。

磐石出水事件出現了兩次,分別記載在出埃及記17章與民數記20章。第一次,上帝確實命令摩西用杖擊打磐石,這表明上帝打破己身,使人得生命。正如以賽亞書53章5節所述:「為我們的罪惡,祂被刺傷;為我們的過犯,祂挨毒打。因祂受責罰,我們得痊癒;因祂受鞭打,我們得醫治。」磐石出水更重要的意義是預示:「基督也曾一舉而竟全功地為罪而死,是義的代替不義的,為要把你們帶到上帝面前。」(彼得前書3章18節a)從耶穌的犧牲與救贖來說,犧牲只要一次就夠了,不需要兩次。因此,在兩次磐石出水事件中,上帝只有第一次要求摩西擊打磐石,第二次並不需要。

基督徒讀聖經,不只是學習聖徒的榜樣,也要自我反思。在米利巴事件中,我們學到什麼?是不能發脾氣嗎?其實,誰能保證自己信了耶穌就不再發脾氣呢?不,從摩西的故事可知,上帝的標準很高,且與人的標準不同。人若想靠自己修身養性來得到進入上帝國的資格,是不可能的。若連忠心又謙卑的摩西都無法進入上帝應許的迦南地,那我們又如何能進入上帝應許的國度呢?答案是:信靠上帝所差來的耶穌基督。主耶穌並沒有把上帝的標準降低,而是以自己的生命為贖價,代替我們滿足律法的要求。在耶穌基督裡,我們好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得比摩西還高,但這並不表示我們的品格比摩西更高尚,而是耶穌基督已完成了替贖的功勞。



默想:

感謝主,在耶穌基督裡,我領受的恩典竟勝過摩西。

祈禱:

天父上帝,我如同在米利巴的以色列人,常在抱怨中顯出自己的不信,求聖靈保守我全然信靠耶穌基督。奉主名求,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

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