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63期 長老教會講華語嘛會通——長老教會增設華語禮拜之探析 |
|
|
本期主題 |
忠孝路教會華語禮拜 |
|
關鍵字: |
作者/王武聰
(現為台中忠孝路基督長老教會主任牧師)
|
|
|
※ 如何開始? 1995年時,十點的主日禮拜人數已達飽和,必須分場禮拜以突破增長的瓶頸,於是於1996年1月開始,再增加一場早場禮拜,時間為八點至九點二十分,至於使用華語,我們沒有傳統意識形態的考量,只考慮到福音市場的需要。在我們的社會有許多人習慣說、聽華語,甚至我們的子女對於台語講道都無法完全的領受,因此再增一場禮拜,自然就使用華語。總之,我們開始華語禮拜有兩個原因:一、分散已達飽和的台語禮拜人數;二、滿足華語福音市場的需要。
※ 會友的參與 華語禮拜至今已進行五年,前兩年平均聚會人數四十至五十人,1998-1999年平均聚會人數七十至八十人,2000年平均聚會人數九十至一一○人。前兩年華語禮拜是早上八點半開始,我們極力鼓勵參加十點台語禮拜的人疏散至第一場華語禮拜,但成效不佳。大多數人還是習慣十點的台語禮拜,而鼓勵年輕人參加華語禮拜,卻又因八點半太早起不來。因此,前兩年人數一直無法突破,於是在1998年我們調整時間,第一場華語禮拜改九點至十點二十分,第二場台語禮拜改十點半至十二點,情形有些改變,人數開始慢慢增加。如果將華語禮拜和台語禮拜時間對調,相信華語禮拜的人數會增長的更快,只是礙於台語禮拜時間改至九點的時機尚未成熟。
※ 參與的年齡層 參加華語禮拜的年齡層屬中年和青少年,大約各佔一半。青少年當然是因較習慣聽華語,而中年人則是屬於要參加早場禮拜的人,這些中年人對於語言沒有任何的偏好,當然,目前的華語禮拜也漸漸吸引了完全聽不懂台語的人了。
※ 任職的同工 目前禮拜服事的同工不是長執,而是由參加華語禮拜的兄姐輪流服事。今年我們才組成華語禮拜的同工群,推派一位牧師、兩位長執和五位同工組成。
※ 信徒的互動 由台語禮拜轉參加華語禮拜的信徒,與原來台語禮拜信徒藉團契、小組還有互動,至於新來的則沒有。事實上,華語與台語禮拜的信徒也不見得需要有交集,不必然要有互動。只要他們有小組或團契生活就夠了。因此,今年我們有一位牧師專責華語禮拜信徒的牧養工作,盼能積極發展小組。也在華語禮拜後開辦華語主日學,好任華語禮拜的兄姐有造就與互動。至於資源運用沒有什麼衝突,反而能開發出更多的資源,也讓更多人有參與服事的機會。
※ 禮拜的形式 華語禮拜沒有傳統的繁文縟節,一開始由牧師帶領會眾宣告(宣讀一段經文),緊接著敬拜讚美二十至二十五分鐘,之後由牧師藉著請安、介紹、報告,與會眾有一段互動的時間。接著讀經、證道、回應詩歌,帶入決志、禱告,然後奉獻、頌榮、結束。其實,我們的台語禮拜也漸漸變成這種形式。
※ 人數的增長 按目前的增長,我們預定2001年的目標一五○人,2002年二○○人,2003年二六○人,屆時將坐滿整個禮拜堂,這也是目前第二場台語禮拜的人數。(註:目前我們教會有四場主日禮拜,因第二場禮拜一直在飽和狀態,因此,2000年又分一部分屬中年、社青年齡層的到蒙恩中心聚會,另一場是晚上。)
※ 未來的展望 這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福音必須滿足各階層、各年齡層、各種語言的需要,因此,我們教會除台語、華語禮拜外,亦將傳統兒童主日學轉型為兒童禮拜,兒童禮拜之後再分兒童小組,有專任的牧者負責。此外,今年亦開始每月一次的週末青少年禮拜,並且預定明年開始英語禮拜。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忠孝路教會華語禮拜 (第 63 期)
|
|
|
|
|
|
|
|
|
|
轉寄給好友分享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