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眼光首頁 > 每日新眼光列表 |
|
|
聖經學者威廉‧巴克萊(William Barclay)說:「基督教的要義就是忠於基督,而這效忠要在所有一切之上,所以,分裂是無可避免的。」
當馬丁‧路德於1517年在威丁堡張貼95條論點,反對羅馬教廷販售贖罪券起,宗教改革便進入一個新的旅程。1521年在沃木斯議會大廳,面對羅馬帝國皇帝與教會代表要脅的馬丁‧路德,本著信仰良知,面無懼色地說:「這就是我的立場,我別無選擇!上帝幫助我,阿們!」忠實於上主的他說:「如果我在最後審判中面對上帝,以及面對你們時沒有這種確定性,那麼我就知道我的信心是徒勞的。」路德選擇站在上主這邊。
路加福音十二章49節開始,主耶穌表明自己來到世上的使命是點燃烽火。每一個人面對上主的審判與十字架的救恩時,都必須有所抉擇。耶穌的出現,為人的生命帶來生與死的分界點。耶穌對門徒的最終宣告乃是「我並不是帶來和平,而是帶來分裂。」(路加福音十二章51節b)意即那些歸向耶穌的人必和拒絕耶穌的人起相爭。對當時那些跟隨耶穌的群眾而言,雖然他們精通從天象雲彩預測氣候的變化,卻對耶穌的出現即將帶來的審判毫無知悉,遑論信仰生命的抉擇。
台語聖詩321首(新聖詩468首)第一節歌詞說:「萬國萬人攏有一次,決心歸主是應該,真假善惡時常鬥爭,到底你倚何一傍?遠大目標重新立志,定你亨通抑衰微,你所揀選趕緊決定,欲站黑暗抑光明。」使徒約翰則提醒:「不要愛世界,或任何屬世的東西。如果你們愛世界,你們就沒有愛天父的心。……這世界和一切屬世的慾望都正在消逝;但是,實行上帝旨意的人要永遠生存。」(約翰壹書二章15~17節)
|
|
|
默想:
我是否曾面臨過信仰生命中重要的抉擇時刻?
祈禱:
求主帶領我一生,堅定信仰的腳步,忠貞地事奉祢。阿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