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萬物復甦的三月天,客家宣教中會婦女部都會邀請各教會的姊妹弟兄們齊聚在一起,舉辦一場別具意義的「世界公禱日」禮拜。今年聚會剛好在3 月8 日婦女節當天,不只紀念婦女的角色和貢獻,更藉著禱告連結世界各地的姊妹,用信仰故事成為彼此的共鳴,讓見證與禱告更具力量。
為什麼要舉辦這場禮拜?
每年三月,都會有由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婦女發起的「世界公禱日」—一場跨越語言與文化的信仰行動,客宣中會婦女事工部不斷延續著這個美好的傳統,今年度選在新屋教會舉辦禮拜,主題國家是「庫克群島」。這個位在南太平洋的小島國,平常我們可能不太熟悉,但透過她們寫下的見證與禱詞,彷彿讓我們踏上一段信仰旅程,走進她們的生活與心聲。
我們相信:即便生活環境不同、挑戰不盡相同,但身為主內姊妹弟兄,我們的心其實並不遙遠。經歷過這樣的聚會,我們願意為世界上不同處境的婦女發出禱告的聲音,也彼此代求、扶持,即使遙遠,卻能因主同行。
溫暖的教會、滿溢的祝福
那天,新屋教會的禮拜堂溫馨又熱鬧。中會各地教會的姊妹們一早就到了現場,總人數大約八十人,參與的教會也有十一間以上,大家一起來敬拜、一起熱情服事。特別的是,開場我們用紐西蘭毛利語「Kia Orana」互相問安,這句問候語不只是一個招呼,更是一種祝福。當我們互相說出這句話時,感覺彼此的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世界也突然變得更小、更親切了。
這場禮拜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這場禮拜最特別的地方,就是沒有傳統的講道。取而代之,是一段段來自庫克群島婦女的生命見證,由客家宣教中會的姊妹輪流朗讀。有的故事談到面對疫情的無助與重建的盼望,有的談到在母語與英語間掙扎的生命頌歌,也有追求夢想,成為庫克群島醫師的堅忍見證。這些見證看似平凡,卻誠懇動人。我們邊聽邊默禱,也彷彿走進她們的生命裡,感受到那份靠主站穩的力量。
在庫克群島創作的詩歌中,在客家合唱團的獻詩裡,我們深深感受:我們的受造如此奇妙可畏。整場禮拜沒有講台上高談闊論的講章,卻有真實流露的信仰;沒有燈光音效的華麗包裝,卻有生命相遇的深刻時刻。
眾人一起服事,成就一場溫暖的敬拜
這次的禮拜,是由許多姊妹一起參與、一起服事的成果。有人負責會前的佈置,讓禮拜堂充滿島嶼風情;有人帶領會眾進行禮儀文與回應詩歌;有人誠懇朗讀庫克群島婦女的見證;也有同工默默在後場支援音響與流程安排。
這份同工的精神,在那天展現得淋漓盡致,也是「禱告」的重要部分。每個小小的角色,拼湊出這場禮拜的大圖畫。而當大家齊聲唱詩、同心代禱時,我相信主就在我們中間,喜悅我們這份單純又真誠的敬拜。
愛在記念中延續
值得一提的是,當天參與服事的林淑鳳執事(湖口教會的現任執事),在禮拜中也朗讀了一段見證。她的聲音溫柔而堅定,帶著一股長年與主同行的沉靜力量。那天她的身影,成為許多人心中難忘的畫面。令人不捨的是,禮拜之後兩週,我們收到消息,她在一次意外車禍中離世。這對我們來說,無疑是極大的震撼與哀痛,但我們也深知,她已在主懷中安息,她最後一次的服事,也成為見證主恩的一部分。願我們記得她,也學習她那份甘心擺上的生命。
禮拜之後,我們想得更多的是……
這場禮拜結束後,不少姊妹都說:「好久沒有這麼感動了!」的確,平常大家忙於家庭、工作、教會服事,要聚在一起敬拜並不容易。透過這樣的聚會,我們重新發現「婦女」的角色不只是付出與犧牲,也能是引領、是見證、是代禱者、是上主國度的同工。
願主幫助我們,讓我們能:鼓勵更多年輕婦女加入事工,發掘她們的恩賜;持續提供彼此代禱的空間,關心處境中掙扎的姊妹;讓世界公禱日不只是一年一次的活動,而是婦女信仰行動的起點。
我們相信:主的國度很大,而我們雖然只是其中的一小群人,但只要同心合意,每一份禱告、每一份服事,都能成為世界的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