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新眼光首頁 > 每日新眼光列表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新眼光首頁 研經網站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30516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是束縛,還是祝福?

參考經文:馬太福音12章1~8節

聖經上說:「我要的是仁慈,不是牲祭。」假如你們真正明白這話的意思,你們就不會把無辜的人定罪。(馬太福音12章7節)

馬太福音提到,在一個安息日耶穌與門徒經過麥田。因為門徒餓了,就摘了一些麥穗來吃。結果法利賽人看見了就指責耶穌和門徒,說:「你看,你的門徒做了在安息日不准做的事!」(馬太福音12章1~2節)這裡似乎有兩個問題:「可以摘別人家的麥穗來吃嗎?」「在安息日不能做填飽肚子的事嗎?」

根據申命記的記載,「你們經過別人的麥田,可以用手摘麥穗來吃,但是不可用鐮刀去割取。」(申命記23章25節)表示一般條例允許人在經過別人的麥田時可以摘食麥穗。因此,法利賽人指責耶穌與門徒的重點應在於安息日做摘取的動作是不適宜的,不論動機是什麼,就算「肚子餓」也不能在安息日做任何事來填飽肚子。

耶穌以大衛和他的隨從在飢餓的時候曾吃了獻給上帝的供餅,以及祭司在安息日的工作,反駁法利賽人的指責。難怪耶穌曾責備法利賽人和經學教師:「他們捆紮難背的重擔擱在別人的肩膀上,自己卻不肯動一根手指頭去減輕他們的負擔。」(馬太福音23章4節)

耶穌反駁法利賽人是要突顯安息日的精神與信仰的本質。其實,規定的目的原本可能都是立意良善,讓人可以遵循;但愈來愈多的規定反而成了人的束縛與信仰的阻擋。如果只為了遵守嚴格的安息日規矩,卻沒有真實的敬拜,就失去守安息日的意義了。



默想:

我們是領人到教條之中,還是領人到上帝的面前?我們所做的是幫助人得到福音,還是阻擋了福音?

祈禱:

愛我的上帝,謝謝祢以仁慈的愛來愛我。求祢指教我,不以指責別人的軟弱或錯誤,甚至定人的罪來提升自己。使我成為福音的祝福,而不是束縛;作福音助力,而非阻力。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

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