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新眼光首頁 > 每日新眼光列表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新眼光首頁 研經網站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250425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永無止盡的追尋

參考經文:雅歌3章1~11節

3:1 我夜夜躺在床上,夢見我的愛人;我尋找他,卻找不著。 2 我走遍市區,穿越大街小巷;我尋找我的愛人,我尋找,卻找不到他。 3 城裏巡邏的守夜者遇見了我,我問他們:你們遇見我的愛人沒有? 4 我一離開他們,就找到了他。我拉住他,不讓他走,直到我領他進我母親的家,到我出生的那房間。 5 耶路撒冷的女子們哪,請答應我,指著羚羊和母鹿發誓,你們不吵醒我們,不干擾我們的愛情。 6 (新娘)那從曠野上來,好像煙柱,用商人販賣的乳香和沒藥薰染的,是甚麼呢? 7 看哪,那是所羅門的車子,有六十名兵士護衛著,都是以色列最優秀的勇士。 8 他們都擅長劍術;他們能征慣戰。個個手上拿著利劍,防備夜間的襲擊。 9 所羅門王用黎巴嫩木,為自己製造車子。 10 御車的柱子用銀包裹,上面有金線的刺繡;坐墊用紫色料子製成,是耶路撒冷女子們用愛情織成的。 11 錫安的女子們哪,來看所羅門王。他頭上戴著冠冕,是他成婚之日,他興奮快樂的那一天,他母親替他戴上的。[新郎]

在《福音神學詞典》(Evangelical Dictionary of Theology)中,對「寓言」的解釋是:「一種流行的文學形式,其中的故事指向某個隱藏的或有象徵性的平行意義。故事中的某些元素,如人、事、物、事件等,指向另一境界或意義層面的相應元素。」而在解經傳統中,「寓意式解經」也是用來解釋雅歌經文意義的一種流派。

詩歌體裁的作品,往往帶有隱喻、象徵、幻想、跳躍的情節、荒誕的意象,例如今日的經文中,描述出戀愛女子夜夜深陷於相思的困境,幻夢中的她,披著夜色四處倉皇地尋找失蹤的伴侶,逢人就打聽,卻遍尋不著,其焦急不言而喻。而猶太人用來解釋與翻譯律法書的《他爾根》(Targum)則這樣解讀今日的經文:「當以色列人看見上帝的臨在已經離開,他們好像被放逐在黑暗中,他們在黑夜中尋找,但遍尋不著。然後以色列的孩子們彼此對說:『我們起來繞著摩西所搭的帳篷走吧!去尋找那已離開我們的,神聖的臨在。』他們繞著城市、街道和廣場,但找不著。」

認識上主是一場永無止盡的追尋,因為無論我們是第幾代信徒,或是信主多年,參加過無數聚會、讀過許多屬靈書籍,聖經也讀了好幾遍,我們都無法宣稱自己全然認識上主。因為上主奇妙無比,超越了我們淺薄的見識和想像。因此,信仰應該是動態的,必須不斷向前,一方面追尋上主,一方面經歷上主的引領,並在過程中緊緊握住上主的手。如同巴克禮台漢本對雅歌3章4節上半句的翻譯:「我離開𪜶無偌遠就抵著我的心所疼者。我擒伊,呣互伊去。」經文用「擒」字,展現出尋道者的執著和決心,如擒抱般用力,也顯示上主在其心中何等寶貴,就如值得人戮力追尋的愛情。

丹麥的基督教哲學家齊克果曾在他的日記寫道:「真正需要釐清的,是那些應該做的事;真正重要的,是去尋找一個目標,是上主希望我去做的──那些對我而言是真理的真理,是可以為之生、為之死的。」身為基督徒的我們,不妨也自問一個問題:「我是否找到了那個可以為之生、為之死的真理?」相信一切的答案,都在每個尋找真道的路途中,在上主所啟示的聖經裡,在每個與上主親近的祈禱裡,也在每個立志與上主同行、活在上主光中的日子裡。縱然尋找真理的過程,會有撲空、失望的時候,但只要動身起行,我們就必找著。



默想:

我是否走在追尋上主的路上?

祈禱:

感謝上主,縱然追尋的路途遙遠,但祢已賞賜恩典,讓我得以尋見祢。願祢親自吸引我快跑跟隨祢,使我在更認識祢的同時,活出美好的生命,並彰顯祢的榮耀。奉主的名求,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

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