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新眼光首頁 > 每日新眼光列表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新眼光首頁 研經網站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00723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將得救的人加給我們

參考經文:使徒行傳二章42~47節

他們專心向使徒們領教,參加團契生活,分享愛筵,一起禱告。(使徒行傳二章42節)

常聽到牧者抱怨:「教會信徒有如行屍走肉,毫無信仰生命可言。他們的肉體雖然活著,但靈命早已死去,教會成了『納骨塔教會』。」也有許多信徒批評牧者說:「教會牧者沒有信仰生命的見證,講壇變成了墓園,死人站在講台上講道。」如此光景,早在19世紀就被英國佈道家司布真牧師看見,他說:「我確實在某些教會中,看到死人站在講台上講道,並有一群死人坐著聽道。」換句話說,無論是牧者或信徒,已沒有靈命可言,教會缺乏屬靈的生命和能力,如墓園般一片死寂,了無生氣。

缺乏屬靈生命和能力的教會,有如「死」的信徒所組成,由「死」的牧者帶領。換句話說,教會牧者和信徒若無法藉著基督領受屬靈的生命,便無法建立基督的身體,來榮神益人。聖經上說:「他們專心向使徒們領教,參加團契生活,分享愛筵,一起禱告。使徒們行了許多神蹟奇事;人人都因此起了敬畏的心。全體信徒繼續在一起過團契的生活,所有的東西大家公用……。」這是多麼令人稱羡的教會生活。

從這段經文,讓我們看到初代教會的信仰生活模式,可謂典型的教會模式。當然,因著時代的改變與社會的發展,這種教會生活模式不一定適合現今21世紀的人遵循。但其中的「同心、合一、分享、和睦、敬畏」的信仰精神,卻值得我們效法。目前,多數教會雖普遍實施「愛餐」來促進信徒的關係,但同心、合一、分享、和睦、敬畏的教會生活模式,仍需整全來發展,好讓救主耶穌將得救的人加添給我們。


默想:

我屬靈生命的光景如何?屬靈的能力又如何?有團契生活嗎?

祈禱:

生命的主,我感謝祢,盼望從我開始,用禱告把我與上主的關係緊緊地相連在一起,也用禱告把人的心緊扣在一起,共同分享美好的團契生活。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

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