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女宣雜誌 > 第477期 愛心,礙心
字級調整:

特輯
主題探討/從靦腆姊妹到成為主的家人
新移民事工,安定人生、社會
關鍵字:
◎ 作者 /楊淑欣 (牧師/嘉義中會柳營教會)
  2005年末剛到柳營教會就任,即開始處理政府新移民姊妹的方案和核銷,說實在,過去在醫院當院牧,負責關懷員工和病患的工作,對新移民姊妹的概念一點也沒有。不過本著耶穌基督宣教的使命,沉澱和再次思想,當一位牧者要帶給新移民姊妹甚麼方向和果效。

  從政府推出的方案中,我應該不同於一般社工,僅單單符合政府的政策去執行,執行完就結束。從方案的執行當中,思考如何讓這些新移民姊妹得到加倍的愛,創造姊妹們更多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這才是教會的使命。

  於是,我在牧會的策略上,一方面本著基督的信仰和神學,再者以社會的型態和需要,形成關懷本土並堵住社會的缺口。用耶穌基督的愛實際滿足需要。

壹、政府的方案和政策(有形的)

一、外籍配偶生活適應班
  1. 文化交流:包含語言、新移民姐妹家鄉特色烹飪、旅遊。
  2. 衛生教育:衛生所的社區護理人員,不斷宣講衛生和健康課程。包含疫苗施打,性病、淋病、梅毒預防課程,愛滋檢查及預防等。
  3. 編織專長課程探索:打包帶、美容、美髮以及技藝課程。
  4. 成長課程:識字班、機車駕照班、親子關係、親職教育、福利資源的介紹。
  除配合這些政府的政策和方針外,教會另外辦理:

二、啟蒙教育——學齡前的到宅語言

  有鑑於外配的孩子,在語言上常與父親、母親、阿公、阿嬤有言語隔閡,我寫了啟蒙教育的方案,透過繪本,與外配和孩子一起從繪本中識圖說話,讓母親和孩子一同學習說話和啟蒙教育。

  同時,與柳營奇美醫院合作,我的方案成了醫院 PGY(醫學生從學校畢業後,會先進入到醫院成為「不分科住院醫師」)的一站教室。當我帶著學生到外配家庭中去探訪,發現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幼兒,即會轉進奇美醫院早療中心接受早期療育。我漸漸地發現,透過政府的方案,到宅服務確實是一個很好傳福音的機會。從接觸孩子、關心孩子,讓姊妹們信任而感動。

三、外籍配偶子女課後照顧

  當孩子逐漸長成,到進入國小時,我寫了外籍配偶課後照顧的計畫。這時,他們大部分到工廠上班或找到工作補貼家用,孩子就送到教會來參加課後照顧,由教會照顧孩子的安全和功課。

  政府的方案給了教會不少幫助。因為是政府方案,讓我有正當的機會和藉用政府的公權力,可以和新移民姊妹有正當又明確的理由接觸,進行關心的工作。方案成為媒介,也成為我的天使,我和教會也成為新移民姊妹的天使。

貳、我的個人方案(無形的)
  1. 建立關係:從方案中建立關係,建立信任、建立愛、建立信仰。
  2. 牧者是實際的工作者,要執行方案、解決問題。因牧者本身實際參與並接觸外配和家人,最了解外配的需要,能及時給予幫忙;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3. 成為外配的娘家。每年新春禮拜,我總是為外配在學的孩子包紅包。
  4. 成立姊妹團契:邀請外配進入教會,成立姊妹團契,利用餐會、讀經、融入教會群體,並訓練她們。先從姊妹團契開始,練習帶歌、分享、讀經,籌劃聚餐,進行團契幹部訓練,使她們成為姊妹團契會長及幹部。
  5. 社區資源的應用:我成為公所弱勢族群關懷的義工,當他們要評估弱勢族群時,會連絡我一起參與評估的程序,這時,若有機會,我即會嘗試給予幫助和傳福音。
參、成為基督徒的新移民姊妹優勢

一、美滿的婚姻:

  為何我要強調成為「基督徒的新移民姊妹」?當我做了 7、8 年的外配方案後,與其它機構同樣做新移民姊妹工作的協會專業人員交流,發現非常令人驚訝的事情—它協會專業人員認為,他服務的新移民姊妹在辦完課程、拿到身分證後,有 7-8 成的「離婚率」。但在我教會的新移民姊妹們,各個婚姻幸福、家庭圓滿。

二、成為教會服事的主軸

  因為建立關係,與新移民姊妹有良好的互動,教會關心她們,她們很願意幫忙牧師,也願意為教會服事上帝。比如每週會安排兩名新移民姊妹清掃教會,她們也成為詩歌敬拜團的成員,會主動關心其他新移民姊妹,為他們介紹環境與教會人員。

三、成為教會與外配語言的橋樑

  最近有一位弟兄到外地求職,與一位外配結婚回到本地,因外配被鬼附,已經一年多了,甚是攪擾青年與妻子的生活。因他姪子曾是本教會接受單親家庭服務的小孩,於是打了電話求救。妻子沒讀中文識字班,和我語言不通,於是,我找來教會的新移民姊妹當翻譯。我為她趕鬼、傳福音,透過上帝的醫治,她的身體恢復健康,受洗成為基督徒,兩夫妻已恢復,並能快樂地工作。

四、她們的孩子將成為教會未來的棟樑

  從我認識她們之後,我就是她們全家、全人的關懷。雖然她們的丈夫和婆婆沒來教會,但我到她們家探訪時,通常都不會被拒絕。特別因傳統宗教的影響,很難動搖他們的信仰,但至少不會拒絕媳婦和孫子來教會。

  而這些新臺灣之子,從小參與主日學、青少契,參與教會詩歌、禮拜帶領,是教會年輕人的主軸。

結論

  新移民姊妹的工作,真的不輕鬆。但感謝主,一路上有太多的恩典跑出來,也有太多的天使在幫助我。從靦腆姊妹到成為主的家人,這些姊妹如今成為教會的重要成員,幫助教會、幫助社會,每個人都有安定的工作,也成為台灣發展的動力。
同作者相關文章:
主題探討/從靦腆姊妹到成為主的家人 (第 477 期)

原文來自 https://women.pct.org.tw/magazine.aspx女宣雜誌 第 477 期 愛心,礙心 (5-17頁)
女宣雜誌 Lusoan Magazine  477期  2025年  5月 愛心,礙心 477
本期主題:愛心,礙心
發行日期:2025/5/1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編者的話/真誠地愛
主題探討/談改革宗教會對鄰舍的愛
主題探討/基督徒如何關心聾人群體?
主題探討/監獄與更生人的服事
主題探討/從靦腆姊妹到成為主的家人
主題探討/走出困境,迎向新生
主題探討/委身、倡議和自省的循環
婦女神學/《突破傳統框架的神學》第五章〈贖回基督的名字:基督論〉導讀
小錢祈禱網/誰的話語
小錢祈禱網/必要的自我醫治
悅讀繪本/甘願變聰明
肢體交通/ 泰宣教會
中會族群區會長短波/操練與蛻變
中會族群區會長短波/遇見神~經歷神~服事神
幸福家庭徵文作品(佳作)/人生的幸福感
幸福家庭徵文作品(佳作)/我家的幸福
舉起祈禱的手/從眼到心,化為祈禱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