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75期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永遠的黨外? |
|
|
厝邊頭尾 |
大安教會在馬拉威的宣教服務事工 |
他們非常清楚自己在物質上的貧窮,但他們更在意的是在精神上是否已經富足了:這對我們而言確實是一種啟發。 |
關鍵字: |
作者/羅聯昇
(台北大安教會主任牧師)
|
|
|
馬拉威共和國 馬拉威共和國(Republic of Malawi)是位於非洲東南部,馬拉威湖西岸的內陸高原國,西積約118,500平方公里,人口約1000萬,與台灣有正式邦交。首都里隆威(Lilongwe,人口約60萬)位於國境中部,也是台北市政府締結的姐妹市之一。
十六世紀時有馬拉威王國,1850年宣教士李文斯頓(Dr. Livingstone)探險後才逐漸廣為世人知曉,並於1891年成為英國保護的領地,1964年成為獨立國。公共語言為英語及齊切瓦語,主要產業是農業。 馬拉威曾經聯合國評定為世界第八貧窮國家,國民年所得不足500美元,醫療水準落後,愛滋病曼延情況嚴重,人口平均年齡不到48歲。但馬拉威人民卻和善純樸、樂天知命,並已贏得「非洲溫暖之心」(The Warm Heart of Africa)的國際美譽!
由1995年,前總會議長吳和隆牧師及時任傳道幹事的羅榮光牧師往訪後,近年來有密切的往來。特別由於大安教會的推動,已與可馬大會建立親蜜關係。總委會今年1月已決議:研議與馬拉威可馬大會建立宣教合作關係。該大會現有會員數約80萬人(會友人數繼續增加中),有116間教會(每間教會會友平均5,000人),13個中會,約110位牧師。
可馬大會為中非長老教會(CCAP)五個大會之一,其餘四個大會為尚比亞大會(在尚比亞國內)。辛巴威大會(在辛巴威國內),李文斯頓尼亞大會(馬拉威共和國北部地區)和布蘭泰大會(馬拉威共和國南部地區)。可馬大會則在馬拉威共和國中部。首都里隆威在其教區內。
大安教會的馬拉威事工始於1996年的本人擔任總會議長時的往訪,當時帶一位經營建築的林應隆執事隨行。為要了解吳和隆牧師及羅榮光牧師所報告的「許多禮拜堂牆壁建好,但沒錢蓋屋頂」的狀況。兩年後,趁著開設南非約堡大安教會駐在約堡四個月的期間,帶著另一位建築師李鴻政執事前往馬拉威。在首都里隆威為可馬大會的堅薩教會支會,完成佔地逾200坪的教堂的屋頂工程。
非洲溫暖之心 次年(1999年),在本教會慶祝設教40週年慶典期間,邀請了4位可馬教會的代表(大會議長、書記、總幹事及堅薩教會長老)來台作為期三週的訪問,同時出席總會的通常議會。
翌年(2000年)年初,本教會派遣第一支15人的工作隊(短宣隊)前往可馬大會訪問及作工。2001年派遣第2支16人的短宣隊。2002年配合北部台灣宣教130週年紀念事工,派遣第3支9人的短宣隊,在馬拉威可馬大會所屬教會做醫療服務,教育營會,電腦及音樂教學,每到一處都獲得極大的回應。可馬大會的教會領袖及各教會的牧長,都給我們極力的配合。
有感於非洲人民的優美且特殊的歌唱天賦。本教會於2000年12月邀請馬拉威兒童及學院合唱團35人來台巡迴演唱。31天之中走遍全島,共演出38場次,聽眾逾12,000人。當時也在馬偕醫院120週年感恩禮拜中獻詩,有幸與陳水扁總統見面握手及合照。
為了準備合唱團的來演,本會於當年8月中,派遣專業工作隊前往馬拉威預先進行錄音及攝影工作,回國後完成「非洲溫暖之心」的錄影帶(現已製成D.V.D)及「原野的呼聲」錄音帶及CD。
為了能給予可馬大會有效的援助及促進教會間的情誼,本教會於2002年10月邀請可馬大會的新任總幹事卡瓦利牧師來台,作為期3個月的訪問及進修在台南神學院修習課程,在總會事務所實習各委員會事工,並在本會學習電腦。由此,促成了總會決定建立宣教伙伴關係。此外,馬偕醫院及真理大學都樂意伸出援手,提供幫助。這些幫助相信將在近期內實現。
特別令人鼓勵的是:七星中會今年春季議會已決定在馬拉威首都里隆威設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服務中心」,並派遣宣教義工長期駐守該中心以執行對可馬大會的宣教及服務工作。
今年7月初,計劃將有數個團隊前往馬拉威,為馬拉威人打造新希望。有宣教服務中心的宣教志工,約5~10人(其中真理大學電腦教師及技師3人)。有短期宣教工作隊約20~30人。有個為馬拉威孤兒建立職業訓練學校籌募基金,邀請台灣各教會聖歌隊員組成的合唱團,前往該國巡迴演唱。還有純粹為體驗馬拉威原始生活,欣賞非洲蠻荒風光的觀光旅行團。如果,有意參與今年暑期的團隊,請儘速與台北大安教會聯絡。
凡到過馬拉威的人,相信都會對二件事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是他們的貧窮,一是他們藉歌舞所表達出來的樂天性格!
向造物主熱情的禮讚 貧窮所代表的不僅是國民年所得低落而已,更代表了教育不普及、營養不良、疾病的侵害和基本食衣住行生活條件不足等的生存問題。稀奇的是,在如此不佳的生存環境下,馬拉威人民卻有著天國子民般的和善個性和安貧樂道精神。社會治安良好、犯罪率低,讓許多先進的國家也望塵莫及。而在與他們的對話中更可以發現,他們非常清楚自己在物質上的貧窮,但他們更在意的是在精神上是否已經富足了:這對我們而言確實是一種啟發。
誠然,台灣的教會近年來以普世教會關係的立場曾提供了一些物質協助;然而,我們從馬拉威教會和人民的身上也學習了一些重要的功課:如面對生活苦難坦然自若的態度,對生命的歌頌以及向造物主熱情的禮讚;這些是他們生活裡極自然的一部份,但對未經貧窮之苦的我們來說卻是令人敬佩的德性。因此,就我們曾經在馬拉威和他們一起生活過的人而言,馬拉威人民的精神,或多或多少都讓我們再一次地重新評估自己的生命價值觀!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大安教會在馬拉威的宣教服務事工 (第 75 期)
|
|
|
|
|
|
|
|
|
|
轉寄給好友分享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