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49期 重返聖經
字級調整:

信仰.生活
微言s/
關鍵字:
作者/張人仰 (東海長青畢契,東海大學社會系畢業,現於紐澤西州立大學攻讀人力資源管理碩士。)
  時光匆匆,赴美遊學已經四年多了,其中經歷了兩個學位,換了三個地區居住,雖已屆而立之年卻一事無成,但回首來時路,數算恩典仍覺此行的可貴與難忘。

  這四年中,除了專業知識的長進外,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於美國社會的多元性。值得一提的是,多元不意味著總是正向、和諧。相反地,多元社會裏常有各種不同的意見與聲音。耐人尋味的是美國社會能容納各種不同的價值與意見卻還能維持相當程度的穩定與和諧。我想這和美國社會有一群對事物往往持較開放、容忍的中產階級有直接的關係。美國社會的多元性體現於各個面向,從政經制度到宗教信仰;從地形風貌到生活方式。先談談政經制度,美國自開國以來,除極短的時間外,均是以民主制度與市場經濟的倡議者(evangalist)自居,姑且不論制度本身的優劣,美國的的確確將此制度推廣到世界的各個角落。何謂美國的民主?一言以蔽之便是:人人都可以告柯林頓。這句話同時也暗示著傳媒在美國社會的力量,我印象最深刻的新聞節目便是CNN的王牌主持人Larry King的cross fire。多少政要名人在這個節目都得接受Larry King尖銳而直接的挑戰。我心想那天李登輝能乖乖的坐在螢光幕前接受新聞記者一對一式深入的質詢,而無記者會式你上我下的有限溝通,台灣的民主化便大功告成了!再談美國社會的宗教性,各位或許不相信,這個貌似高度世俗化的社會,其宗教性仍是西方社會最為明顯的地區之一,根據一項統計:76%的美國成年人相信某種形式的上帝,63%過去一年參與過某種形式的教會活動。在五花八門的宗教信仰裏,基督教(Christianity and Catholic)無疑地仍然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她在形塑美國社會的政經制度與個人價值上有深遠的影響,美國教會各個教派的多元性反映在其對教義的詮釋,對儀式的重視程度,以及信仰實踐的方式的差異。從逐字解經到視聖經為一文本(text)的人文詮釋取向;從極重視傳統宗教禮儀、節慶的路德會(Lutheran)到極重視靈恩的神召會(Assembly of God),從逐字按聖經教訓的基要派到視革命為信仰實踐的激進神學。這種多元對立近年來也相當程度地影響著台灣教會信仰型態與風貌。所言至此,一個當代基督徒共同面臨的課題便浮上檯面:身為一個基督徒在面對一個瞬息萬變而多元的世紀末,如何有效地傳達上帝是愛,此一亙古不變的訊息,我想這是我歷經美國社會多元性的衝擊與洗禮後的一點信仰省思。

  在天馬行空式地談完遊學的雜感,以下一些較為具體建議可供有心赴美遊(留)學的諸君參考。首先談談學好英文的重要性,在我看來隨網際網路在人類社會的影響力與日俱增。試想,一個居處新竹偏遠山區的人,透過網際網路與其英文讀寫的能力,她(他)便接上流通全球的訊息通路,換言之,對英語較佳的掌握能力,意味著對最新訊息,較為有效的瞭解與吸收。至於如何學好英文,我想一顆開放(open-minded)的心是幫助我們勇於開口的最佳利器。多關心美國社會的時事及風土人情更是與美國人對話時不可或缺的話題。奉勸諸君及早棄絕「到美國便能學好英文」的迷思,原因是其實在美國校園的課堂上講英文的機會十分有限,課餘時間若再不把握機會,恐怕北京話或台語進步的幅度會更大一些(因為東方人群居的習性)。當然,多聽多看多問多想是增進語言能力的鐵律。

  其次談談旅遊的重要性。如前所言,美國的風土人情及景觀的多變,唯有透過行萬里路的方式才能有深刻的體會。三、五好友結伴以汽車自助旅行,更是最為經濟實惠的方式。

  這種旅行方式的另一個好處,便是參與者從頭到尾都有學習機會,從行程的設計規畫到租車及旅店的預約安排以及旅次當中的分工與協調,在在都有瞭解美國社會及學習如何與伙伴相互容忍協調的機會。異國的旅遊更是測試友誼的最佳方式。因為平時包裝的本我往往會在數天的舟車勞頓中顯露無遺,總之,旅遊不但幫助我們瞭解美國,更幫助我們瞭解自己及你(妳)的朋友。

  再談到美國人的生活方式,有些面向是值得我們學習省思的。一般而言,美國人的人生觀及生活方式是較我們來得健康、均衡。首先她(他)們傾向把工作與休閒生活作較清楚的區分,這反映在美國人的穿著「上班時極為正式,下班儘可能的輕鬆。」其次,多數美國人都頗為用心的經營其休閒生活,其活動多傾向親近自然的戶外活動,與國人休閒生活多半專注於感官式的娛樂與享受,大異其趣。再者,美國人花在動手整理翻修自己家園的時間與精力遠非國人所及。這種事不求人的自立精神更是美國社會進步的原動力。

  最後談到美國社會負面的現象。言至於此,有些人可能誤解我眼中的美國是個快樂天堂。相反地,對我幫助極大的是看到一個貌似富強社會背後的種種病象。今年以來數記校園裏造成的槍聲震破了美國社會表面繁榮與和諧。美國的社會問題,從種族歧視到拜金主義,從個人主義到未成年青少女懷孕,都提醒我們人的罪性與有限,即使在這個進步的國度裏,仍難靠人本身及人所設計的制度而消失無存。最後謹以神學家尼布爾的一段禱告詞作為這篇文章的總結:主啊,求你賜我寧靜(serenity)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物,賜我勇氣(courage)去改變我所能改的,有智慧(wisdom)去區別前兩者。
同作者相關文章:
「人民作主,歡喜行踏」紀行 (第 147 期)
一條領我回家的路 (第 126 期)
微言s/ (第 49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49 期 重返聖經 (51-53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49期  1998年  12月 重返聖經 49
本期主題:重返聖經
發行日期:1998/12/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目錄s/
耶穌那孤獨的身影!
編者的話
「重返聖經」的歷史考查
用聖經上帝的話重建教會
重返聖經──實踐篇
在新時代中覺醒
從修辭論述看一貫道如何引用聖經
致力教會音樂工作的鄭溪泮牧師
軌道車的震撼
布勒哲爾的「巴別塔」
揚名國際的高山統治者──布農族
東榮教會的社區關懷事工
論《契機文獻》一書
相親真言
叔公、嬸婆和梅子姨婆的感情三叉路
禱告可以唸事先寫好的禱告文嗎?
微言s/
英倫見聞大補帖
我的最愛
顛覆聖誕夜——聖誕夜……變色了……
基因工程研究與上帝的創造
舊事新知——回想大專原住民教育體驗營
唯獨聖經--一個平信徒的觀察
回應「教會與青年」座談會
憶學舍生活
對話錄s
愛自然如同自己
金崙溫泉教育生活體驗營後感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