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新眼光首頁 > 每日新眼光列表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新眼光首頁 研經網站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080411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信心的禱告

參考經文:雅各書五章13-18節

你們要互相認罪,彼此代禱,使你們得醫治。義人的禱告有很大的功效。(雅各書五章16節)

在台灣早期宣教史上,醫療傳道是教會擴展的重要方式。早期來台的宣教師中,大都是男性扮演這個角色。伊利沙白是個異數,在民風純樸、婦女受傳統束縛的年代,上帝讓她成為醫生,委身於台灣的醫療傳道。

是醫生也是牧師娘的她,與同為醫生的丈夫宋忠堅牧師,在南台灣的城鄉藉著醫療傳道讓不少人病得醫治,且得到眾人的敬愛。另外,她在從事醫療傳道過程中,特別關心婦女醫療事工。雖未能如願設立婦人病院,她仍不辭辛勞的到處醫病,不分晝夜的為人接生。在她細心溫柔的關照下,減輕病人身體的病痛,安慰因病痛受傷的心靈。1900年,伊利沙白在走訪高雄木柵途中不幸染病,隔年一月不治蒙主恩召,享年37歲。今天,我們不僅要記念她的生日,更要記念她愛上帝也愛人的心──在她短暫的生命中,盡心竭力善用上帝給她的恩賜,獻身關懷病人的服事。

在今天的經文中,我們看見初代教會一個特性,就是成為醫治的教會。雅各認為,無論我們當中有痛苦、喜樂或害病的人,教會的信徒都有責任為他禱告。但他也強調,禱告若非出於信心,就不能得到醫治。人唯有與上帝建立和好的關係,才能從各樣的病症中恢復健康。

願我們學習用信心領受上帝的恩賜,並透過醫治的話語──禱告,讓人在基督的生命裡重生;這樣,我們才能建立:「互相認罪,彼此代禱」的生活,不斷地經歷基督的大能,看見上帝的榮耀,生命的奇蹟。


默想:

我是否善用上帝給我的恩賜,不妄自尊大,凡事謙卑服事主,並將榮耀歸給主?

祈禱:

主啊!我相信祢是大能的醫生,我若能承認自己的過錯,祢是信實和公義的主,必要赦免我的罪,洗淨我一切的不義。奉主名禱告,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

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