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女宣雜誌 > 第471期 AI or I AM?
字級調整:

特輯
主題探討/大腦爭奪戰
在 AI 便利的時代裡,掌握自己的大腦
關鍵字:
◎ 作者 /陳逸凡 (總編輯/《台灣教會公報》)
  1984 年,阿諾史瓦辛格主演的科幻電影《魔鬼終結者》轟動上映,講述未來世界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系統「天網」叛變打算消滅人類,電腦人穿越時空而來,準備擊殺還是小孩的人類反抗軍首領。一眨眼 40 年過去,穿越時空的技術尚未萌芽,但 AI 的發展,已經開始讓人感到不安。

  在現實世界裡,Open AI 公司前幾年推出的 Chat GPT 大型語言模型橫空出世。只要打開程式,無論輸入任何問題,這個軟體都可以用流暢的語文跟你聊天,並且提供建議,包括語言翻譯、小說創作、程式撰寫、圖片分析,都可以瞬間完成。相較於務實的應用科技產品,有清楚的技術原理,這種「生成式 AI」是一般人過去未曾見過,電腦彷彿會思考一樣,使用者甚至分不出與自己對話的,究竟是電腦還是人腦。

  根據人工智慧運算龍頭輝達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所言,AI 現在已擁有「深度學習」運算以及「推論」運算的能力,只要將人類累積的數位知識,包含文字、圖片、影音等,全部放到一台超級電腦裡,AI 就可以用人類的回饋為基礎,理解人類的感覺與價值觀,找出其中的「意義」,這是 21 世紀最偉大的發明。

  若撇除 AI 終究會毀滅人類的陰謀論觀點,這無疑是一項驚人的成就,因為單一人腦,絕對不可能將人類數千年智慧融會貫通。在資訊平權的倡議下,這些智慧結晶向大眾開放,意味著過去十分昂貴而難以取得的知識及教育,如今世界上任何一個孩童,只要能夠連上網路,發出疑問,不需要專業訓練來陳述問題,就可以獲得解答。

  然而,前述樂觀的看法,對於擁有標準答案的科學分析、數學運算、邏輯推理,或記錄性的歷史、法律文件等領域來說或許是如此;對於相對不一定有標準「解答」領域來說,如需要生命經驗沉浸積累的宗教信仰、價值理念、文學藝術等,將判斷的權力完全交給追求效率的 AI 處理,恐怕會是一個危險的災難。

  舉個透過「客觀」標準難以找出「正確答案」的例子。有個笑話是這樣說的:「有一人嚴以律己、胸懷大志、滴酒不沾;另一人傲慢自大、偏執好鬥、菸酒成癮。你會選誰當國家的領導者?」答案揭曉,前者是希特勒,後者是邱吉爾。一位以強大的意志將納粹德國帶向毀滅,另一位則成為二戰期間帶領英國抵抗侵略的偉大領袖。

  前述例子或許有點極端,再舉個平凡一點的例子。現代人常被動的透過手機使用社群媒體,無論是看影片、找資料或發問,甚至曾經流行一句話叫「凡事問臉書」,意思是只要在臉書上提出問題,很快就能獲得正確解答。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當人類自以為找到答案,其實幾乎都已經過 AI 演算法過濾,意即這是電腦願意讓你找到的答案。往好處想,AI 能夠管理龐大的資料庫,若能確保來源正確,絕對是各種專業人士最得力的輔助。同時 AI 也能主動判斷網路上的色情暴力資訊,並且自動加以刪除阻攔,避免有心人士散播不良訊息。不幸的是,對商業社群媒體公司來說,開發程式並非慈善事業,獲利才是最高指導原則。AI 演算法成為數億用戶的實際管理者,任何使用者不想看的、廣告業主想要刪除的敏感訊息,都可以被排出先後順序,甚至在彈指間消失。

  追根究柢,這些軟體設計的初衷,本來就不是為了確保人類社會的民主、自由、多元、開放、仁愛、公義與良善。

  千萬不要誤會,並非 AI 天生心懷惡意,撇除幕後有黑手或金主加以操控的特殊狀況不論,其實更多時候,是人們壓根不想聽到自己不愛聽的答案,商業社群軟體為了讓使用者更加固著,不會因為看了厭惡的內容而關閉程式,只是投其所好罷了。

  「知的權利」一直是衡量自由的一項重要指標。過去台灣曾經歷威權統治,政府一手控制教育與媒體,當報紙與電視都告訴你黨外人士是江洋大盜,反攻大陸指日可待,則沒人能夠懷疑;同理,現在如中國及北韓等集權國家,築起網路長城屏障,不讓民眾接觸外界資訊,身在其中,無知就是最大的幸福。

  然而台灣在民主轉型後,三立、中天、東森、自由、中時、聯合,媒體百家爭鳴,大致可分為藍、綠兩大陣營,其中偶爾還可以見到紅色或白色的影子,其擁護者每天針鋒相對樂此不疲;如今社群媒體時代來臨,各種資訊無所隱藏卻極其混亂,然而每一個人都可能隸屬於某一個同溫社群,擁有知的權利不再是問題,問題是多數人根本懶得知道,甘願接受社群媒體的控制。

  有傳播專家研究,若不是閱聽者有意識地接觸不同觀點,則在演算法或社群媒體的投放餵養下,意見同溫層將趨於單一且鞏固,不同的意見將被排除,偏見與謬誤將被更進一步的強化。更有甚者,在幕後黑手的影響下,有損利益的敏感訊息將被移除,任何政治改革與抵抗都將被撲滅於無形。

  話說回來,面對 AI 的突飛猛進,難道人類應該就此感到悲觀嗎?其實不然,真正能夠決定價值與意義的,正是使用者自己。相較於過去,現在的人們更輕鬆就能獲得大量訊息,一個現代人透過社群媒體所閱讀的資訊量,遠比古代一個讀書人閱讀的文字還多。現代人對各種知識的掌握,絕對遠勝過去的任何一個時代。

  重要的是,面對輕鬆就能取得的資訊,以及 AI 無微不至的服務,我們是否願意掌握自己的大腦,進一步探索這個世界,或者情願當一隻農場裡任由電腦餵食飼料的牲畜?如何提問,怎麼回答,這是人類掌握意義的方式,也是上帝賦予人類獨特的恩賜。AI 是人類所開發出來讓生活更美好的工具,別讓它成為生命的主宰。惟有均衡攝取養分與知識,才能長成一個身心靈都健壯的人。
同作者相關文章:
主題探討/大腦爭奪戰 (第 471 期)
主題探討/建造蒙神喜悅的企業 (第 420 期)

原文來自 http://women.pct.org.tw/magazine.aspx女宣雜誌 第 471 期 AI or I AM? (4-19頁)
女宣雜誌 Lusoan Magazine  471期  2024年  5月 AI or I AM? 471
本期主題:AI or I AM?
發行日期:2024/5/1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編者的話/以上帝的教導,穩行向未來
主題探討/ I AM WHO I AM 的上帝
主題探討/AI 與 Chat GPT 的影響
主題探討/大腦爭奪戰
主題探討/滑世代的人際互動及對教育造成的衝擊
主題探討/與 AI 一起邁步
婦女新眼光/婦女的生命證言
小錢祈禱網/耶穌觸碰的醫治大能
小錢祈禱網/還給受造物應有的 關懷與尊重
肢體交通/ 上主的瞳人
悅讀繪本/性別之戰,隨時開戰
中會族群區會長短波/愛,使我們相聚在一起
中會族群區會長短波/PCT最美的一串珍珠
生活見證分享 ∕ 用疼互相寬容
生活見證分享 ∕ 婦女團契與我
生活見證分享 ∕ 揀選與呼召
幸福家庭徵文作品(優選)/幸福在我家
幸福家庭徵文作品(佳作)/幸福在我家
舉起祈禱的手/從眼到心,化為祈禱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