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新眼光首頁 > 每日新眼光列表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新眼光首頁 研經網站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70412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歷史中的啟示

參考經文:撒迦利亞書1章1~6節

我藉著我的僕人,就是那些先知,命令、警告你們的祖先;可是他們不理不睬,終於自食苦果。後來他們悔改了;他們承認我──上主、萬軍的統帥是照著我的計畫,照他們應得的,懲罰了他們。(撒迦利亞書1章6節)

高金田牧師在《否定中的肯定》一書中說到:「時間是公平的審判官,是真理和愛的考驗者。」令我印象深刻。每個人都得面對時間的考驗,當有一天面對上帝時,僕人必須向主人交帳。在時間的大河裡,我們在船上畫的生命畫冊,是色彩豐富、內容動人,或色調平淡無奇呢?

先知撒迦利亞得到上主的啟示,向經歷亡國和被擄之痛、有機會回故土重建的以色列餘民傳達信息。先知要他們回顧這段不堪歷史,明白不幸的發生是上主的旨意,是祖先的作為引起上主烈怒的結果(6節)。所以,先知力勸他們要轉向上主,上主就會轉向他們(3節)。歷史就是活生生的教訓,前人不聽先知的警告,仍過著邪惡犯罪的生活,終究自食惡果。先知撒迦利亞期待以色列人記取歷史痛苦的教訓,勿重蹈覆轍。在台灣歷史中,我們看見什麼?在台灣宣教歷史中,我們又看見什麼?這是台灣基督徒要誠實面對的重責大任。

台灣的歷史是一部尋找認同的歷史,文學家吳濁流所寫的《亞細亞的孤兒》可為代表。台灣人淪為被統治的奴隸,重要的原因是失去對台灣的認同,沒有建立台灣的主體性。要如何認同台灣?這是信仰問題。今天,表面上看到台灣民間宗教信仰興盛,但實質上,它缺少對土地認同與台灣願景的信念,無法救台灣人脫離奴才的宿命。聖經記載,上主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埃及的奴隸生活,成為擁有應許之地的拯救歷史,才是台灣人渴望的歷史經驗。

百年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開始談南北神學院合一,至今仍遙遙無期。這是合一的失敗!台北神學院改名台灣神學院、高等教育委員會的設立,是信仰前輩留下的資產,可惜我們看不到歷史真相,如今只成為表象,在位者無心,組織功能不彰,委員會形同虛設。隨著各神學院紛紛爭取政府立案,希望最後不要演變成僧多粥少、互相廝殺的窘境。

歷史是公平的審判官,是真理和愛的考驗者。要解讀歷史不是那麼簡單,每個人擁有不同的角度,但不可或缺的正是信仰的反省,因為唯有上主,才是歷史的主宰和審判者。面對歷史的殘缺,我們不能只消極地哀嘆,而是站穩信仰,勇於承擔,有所作為。期待我們在歷史畫布上,使用豐富的色調,盡情繪出神人同工的生命奇蹟。



默想:

沉思個人生命中,上主的啟示。

祈禱:

掌管歷史的上主,時間是祢賜給我的寶貴禮物。求祢賜給我敬畏祢的心,從時間裡得到智慧。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

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