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新眼光首頁 > 每日新眼光列表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新眼光首頁 研經網站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40805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環環相扣,生生不息

參考經文:歷代志上23章1~32節

23:1 大衛年老的時候,立他的兒子所羅門作以色列的王。 2 大衛王召集以色列所有的領袖、祭司,和利未人。 3 他調查三十歲以上的利未人男子,總數有三萬八千。 4 王派兩萬四千人擔任管理聖殿的工作,六千人保管記錄和裁決爭議的事, 5 四千人擔任守衛的工作,四千人使用王提供的樂器,擔任頌讚上主之事。 6 大衛根據利未人所屬的宗族把他們分成革順、哥轄,和米拉利三組。 7 革順有兩個兒子─拉但和示每。 8 拉但有三個兒子─耶歇、細坦、約珥, 9 都是拉但後代各宗族的族長。(示每有三個兒子─示羅密、哈薛、哈蘭。) 10 示每有四個兒子,按長幼的次序是:雅哈、細拿、耶烏施、比利亞。耶烏施和比利亞的後代不多,所以合在一起算一個宗族。 11 12 哥轄有四個兒子─暗蘭、以斯哈、希伯倫、烏薛。 13 他的長子暗蘭是亞倫和摩西的父親。(亞倫和他的後代被選派永遠管理聖物,負責燒香敬拜上主,事奉他,並奉他的名祝福人民。 14 但神的人摩西的兒子們歸於利未支族。) 15 摩西有兩個兒子─革舜和以利以謝。 16 革舜子孫中的領袖是細布業。 17 以利以謝只有一個兒子利哈比雅;利哈比雅有許多後代。 18 哥轄的第二個兒子以斯哈有一個兒子,叫示羅密,是這宗族的族長。 19 哥轄的第三個兒子希伯倫有四個兒子─耶利雅、亞瑪利亞、雅哈悉、耶加面。 20 哥轄的第四個兒子烏薛有兩個兒子─米迦和耶西雅。 21 米拉利有兩個兒子─抹利和母示。抹利也有兩個兒子─以利亞撒和基士。 22 以利亞撒死後沒有兒子,只有女兒。他的幾個女兒嫁給她們的表兄弟,就是基士的兒子們。 23 米拉利的次子母示有三個兒子─末力、以得、耶利摩。 24 以上是利未的後代,以宗族和家族為單位,每人都按名字登記。所有二十歲以上的人都參與上主聖殿的工作。 25 大衛說:「上主─以色列的上帝賜平安給他的子民;他自己要永遠住在耶路撒冷。 26 因此,利未人不必再抬上主的聖幕和其他禮拜用的器物。」 27 根據大衛臨終的指示,所有滿二十歲的利未人都要登記, 28 被派擔任下列的職務:協助亞倫後代作祭司的人主持聖殿中禮拜的事,管理聖殿的院子和房間,負責清潔聖物; 29 負責預備獻給上帝的供餅、獻祭的麵粉、無酵餅、烤的祭物,和調和著橄欖油的麵粉。他們也要稱、量聖殿的祭物。 30 他們每天早晚要頌讚榮耀上主; 31 每逢安息日、初一,或其他節日獻燒化祭給上主的時候,要按照指定的人數和規例執行敬拜上主的職務。 32 他們負責看管上主的聖幕和聖殿,並協助他們的親屬─亞倫後代主持聖殿禮拜事宜。

今天的經文繼續提到,大衛為聖殿做的準備。歷代志不像列王紀上1章記錄著宮鬥的戲碼,而以大衛一心為聖殿做準備為論述。大衛年老時,預見他將走上人生必經之路──死亡,就開始為他不在以後的王國做準備。除了為建造聖殿做準備,大衛也直接欽定他的兒子所羅門作王,為將來的人事和體制鋪路。大衛為所羅門王預備輔佐的人才,並為聖殿的行政管理及祭祀體制做好規畫,三者環環相扣,讓王國得以生生不息,長久存續。

我常聽到有人揶揄長老教會說:「長老教會又長又老」,意指長老教會都是老人,沒青年。或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埋完』(tâi-oân)就沒啦」,意指長老教會沒在傳福音,很快就會凋零。但我並不認同,因為長老教會在每個世代都默默做工,作時代的米該雅。不過,長老教會確實要革新,特別是教會領袖常難以順利交棒,大衛交棒給所羅門的方式,值得我們借鏡。

首先,上帝國度觀的眼界需要被打開。我們要學習大衛看見未來世代的需要,及早做準備。當我們相信上帝會預備,不代表我們無需預備。曾有教會在建堂時,因主事者自認「勇健」,不需要電梯,30年後卻發現自己無法爬樓梯到主堂,但教會建築結構已無法改變,長者或行動不便者只能在一樓副堂看投影,不禁令人感慨。

其次,教會對未來領袖的栽培訓練,刻不容緩。今日有教會把主日學與青少年當同工培育,孩子長大自然投入事奉;卻也有教會把主日學當托兒,孩子得不到餵養與建造,長大後往往離開教會,或轉往其他教會。如何讓信徒看見屬靈建造工程的重要,願意委身事奉,使每個世代都得復興,是教會培育領袖的重要一環。

再者,教會體制的改變也是值得思考。過往,長老教會的各團契,發揮極大的「桶箍」功能,讓兄姊們互相連結,在團契中得到造就。然而,今日的團契似乎沒有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更新,不僅失去桶箍的功能,也沒有足夠的屬靈建造和培育。或許,這也是小組模式興起的原因,值得我們好好反思。今日的教會需要有大衛的眼光,及早看見下一代接班人、教會人事與教會體制三者的關係,才能使教會環環相扣,生生不息。願我們教會能致力於培育人才,讓教會永續發展,正如大衛看重錫安之約所做的努力。



默想:

我所屬的教會是否有完備的牧養、信徒培育和傳福音的系統造就?我可以在哪些部分委身事奉?

祈禱:

上主啊!求祢幫助我和我的教會,有像大衛的屬靈眼光,在各樣事上都做好準備,讓教會的屬靈建造可以環環相扣,生生不息。奉主耶穌的聖名求,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

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