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新眼光首頁 > 每日新眼光列表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新眼光首頁 研經網站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40401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新眼光的生命

參考經文:馬可福音16章9~20節

16:9 [星期天早晨,耶穌復活後,首先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耶穌曾從她身上趕出七個鬼)。‧另有古卷有下列結語‧[9 那些婦女去見彼得和他的朋友,把所聽到的都向他們報告。10 事後,耶穌親自差遣他的門徒,從東到西,傳佈那神聖、不朽、使人獲得永恆拯救的信息。] 10 她去告訴那些跟從耶穌的人;他們正在悲傷哭泣。 11 他們聽見耶穌復活和馬利亞已經看見了他的這些報告,卻不相信。 12 這事以後,耶穌以另一種形像向兩個正往鄉下去的門徒顯現。 13 這兩個人回來告訴其他的門徒,他們還是不相信。 14 最後,耶穌向正在吃飯的十一使徒顯現。他責備他們;因為他們既缺少信心又頑固,不信他復活後看見過他的人所報告的。 15 他對他們說:「你們要到世界各地去,向全人類傳福音。 16 信而接受洗禮的,必然得救;不信的,要被定罪。 17 信的人有行這些神蹟的能力:他們會奉我的名趕鬼,說新的靈語, 18 用手拿蛇,喝了有毒的東西也不受傷害,按手在病人身上,病就好了。」 19 主耶穌向他們說了這些話後,被接到天上去,坐在上帝的右邊。 20 門徒出去,到處傳福音;主與他們同工,藉著所行的神蹟,證明他們所傳的道是真實的。]

你相信耶穌從死裡復活嗎?在馬可福音16章關於耶穌復活的記述中,出現許多不同的人物,有的聽別人敘述耶穌復活的見證,有的親眼看見復活的主,然而經文重複出現的字句卻是「他們不信」,作者似乎有意表達人性對復活事件的抗拒。這樣的不信,很真實描述了當時的門徒與跟隨者內心的想法。對照之下,也可以成為我們的提醒,幫助我們檢視對復活的主耶穌的信心。

馬可福音論及不同人物於第一現場經歷耶穌的復活時,他們都充滿驚訝,並拒絕接受事實。這顯示人性本質上難以超越舊有的經驗,並不是看見或聽見,就能接受耶穌復活了,這是信心的功課。因此14節記載,耶穌向正在吃飯的十一個使徒顯現時,責備他們,因為他們「缺少信心又頑固」。這裡的頑固,很可能指他們對耶穌的死抱持深信不疑的態度。後來,那些相信耶穌復活的門徒,在使徒行傳中則被稱為「攪亂天下」的人。對跟隨耶穌的門徒而言,相信耶穌的復活,是生命改變的關鍵。對那些目睹耶穌受難的學生來說,經歷了祂的復活大能與同在,使他們得到脫胎換骨的改變。

歷經兩三年嚴重的肺炎疫情,教會和所屬機構遇到了許多挑戰,人員流失和奉獻減少幾乎是共同的困境。而信仰體制的僵化與失去信仰熱情,似乎是讓人員流失的主因。由於教會過度關注內部的問題,以致無力向社會見證基督的大能。馬可福音這段經文,描述了不同人遇見復活之主的相同反應──不信,突顯人缺乏信心又頑固,往往受舊有經驗的限制。人唯有願意面對復活,謙卑放下自己、承認有罪,才可能改變;開啟新眼光,才能相信並經歷復活。

在台灣,不少基督徒似乎成為一種禮拜天才上教堂的身分而已,失去初代教會那種信仰熱忱,個人或信仰團體無法再展現出復活主的力量。過去的信仰前輩和宣教師,無論在社會政治的改革、醫療傳道或宣教事工的參與投入,都是在教會最困難的年代,帶來最美好的見證和影響。信心會開啟人內心的雙眼,有信心才能真正看見復活的主。這是基督徒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功課,也是宣揚復活基督的力量。復活的基督是改變我們內在生命的關鍵,讓我們懷抱信心,擁有新眼光的生命,再次在台灣社會上見證基督的復活大能。



默想:

在跟隨耶穌基督的生命歷程中,我是否真正經歷復活的主?新眼光的生命,對我的價值觀產生什麼樣的改變?

祈禱: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賜下恩典,即使有時我無法全然相信,仍求祢開啟我的眼睛,使我因為復活的主,在生命艱難的時刻能經歷祢的帶領,深知祢是以馬內利的主,願復活的主成為我生命的盼望。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

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