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新眼光首頁 > 每日新眼光列表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新眼光首頁 研經網站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091009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同甘共苦

參考經文:哥林多前書十二章21~26節

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哥林多前書十二章26節)

一位牧師的孩子拒絕再上教會做禮拜,原因是他認為教會的弟兄姊妹只是例行地、虛偽地在教會進行一連串的社交活動;表面上噓寒問暖,私底下互相攻擊、圖謀私利。他看不慣這種現象,選擇離開教會。

一首詩歌提到,「分享的快樂加倍地多,分擔的痛苦格外地輕」,將教會生活描述得無限美好;信徒同甘共苦,以愛為根基彼此幫助建造。教會像是一個充滿愛與關懷的團體,真是人間樂園,讓人捨不得離開。

同樣是教會生活,卻有不同的表述。我們深知人無法脫離群體而生活,因為彼此間有一種依存關係,個人必須提供某一方面的服務,並且接受從他人所提供多方面的服務。然而,群體生活並不容易,除了合作之外,也因為人的本性衍生出競爭、忌妒、傷害等行為;教會是人的群體,同樣也會產生問題。

保羅看清教會的負面現象,為此他強調基督是教會的頭,教會的信徒是肢體,肢體要彼此愛惜不能互相攻擊。這說明了教會生活必須放下自我中心的觀念,各種作為不能我行我素;一旦如此,必定導致教會的危機。此外,教會信徒之間要學習同甘共苦的精神;透過分享與愛,使信徒在生命經驗中產生交流,互相欣賞學習、幫補缺漏。

教會不是活動中心,不需要為提供社交活動而存在,更不是利益團體,而是一個實踐信仰生活的地方。透過教會生活,我們在學習從罪惡悔改,彼此服事,雖不完美,卻願意在信仰追求的路上同甘共苦,一起學習基督的樣式。


默想:

我的教會生活如何?享受或是忍受?這段聖經要我如何改進?

祈禱:

主耶穌!祢是教會的頭,我願意降伏祢的指示,與弟兄姊妹彼此同工建造,共同學習彼此相愛的生活。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

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