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50期 台灣主權獨立嗎?
字級調整:

信仰.生活
一位神學生的信仰之旅——廿八歲的懺悔錄
關鍵字:
作者/朱潔芳 (台灣神學院神學研究所三年級學生。)
一、出生(記號)
  出生那一年,四哥在醫院過逝,期間一對芬蘭籍宣教師夫婦陪伴父母度過這段難熬的日子,他們的愛心深深感動父母。哥哥過逝後,父母開始去教會聽道理。深刻印象是,母親談起祖父母的不諒解;阿媽的反應尤為激烈,爸爸被趕出家族,理由是信耶穌的人不會捧「斗」。

二、童年(哀愁)
  九歲那一年,爸爸因為喝了假酒,騎車發生車禍,印象中他療傷的那三個月裡很溫柔,非常細心地照顧我們的起居:記得有一次為了讓哥哥吃下胃藥,他在哥哥的房門口等了半個小時。後來爸爸因血管破裂陷入昏迷,之前的一個晚上,他叫我到他跟前,睡在他旁邊,隔天他開始頭暈,下午即陷入昏迷狀態,第三天就過逝了。媽媽說爸爸斷氣時的臉很美、很安詳,不過我一直不能理解上帝到底有沒有聽到我的禱告:我求上帝如果祂需要人陪的話,那我去,不要讓爸爸去,因為媽媽會傷心。

  爸爸過逝後,媽媽一直想自殺,有一段日子她動不動就打我,我認為她很可憐就讓她打;有一天,媽媽打我之後照例痛哭,不過這次她哭完後突然抱著我,說她要振作,而且從今以後不再打我;媽媽很守信用,從那時開始至今我沒有再被打,當時我十歲。國小五年級時,我和最好的朋友打架,因為她說:「沒爸的孩子沒教養。」打完架,又遭老師毒打,之後自己漸漸地學會有苦不哭、有難不說、有怨不出的生活哲學,養成特立獨行、不與人交往的個性;一直到國二我的外號都是「啞巴仔」,媽媽雖常問我為什麼不說話,但我想說了也沒用,因為覺得自己什麼都比不上別人。

  國三那年母親病倒了,像世界末日一樣,我向上帝發出最深的怒吼:為何讓一個從小失怙的孩子在一連串的生活重擔、學業壓力下又要承受這些,因此這個主日學的全勤學生以逃離教會來抗議上帝的不公平。時常望著從我面前騎腳踏車經過的同學,卻沒有勇氣抬頭;為何同樣是念著令人羨慕的女中,別人是放學回家吃飯、補習念書,我卻必須在路邊做生意賺錢,只為糊口。好幾次在放學的路上,我都把路向偏了,望著無邊的潭水,驀然惦記起病床上的母親,若是這麼跳了下去,那深夜誰為她倒水,發燒誰帶她就醫,這蒼蒼白髮的老人晚年將何以自處?

三、求學時期(罪惡)
  在同學的印象中,我一直不敢說出自己對人不滿的毛病,因為我潛意識認為,說出來會破壞彼此的關係;她們告訴我,真正的朋友不會因為這樣而離開,世界上沒有人是完全的,只有神才做得到。我陷入深深的思考,為何我不能臻於完美,我是神所創造的一件瑕疵品嗎?

  路邊做生意的地方有一公車總站,裡面司機外遇的比例接近百分之九十,造成我對男人有深深的懷恨;對大哥也不甚諒解,他一當兵回來即投考大學,之後馬上念神學院。他只為他的上帝著想,不問聞我和媽媽常受流氓欺負。但是神啊!你為何日夜摧促我,不讓我繼續剛硬?為何讓我覺得,我必須在妳的名下得釋放?我常常內心交戰俱疲,有一聲音發出:放了自己吧!又一聲音說:繼續堅持、不要低頭,這才有個性。第一次深刻發現,體內罪惡的本質隨著年齡一一的顯現出來。

四、重新信主(重生)
  大二的暑假,參加教育營課輔行列;原是上山玩玩,小孩的童真開啟了自己長期封閉的心靈,直覺反省起長久以來不快樂的自己;像小女孩第一次偷穿了母親的高跟鞋,充滿驚奇、滿足與快樂,然而卻在離別的前一天,拗不過孩子的慫恿,一起到山裡玩耍。事情發生了,我們落水了。當自己的雙手被另外兩位小女孩緊緊抓著時,我拼命地踹腳,寄望將孩子推上岸,不料越掙扎沉得越深;我看見孩子的臉色轉趨慘白,遂放棄再做任何的動作,想想這樣也不失是一種好的安排,因為死一直是我想要解決問題的方式。然而,驀然又有一個念頭湧來,實在不甘心死在這無人認識我的地方!我想到還有好多夢想沒完成,特別是對媽媽的安置。於是我祈求媽媽、大哥的上帝,求祂讓我活著;倘若祂讓我存活,我願意去祂要我去的地方服事兩年。之後,忽然來了一陣強風吹動海浪,一會兒就將我們三人推至岸邊,非常奇妙,我們得救了。

  雖平安歸來,小孩和我都飽受驚嚇,往後的一個多月裡,我陷入失眠和驚嚇的恐懼中,夜夜夢見那個無光的綠色海底,像大魔掌將我緊緊包圍,也在驚嚇中求助於天上的主。有一天晚上,我踏進教會,深深感受到只有安歇在神的懷抱中才能得平安;二十幾年來,我拼命追求快樂卻不可得,而在主懷中獲得快樂竟是如此簡單。我深深體會到不是人找神,是神找人,人只是經歷被神找的過程。

五、工作生涯(公義)
  兩年的工作生涯是我生命的轉戾點,僅僅兩年,對自己卻是有生以來思考最活絡的時期;從一個穿吊帶褲到台北找工作、從悲憤到不滿以至於變為成天抱怨的激進青年,最後終回歸信仰,深度反省到人無可救藥的悲哀,看見人性中最軟弱、最可憐的本質;若人性中已經存在著某種墮落的本質,且選擇走上與神背道而馳的道路,那我們還有什麼出路?又,過度迷信某種可以掌握的學識、權勢、物質……之後,人將自己比為神。

  可悲的是,教會界亦如此。看見許多牧者說的一套,做的是另一套,議事總在權勢間找出口,事工一再拖延,私下卻大談高爾夫和假期旅遊地點;到處吹噓他們的教會經驗,一副教會復興全是他們的功勞似的,把教會認定是他們的勢力範圍,全然的地方主義、教牧主義;想想,把教會界的長字輩連起來,像極一串肉粽。當然,也有許多牧者是唾棄教會政治或派系角力的,也有牧者只管教會牧養全然不理會中會、總會的事工和活動……。

六、神學院生活(懺悔)
  因為要承擔的過於沉重,於是常常哭了起來;而吸水過重的海綿需要適度的釋放,於是選擇來到神學院。不料卻再度迷失在無邊的美麗花園。在神學院,我的信仰受到極大的考驗,原本以為這裡會是天堂,不料仍在人間;原本以為這裡的人會比較不一樣,沒想到他們更像「人」。然而,把神學人想得太美、認知神學人該有高人一等的品德的想法錯了嗎?我的內心質疑這樣的期待何錯之有!

  人與人之間有相異性,但不能失去對話空間,且應在主裡以包融、接納和愛尋求同工的可能性;然而如果因為勉強要維持表面上的和諧和良好的關係而失落信仰和良心,這豈是信仰上應有的作為?公義又如何生存?在這個混亂的世代,這樣的信仰行為又如何發出真正辯明是非的鑑言?又一次深刻體認到自己的罪人身分,為這種悲哀感到空前的沮喪。常想,生命中的真實和確認到底如何釋然!

七、近來有感(鬱卒)
  我不禁得問自己念了神學之後,能對這個生病的社會提供多少助益,有沒有浪費神給我的看見。我在信仰的邊緣游走,是一個不負責任的神學生;信仰催促我走出去,將信仰實踐在生活和週遭需要的人身上,但是我卻被種種疑惑、不滿、壓迫和無力感所擊倒。神知道我沒有全然的交託,沒有全然的信心,我是害怕的。聖經教導我們,在愛裡沒有懼怕。我懷疑自己喪失愛的力量以至於被害怕所捆綁,失落了神給我的自由與恩典;我悲慘的選擇墮落、害怕而失去自由。主啊,願光快來!因為光來的時候,代表暗的惡就會除去。究竟為什麼來神學院,只是誤打誤撞的進來或是為認識神,這對我的生命何等重要,為什麼我無法清楚的確認?巴斯卡認為,無神論者不認識上帝卻知人的悲慘,這樣會帶來絕望;哲學家又說認識上帝卻不知人的悲慘,會帶來驕傲;我的狀況像極了前者,無法戰勝莫名的低潮和絕望的感覺,它們像章魚覓食般地緊抓著我不放。

  奧古斯丁認為,念神學是教人得智慧的過程,我深深同意;然而我的悲傷卻是,一旦稍得了智慧就注定無法走回頭路了。你無法在學會了之後又說要完全遺忘,同樣地也不能在學會思考、反省之後不反省、思考。變聰明若是一件這麼痛的事,當初可否選擇當笨一點的人?

  每一段抉擇總是很痛,每一件事總須付出代價;曾經懷疑神的安排,為何讓我來神學院遭受這種精神折磨?然而在內心深處我是知道的,不是嗎!就好像為什麼我在離開教會七年後重新歸回的道理一樣,來神學院是祂攝理的一部分,受造物豈能完全明白創造者的美意,我只能順服。
同作者相關文章:
一位神學生的信仰之旅——廿八歲的懺悔錄 (第 50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50 期 台灣主權獨立嗎? (64-67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50期  1999年  2月 台灣主權獨立嗎? 50
本期主題:台灣主權獨立嗎?
發行日期:1999/2/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目錄s/
編者的話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之社會及政治關懷的再思
信靠上帝,更加奮起!—-回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之社會及政治關懷的再思」
淺談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兩岸大和解,獨派何在——台灣建國的基本教義
外省族群與統獨迷思
台灣主權獨立--原住民族地方自治的歷史思考
台灣大哥大?
淡水國語禮拜堂「社區事工」分享
「信耶穌」是什麼意思?
抱歉的愛
喜福會1998-日記一則
無名的傳道者——何以牧師娘沒有名字?
「求」就得著?
由佛教的佛牙舍利說起 
一位神學生的信仰之旅——廿八歲的懺悔錄
大國度與小街角
不是省籍問題,而是公義問題
重返聖經到詮釋
吻s/p
紅葉的點點滴滴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