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論古今,巴底買都是個社會底層的弱勢者。他不但是個盲人,還是討飯的乞丐;他是經濟與身體機能的雙重弱勢,或被歧視者。這樣的人,在社會被投注的眼光很少是正面的。而這些人,也會從自己的處境,以自己的眼光來看社會,甚至世界。通常,都不會是我們的眼光。耶穌遇到一個這樣的人,一個請求祂憐憫與醫治的弱勢者。就在這個可憐人高聲榮耀耶穌(稱耶穌為大衛的子孫)時,有另一群人,自認最了解耶穌──他們的老師──的門徒,卻想要制止他。門徒以自己的立場與眼光判斷,巴底買的出現無疑擾亂了耶穌(或者應該說,是他們既定的行程與目的)。門徒看不見有什麼地方值得老師停下腳步來。
幸好,耶穌的眼光不像門徒。耶穌看到了門徒與跟隨祂的人尚未發掘的事,使祂停下腳步。耶穌問盲人,自己可以為他做什麼?「老師,我要能看見!」盲人的回答直接又有力,毫不疑惑。一個眼盲的社會底層者,竟有如此犀利的洞察眼光,讓站在他面前的耶穌也感到驚訝:竟然有這大的信心?相對於耶穌的門徒與跟隨者,他們的眼光實在比不上這個眼盲的乞丐。「去吧!你的信心治好你了。」耶穌說。
偏見、私慾、驕傲與冷漠,有時讓我們看不到耶穌想要我們看的。肉體的眼睛正常,並不表示心靈的眼睛是明亮的。盲人肉體的眼睛雖然喪失功能,但心靈的眼睛卻十分雪亮。盲人看出耶穌真正的價值,正好對照出那些肉眼正常,卻宛如盲人般的門徒與其他人。
|
|
|
默想:
什麼樣的情況,會讓我失去以耶穌基督的眼光看世界?為什麼心靈的盲目比肉眼的盲目更需要關注?
祈禱:
榮耀的上帝,懇求讓我心靈明亮,能看見真理的光亮,也懇求祢真理的亮光,照明我內心的黑暗。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