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新眼光首頁 > 每日新眼光列表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新眼光首頁 研經網站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30517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迷失的信仰

參考經文:馬太福音12章9~21節

人比羊貴重多了!所以,在安息日行善是法律所允許的。(馬太福音12章12節)

畫家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 1853~1890)有一幅靜物畫作,內容是翻開的聖經、兩只燭臺和一本小說。這幅畫背後有著令人感慨的故事。

梵谷曾希望和父親一樣成為牧師,因此有一段時間他在博里納日牧養一群在礦區工作、貧窮而絕望的人。梵谷全心全意地愛他們,他融入礦區人們的生活,與他們一同受苦、一同祈禱,跟他們穿一樣的衣服、吃一樣的食物、連說話也一樣。如同保羅所說:「……在什麼樣的人當中,我就作什麼樣的人;……目的是在跟別人分享福音的好處。」(哥林多前書9章22~23節)但當時教會卻認為,梵谷有損神職人員的形象,認定他「不適任」傳教的工作。

梵谷因此受到很大傷害,覺得自己被遺棄了,那些可憐的礦區工人也被遺棄了。1885年3月,梵谷的父親過世;傷心的他畫下這幅畫:大本翻開的聖經代表上帝在他心中的份量,左拉(Emile Zola, 1840~1902)的小說是他為社會底層的吶喊,兩只熄滅的蠟燭象徵父親的死及教會對社會底層痛苦的冷漠。

耶穌想要告訴刻意刁難他的人,真實地關心需要的人,比整天繞著條例打轉更得上帝的喜悅。耶穌不避諱那些人的計算,在他們認為不適宜治病的安息日醫好了手枯萎的病人。耶穌的舉動不只衝擊那些人的信仰認知,也使我們看清信仰的本質。有時我們也不免陷在制度裡,專心在條例中斟酌,卻忽略對人的基本關懷。



默想:

信仰不要像一個被保護得很完美的骨董花瓶,貴重、好看,卻沒有一點用處;信仰倒不如像一個舊茶杯,總是漠漠付出,滋潤乾渴的人。

祈禱:

主耶穌謝謝祢,祢的話語總是帶著能力與智慧,提醒在體制中迷失的人,再次看見信仰的真諦,更提醒我不要忘卻對人的關懷。奉祢的名禱告,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

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