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女宣雜誌 > 第471期 AI or I AM?
字級調整:

特輯
生活見證分享 ∕ 用疼互相寬容
以悔改帶出復和
關鍵字:
◎ 作者 /沈美華 (教牧協談師、牧師娘/台北中會林口教會)
  一個炎炎夏日,遠處看見路邊擺著一攤菜蔬水果,攤上放著一片包裝箱的紙板,寫著大字「自己種的不用錢,喜歡就拿回家!」感覺輕風吹起暖心的微笑,農家不是應該免費提供的,但表明的是不計代價成本、只送不賣。

恩典是來自上帝的禮物,賞賜給不配獲得的人

  基督信仰裡特別能體會「救恩」是白白的恩典,凡願意接受的都可以得到。基督徒成長的過程中,會把人類的「原諒」和上帝的「恩典」連結在一起,我們與人的關係需求也會反映在與神的關係裡。但倘若我們輕易的將人的「原諒」與上帝的「恩典」連結成一個簡單的救恩,反倒讓冒犯者很容易相信饒恕是應得的、並不虧欠。

饒恕容易嗎?加害者能獲得原諒是加害者努力贏回來的 

  在教牧輔導實務工作中,透過協談幫助受害者在創傷醫治的路上尋求「饒恕」,因為「饒恕」對於受害者的情感及身體的健康都有益處。我們也在教會各式的講台上常接收到勸勉受害者應該饒恕的教導,但建議犯錯的加害者應該做些什麼才值得接受這份「饒恕」的大禮?這樣的教導相對是稀少的。

  「饒恕」容易嗎?「饒恕」就像是基督徒效法上帝對我們的饒恕,做出一個不再緊緊抓住別人對我們的冒犯不放的決定。在和平使者事工團隊《解決日常衝突》一書裡,強調「饒恕」包括「內心要素」與「和解要素」兩個部分:

一、「內心要素」指的是受害者願意將別人對自己的冒犯交給上帝。

  「饒恕」是你和上帝之間的事,它不以別人的悔改為條件。當受害者願意回到與上帝的關係來處理時,就能幫助受害者避免發展出苦毒的根,而能把自己預備好,在那一天對方準備好要悔改的時候,就能夠給予饒恕並享受和好的結果。

二、「和解要素」指的是加害者願意向受害者認錯與悔改,讓自己能從冒犯事件所造成的自我囚禁中解放出來。

  這代表「饒恕」是受害者和加害者之間的事,當加害者認錯並悔改,受害者就可以饒恕,使雙方能一起享受一段完全修復的關係。「饒恕」需要充足的「內心要素」以及「和解要素」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但如果加害者不悔改,受害者也因為完成了「內心要素」恢復與上帝的關係,而遠離冒犯事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讓受害者可以帶著與上帝和好的心,等待有一日饒恕的時機到來。
 
婚姻外遇事件當事人應如何看待自己的犯錯與尋求饒恕

  在處理外遇但願意恢復關係的輔導協談時,當事人常會出現這樣的聲音:

  外遇回家者怒吼著:「我不是回家了,我不是已經在改變?」「你為什麼要一直揪著我的錯誤不放?」「不是說已經原諒我了嗎?如果真的原諒了,不就是好好生活從此不要再提了嗎?」「我真的是受夠了!你就是這樣,我才會外遇的!」

  在輔導協談裡看著夫妻當事人反覆地,將費力搭建的饒恕的橋樑拆毀。婚姻外遇受傷的雙方當事人可能有這樣的假設:「如果你是真的愛我,就應該原諒我的錯誤!」事實上,假設犯錯者認為自己本來就值得獲得原諒,那麼將會讓受傷的一方更不可能原諒犯錯者。饒恕絕非廉價的恩典,因此無論上帝賞賜我們多大的恩典,我們仍要誠實的面對自己的錯誤,加害者或犯錯的一方,應該努力為自己的錯誤和所造成的傷害負起責任,並採取悔罪的行動,願意奮力的贏得饒恕、挽回關係,努力活出與蒙召的恩相稱的行事與為人。

用疼互相寬容

  每年三月第一個禮拜五為世界公禱日,全世界有 100 多個國家的基督徒參與,2024 年代禱的國家是巴勒斯坦,年度主題出於以弗所書 4 章 1 - 7:「我苦勸恁……用疼互相寬容」(I Beg You......Bear With One Another in Love),這一天是代禱、分享並用愛給予的日子。參與世界公禱日禮拜的過程中,內心很受激勵與感動,像是上帝回應我在教牧輔導的專業上,幫助因愛受傷的基督徒夫妻倚靠上帝挽回彼此的愛。在婚姻風暴中透過拆毀又重建的過程,體會神聖的饒恕所帶來的意義。上帝完全的接納我們進入罪人的行列,讓我們在上帝的面前得稱為蒙恩的罪人,因著蒙恩罪人的身份,我們自由地為自己的錯誤悔改並贖罪。願在寬容的愛中,以真實悔改的心點燃復和的盼望!
同作者相關文章:
生活見證分享 ∕ 用疼互相寬容 (第 471 期)
主題探討/有如蜂蜜的話語 (第 418 期)
生活見證分享/動亂中回歸平靜安穩 (第 413 期)

原文來自 http://women.pct.org.tw/magazine.aspx女宣雜誌 第 471 期 AI or I AM? (14-19頁)
女宣雜誌 Lusoan Magazine  471期  2024年  5月 AI or I AM? 471
本期主題:AI or I AM?
發行日期:2024/5/1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編者的話/以上帝的教導,穩行向未來
主題探討/ I AM WHO I AM 的上帝
主題探討/AI 與 Chat GPT 的影響
主題探討/大腦爭奪戰
主題探討/滑世代的人際互動及對教育造成的衝擊
主題探討/與 AI 一起邁步
婦女新眼光/婦女的生命證言
小錢祈禱網/耶穌觸碰的醫治大能
小錢祈禱網/還給受造物應有的 關懷與尊重
肢體交通/ 上主的瞳人
悅讀繪本/性別之戰,隨時開戰
中會族群區會長短波/愛,使我們相聚在一起
中會族群區會長短波/PCT最美的一串珍珠
生活見證分享 ∕ 用疼互相寬容
生活見證分享 ∕ 婦女團契與我
生活見證分享 ∕ 揀選與呼召
幸福家庭徵文作品(優選)/幸福在我家
幸福家庭徵文作品(佳作)/幸福在我家
舉起祈禱的手/從眼到心,化為祈禱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