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與女兒」往往是一條難以斷離與牽掛的絲線,若是在絲線的兩頭願意彼此關懷、溝通、付出與代禱,就能在絲線上跳躍著一顆顆美妙的音符,彈奏出幸福的樂曲。
我與外子育有三個女兒,老大善語就讀音樂系大二,老二明暄要升高中,等著分發學校,書算唸得還不錯,老三明予要升國中了,從小到現今,一路做自學,擅長藝術創作。三個女兒各有其獨特的個性與才華,養育過程歡喜與憂傷起伏跌宕,因著她們的出現,雖然當媽的我疲憊不少,但相對地也讓我的生命更加精彩。
因外子一向喜歡音樂,或許在基因與耳濡目染陶塑下,加上其細膩的個性,善語彈奏出來的音樂彷彿有著溫暖人心的色彩。其學齡時,我就發現她的視譜能力算強,練習時間不用太多,就能雙手彈出伴奏,心想她是可以讀音樂的料,但事與願違,我雖然感覺到「音樂」應該是上帝為女兒安放的命定,然而她的學習之路卻不夠堅定,遇有困難就哭著不學琴,逼迫只是讓關係惡劣,並且我覺得音樂是人間的美好,不僅能使我們身心舒暢,更能傳遞良善,所以千萬不要把這美妙的音符搞得像惡鬼般吞噬靈魂,毀了樂音所帶來的藝術價值。因此!女兒學習音樂的道路就像忽暗忽明的燈火,我也不知道她的人生路會把音樂當作她的專業嗎?況且她國中畢業,是選讀了有興趣的美容保健科,她說她的夢想是要開設一家美容室,「臉部保養彩妝、彩繪指甲……」是她未來的志業。當媽的我,除了尊重她的選擇外,就是持續為她禱告,把生命的主權交回上帝那裡,因為我的手伸出去也才這麼短,然而上帝的手是浩瀚無邊,我知道帶領她人生最重要的力量是上帝,我只是受託的管家而已,把女兒的未來交給上帝掌管,我就負責禱告。
說也奇妙,當上帝要動工,要成就祂的計畫時就會調動萬有。女兒就讀美容保健科系幾個學期後,越讀越不感興趣,恰巧那時候,她的小提琴家教老師要出國,就把學生轉給女兒,她當起了老師,發動起心中的熱勁,竟然想要轉考音樂系,這時候當父母的我們該怎麼做呢?絕對不是否定或揶揄,「當初叫你讀音樂,你就不要,現在後悔了對不對?你看,白白浪費了這麼多的時間......」,我們先傾聽孩子的想法,而後接納與建議,請女兒把她的想法告訴我,她先提到不知是要讀藝術還是音樂的矛盾,我就以對她的了解回應:「媽媽覺得這二樣也都是你的強項,但是媽媽觀察你花比較多的時間在彈奏,但比較少在畫畫,感覺你比較強烈的興趣應該是音樂,而且你可以去想未來你的人生夢想是什麼?」
「媽!您說的很有道理!」
「這段時間我們再一起禱告,我相信上帝會帶著我們。」
記得當年從神學院畢業,馬約翰牧師曾經給予我一個很好的指引,他說:「當母親也是一個呼召」。當母親就是把孩子帶到上帝面前,我們不是掌控她人生的主要者,我們可以是他們的教練,引導者、代禱者;正如《先知》紀伯崙在「孩子篇」所說:「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你,你好比一把弓,孩子是從你身上射出的生命之箭。」成為父母親的我們在面對無力,不知所措時,需要做的就是舉起禱告的手,把孩子帶到上帝面前,按照上帝創造他們的心意來帶領與協助。
「教導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偏離。」(箴言22:6)這段經文是上帝給父母的教導與鼓勵,一個家庭一定難免會遇到各式各樣的難題,甚至,孩子也會產生出許多難題讓我們難以接招,讓我們心生受挫、沮喪、無力,甚至是驚惶,但倚靠天父,請祂的大手牽引著我們的手,我們再引導著孩子的手,將愛傳導給下一代,陪伴他們去渡過生命的難關。
當我們真正與天父相遇的時候,當我們把孩子生命的主權交回上帝,將發現為人父母的我們比較不會孤單,因為困難有上帝會扛,願意謙卑學習當孩子的教練,就會看見幸福的樂曲會如月光流瀉入屋內,引導孩子有自信地走向人生路,成為榮耀上帝的器皿。
後記:善語,謝謝你成為我們家的大女兒,媽媽祝福你的音樂路越走越踏實,也能將你的音樂才華奉獻給上帝。雖然平坦的路上總會出現雜石,但就像你曾對媽媽生命苦難事的鼓勵,它們都是生命的養份,我們一起再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