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眼光首頁 > 每日新眼光列表 |
|
不當信仰的草莓族
|
參考經文:《
彼得前書四章1~5節
》
既然基督在肉體上受苦,你們也應該用同樣的意志裝備自己,因為在肉體上受過苦的人已經跟罪惡絕緣。(彼得前書四章1節)
|
|
|
在過去經濟不好的時代,常可聽到人用「吃苦當做吃補」來彼此勉勵,家長也會訓練孩子吃苦,吃苦儼然被視為人成長之路的必修課。然而,現在民生富裕,人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孩子卻被過度保護,對岸的中國有所謂的「小太陽」,台灣有所謂的「草莓族」問題。
去年暑假,在中國,當許多孩子被送去補習班,卻有另一群家長反其道而行,花錢送孩子參加「吃苦教育訓練營」,為要讓孩子在挫折中受鍛鍊,變得堅強獨立,去除嬌縱懶惰習性。在台灣,則有一群家長、老師帶領孩子參加世界展望會所舉辦的飢餓三十體驗營,讓他們從中體會貧窮與飢餓的影響。
過去因為吃苦是不可避免的經歷,沒人想到吃苦也算是教育的一環。當孩子的容挫力不足時,家長們才開始將「吃苦教育」納入。信仰的生命成長,亦需在挫折中受鍛鍊。在台灣的基督徒,其實有嚴重的「草莓問題」。外表光鮮亮麗,卻禁不起碰撞。我們禱告多是為自己的好處求,即使是為社會國家祈求,也是出於己利。當遇到不順遂,就像以色列人一樣,雖經歷過神蹟離開埃及,一遇到挫折就忘記上帝的恩典與帶領,開始埋怨上帝。相反地,許多去信仰被逼迫地區短宣的基督徒,回來紛紛表示,驚訝當地基督徒的禱告是:「主啊!我怎樣為作見證、榮耀。」
「既然基督在肉體上受苦,你們也應該用同樣的意志裝備自己。」讓我們學習在信仰上做個「芭樂」:便宜、營養價值高、強硬、抗壓性強;而不當「草莓」:難以承擔壓力、好逸惡勞、缺乏團隊精神、不重視長遠打算,感覺不對,就隨時走人。
|
|
|
默想:
吃苦是教育的一環,也是信仰的經歷之一。
祈禱:
主,求祢讓我們學習在信仰上做個「芭樂」,便宜、營養價值高、強硬、抗壓性強,而不要成為容易受挫折的「草莓」。阿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