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新眼光首頁 > 每日新眼光列表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新眼光首頁 研經網站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40927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敬畏上帝

參考經文:耶利米書5章20~31節

5:20 上主說:「要通告雅各的後代,向猶大人民宣佈: 21 你們這些愚蠢無知的人哪,要留心聽!你們有眼睛卻不能看,有耳朵卻不能聽! 22 我─上主問你們:你們為甚麼不敬畏我?在我面前,為甚麼不戰戰兢兢?我安置沙灘作海洋的界限,大洋不能越過這界限。海水洶湧也不能穿越;浪濤翻騰也不能突破。 23 但是你們這些人又頑固又悖逆!你們背叛我,離棄了我。 24 雖然我按時賜給你們春霖秋雨,讓你們年年豐收,你們卻從來不敬畏我。 25 你們的罪行使風雨失調;你們的罪過使你們不得收穫。 26 「邪惡的人住在我子民當中。他們設圈套陷害人,好像捕鳥的人張開羅網。 27 他們的家堆滿了贓物,好像獵人的籠子裝滿了獵物。所以,他們有錢有勢, 28 肥胖紅潤。他們窮凶極惡,不替無依的孤兒伸冤,不替無助的窮人主持公道。 29 「因此,我─上主要為這些事懲罰他們;我要報復這樣的國家。 30 在這國土上竟然發生了這樣可怕、令人驚駭的事! 31 先知只會撒謊;祭司專為自己爭權奪利;我的子民竟不反對。懲罰的日子一到,他們要怎麼辦呢?」

近年來,登山健行開始在台灣流行,人們喜歡結伴進入山林,遠離喧囂,享受大自然的靜謐。此外,壯闊的美景更能讓人心情暢快,暫時忘卻塵世間的煩憂,達到放鬆與休息的效果。對基督教文學家魯益師而言,大自然不僅是供人休憩的場域,更是體會上帝偉大與榮耀的媒介,進而使人產生敬畏之情。他在《四種愛》一書中提到:「大自然從未教導我有一位榮耀而威嚴的神,我必須經由其他途徑學習這件事;但是,大自然卻告訴我什麼叫榮耀。除了大自然,我不知道還有什麼地方能教導我這件事。倘若我從未看過寒峭的峽谷、難以靠近的斷崖,我永遠不會了解『敬畏神』對我來說,竟然會意味著一種『戰戰兢兢求取庇護的努力』。」

耶利米書第5章同樣提到,上帝的權能與作為往往藉由大自然來彰顯。在22節b,上帝說:「我安置沙灘作海洋的界限,大洋不能越過這界限。海水洶湧也不能穿越;浪濤翻騰也不能突破。」在24節,上帝說:「雖然我按時賜給你們春霖秋雨,讓你們年年豐收,你們卻從來不敬畏我。」即便上帝的權能如此強大,人們仍無視一切,假裝沒有上帝的存在。他們除了將屬世的富足視為理所當然,更選擇邪惡的道路;他們不為受苦者伸冤,反而設羅網陷害人。甚至神職人員都以傳假神諭為職志,而人們竟都表示歡迎。種種跡象都顯示,耶利米傳講信息的對象,是一整個不敬畏上帝的世代。

關於敬畏,箴言9章10節這樣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和合本2010版)之所以要敬畏上帝,並不是上帝喜愛處於尊貴的位置接受眾人崇拜。從舊約聖經的描述,是因為上帝實在極其偉大,超越了人的想像,因此當人實際見到上帝時,自然的反應就是心存敬畏。例如,摩西在焚而不燬的荊棘中遇見上帝,他的第一個反應是懼怕,接著將臉蒙住。又如以賽亞遇見上帝時,他的直覺反應是:「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又因我親眼看見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以賽亞書6章5節,和合本2010版)

因此,與其說敬畏上帝應該遵行的教條,不如說是人們遇見上帝時的共同經驗,也是人們在尋求信仰實踐時,所抱持的合宜態度。敬畏上帝的生命,不僅顯示出一個人對上帝具備真正的認識,也將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方式,讓人可以活在上帝的旨意中,並得著祂的喜悅。



默想:

上帝如何令我感到敬畏?

祈禱:

偉大的上帝,願祢彰顯自己,使我認識祢的榮美與奇妙,也求祢幫助我,能活出對祢真實的敬畏。奉主的名求,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

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