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75期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永遠的黨外?
字級調整:

特稿
詩歌敬拜與詩歌創作
敬拜讚美的流行,讓許多傳統教會經歷革命性的變化,不論是詩歌的取材或是敬拜的程序,都使教會會友在崇拜上面臨選擇。盼望從專業的教會音樂家~簡英材博士的分享中來彼此學習。
關鍵字:
作者/簡英材 (新竹聖經學院教會音樂專任副教授)
記錄者/鍾淑惠 (新竹大專學生中心工作者)
一、 現代詩歌與傳統詩歌的差異或分界點為何?

R:所謂的傳統詩歌和現代詩歌是指聖詩和短歌。從詩歌的內容跟體裁來講,它們的差別並不大;不過與整個時代背景相關,所以在表達上有所不同。
第一,主題信息同樣是講三位一體的上帝。但一般來講聖詩是唱關於上帝(Sing about God)的事情,短歌是直接唱給上帝(Sing to God)的歌。目前台灣的聖詩大都採用十九世紀的福音詩歌。福音詩歌的基本概念是要介紹耶穌,所以是講我認識的誰,我跟他有什麼關係。相對的敬拜讚美的短歌,Sing to God是說:「我敬拜你,我愛你,我尊崇你」,是很直接的。
第二個是主題性的概念,在傳統敬拜的主題性概念和文化,比較不強調個人,較多強調群體。相對的敬拜讚美的短歌,自我意識較強,強調我跟上帝之間的關係,歌詞中較少用『我們』。
第三是音樂的層面。首先,音樂會反應時代。西元七百年到一千九百多年的詩歌,從葛立果聖歌到馬丁路德改教的詩歌,約翰查理衛斯理的詩歌,一直到慕迪桑迪他們佈道型態的詩歌,再到YMCA的青年會詩歌,黑人靈歌,帳棚詩歌和美國主日學的詩歌等。由此概念看來,音樂很明顯和當時候的背景是很親密的結合。
如果我們現在聽一百年前的歌曲,可能覺得很枯燥,但卻是當時候很流行、很自然的歌曲。敬拜讚美的短歌,是以現在的時代性為出發點來寫的。縱使要刻意模仿古時候的歌,寫出來的語法和概念很自然的會以現在常用溝通的方式
總之,在音樂上很明顯的是聖詩反應作詞、曲者的時代,是比較古典,比較傳統的概念。而敬拜讚美的短歌,跟我們現代的概念是息息相關。
第二部分是音樂的質數。一般來講,現代詩歌的旋律跟和聲就跟以前的概念是不一樣的。聖詩常常在一個小節裡就要換好幾個和弦,例如聖詩中『聖哉聖哉』,從頭到尾就有二十幾個和弦。而敬拜讚美的短歌,可能一、兩個小節只換一、兩次和弦,整首歌可能只用了五、六個和弦。另外是在旋律上的不同。聖詩的旋律比較具有挑戰性,它的音層、音域需要較多聲樂表達的概念,相對的敬拜讚美的短歌是用比較口語化的旋律。
再者是節奏。聖詩的節奏基本上比較四平八穩,中規中矩;相對的,短歌的節奏與現代歌曲有較多的結合,也有比較多不同類型的變化。所以敬拜讚美的短歌,邊拍手邊跳邊唱比較容易,而聖詩的頻率就非常有限。
以上是大致上的分野,並非絕對。歌詞的神學取向也不是那麼絕對。聖詩的神學思想和教導很明顯,通常一首歌的四節歌詞裡,就可以把神學概念講得非常完整。馬丁路德改教的時候,寫一首詩歌『主是我千古寶藏』,就是用歌詞和音樂來表明他的神學立場。
現在的短歌歌詞通常只有一節,所以就只講很簡單的信仰概念,比較多個人的情感和個人的抒發。從整體而言,詩歌沒有絕對的。有一個比喻這樣說,聖詩像天上的星星,有一點遙遠,但就在那裡放光明,即使不是很亮;而短歌的感覺像特別節日所放的煙火,來的快去的也快,它光亮的過程是燦爛的。
我喜歡把聖詩比喻成研磨咖啡,從咖啡豆到粉末,整個過程比較細膩;短歌的感覺比較像即溶咖啡,跟我們的時代有關,馬上背起來,馬上學就可以唱。最後一提的是唱聖詩的人多少要有受過音樂教育,比較屬於成人的類型。短歌則比較老少咸宜。彈聖詩的人,在音樂程度和技術上要有一定的水準裝備;短歌只要會彈幾個伴奏就可以。

二、 現代詩歌創作的人和團體越來越多,我們應該有什麼樣的反省或是注意哪些事項?

R:整個詩歌創作,需要QC,就是Quality Control,品管。創作的概念是好的,但就像交通管理一樣。假如百家齊放,所有的人都出來,但是都沒有人指揮交通,就會很亂,然後層次參差不齊。
今天任何一個人寫一首歌,只要有足夠的管道,就可以出一片CD。但是過程中,並沒有人去做評估,歌跟詞的搭配是否恰當等。假如一個人完全沒有學過音樂,就靠他的感動寫出來,或許他還有成長跟修正的空間,但誰去做?目前,似乎沒有人做。
現在是流行文化、消費者主導的文化,所以不管歌詞寫的好不好,也不管歌詞和歌曲的配合度如何,就是哪一首歌大家聽了很喜歡,CD又賣的很好,儼然就會成為一個流行。
當成為流行之後,他就成為一個標準。但是這個標準不是是非好壞的標準,而是以流行不流行,賣的多少來做標準。現在整個時代的文化是一個自由的,符合群眾的一個時代,整個市場不管學者專家的眼光,整個趨勢就是會往這個方向走。
我想有兩個方面要提醒,一個是已經在寫,在出版的人,要繼續接受裝備。不管是作詞或作曲。另一個方面,有專業訓練的音樂家、文學家甚至神學家,要主動來寫。從聖詩的角度來講,非常多是由傳道人寫歌詞,再交給音樂家作曲。馬丁路德就是一個專門寫歌詞,而有一個音樂家專門幫他譜曲。加爾文也是,他出詠唱詩篇的時候他作詞,然後交由音樂家譜曲的。這樣的情況在我們現在並不多見。現在短歌的文化,歌曲不是屬於專業的人的或是有特殊訓練的人才寫出來的,而是屬於會眾的詩歌,是來自會眾不是來自特殊專業。
這是這個時代的背景。我想不是專業的,可以寫出歌來,到一個程度,是可以繼續學習。相對的專業學者都不寫,也講不過去,我想需要兩方面的平衡吧!

三、 請問您對老歌新唱的看法?

R:要變化或更改一首歌的風格,不應該為了變化而變化,應該要有目的,要有充分的理由。實際上在每一個領詩者,如何把詩歌的內容和深度表達出來必須對作詞、曲者的背景有一個程度上的瞭解。傳統的東西,不明白,隨意改變就沒有意義了,而且會很奇怪。
另外一方面,就是並不能百分之百原封不動的套用,要注意消化和整合的過程。有些東西需要有學習和交通的管道,包括寫詩歌。就好像我們成長的過程,在學校裡面寫作文那樣。相同的意念,老師稍微修改一下就變成『神和眾人都看為美好』。
另外一個現象,就是創作跟學習都要有一個模仿的對象。從世俗的觀念來講,我們會說他的英雄是誰?從教育的觀點來講,就是他的屬靈老師是誰?因為跟怎樣的老師,出來大概就是怎樣。從這個角度來講,教育的需要和迫切是刻不容緩的。
另外一個角度就是,教育跟學習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目的。許多教會都要有青年崇拜,可是我們有一個基本的目標跟方向嗎?是否有哪一個教會的青年崇拜的方式、表達或流程是我們可以阿們覺得好的。我要強調目標導向的概念,就是說我們要做一件事情,並不是馬上要得到很高的效果。我們可以訂一個目標,之後做一個簡單的評估跟檢討,然後從這個階段進到那一個我們要達到目標。敬拜讚美的方式,和傳統敬拜都有這樣的危機。
比如參加詩班,從一個角度來講,詩班能表現出它的目的,因為節慶都要唱清唱劇,之前都要加緊練習。唱那麼多清唱劇,可以從音樂、歌詞上面得學習。實際上來講,假如事奉沒有一個更清楚的目標導向,就不會覺得甘甜,只會覺得做事交差。目標導向是指程度的目標導向,品管的目標導向。
剛開始,很多東西都還不熟,沒關係,但是必須知道目標是什麼,就會影響做事情的方式。在教會我們有主日學或團契教怎麼讀聖經。但是在音樂跟敬拜上面的教導,並不明確。
有時候會覺得,講來講去,唱來唱去都是同樣的東西,沒有成長。這個是一個影響我們實際上運作的重要因素。帶領的人越進步,會眾就會越進步;相對的,帶頭的人一停,後面的人就會停擺。
有些教會可能在一年之後要開始青年崇拜,這一年,就開始徵召,開始做計畫,開始做訓練學習,請老師來加強訓練等。一年以後開始,就達到基本的水準。有些教會覺得想那麼多都不敢做,先做再說。但還是要考慮實際上的需要,或整體裝備訓練的需要,這樣設想比較完整的時候,事奉本身就比較不會那麼辛苦,每個人在當中就都會有享受的機會。
同作者相關文章:
詩歌敬拜與詩歌創作 (第 75 期)
二重埔教會的社區工作 (第 76 期)
詩歌敬拜與詩歌創作 (第 75 期)
比翼雙飛 (第 60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75 期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永遠的黨外? (68-71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75期  2003年  4月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永遠的黨外? 75
本期主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永遠的黨外?
發行日期:2003/4/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目錄s/
樹豆湯s
編者的話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政治關係
永遠跟人民站在一起
宗教與政治的『愛恨情仇』--淺談台灣宗教團體和政黨的關係
由政黨輪替論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民進黨之關係
認同與合一:基督教信仰與台灣的未來
門諾會本地初期的傳道者--翁頂傳道
深夜四點:你怎麼還掛在這裡?
文化與藝術
大安教會在馬拉威的宣教服務事工
上帝與人關係的橋樑 - 信心
外遇的緣起
「喊台獨」之外──長老教會政治關懷的演變
台灣獨立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基本教義嗎?
奇異恩典----懷念---王福慶長老
走非拉鐵非教會的路
詩歌敬拜與詩歌創作
傳道人的溝通
我的音樂學習經驗
我的生命見證分享
我的球s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