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女宣雜誌 > 第466期 教會中的詩歌與靈修
字級調整:

特輯
主題探討/吟唱台灣自己的詩篇!
寫下自己的詩篇,吟唱我們的敬拜讚美!
關鍵字:
◎ 作者 /王崇堯 (前院長/台南神學院)
  1990年代,韓國「敬拜讚美」的風潮引進台灣後,前前後後雖有對其過於抒情的歌詞有過神學反省;但不可諱言,它已造成現今教會的流行趨勢,也鼓舞著台灣的教會音樂界,以此為典範,感性地寫下諸多抒情的流行宗教歌曲。而其中有些歌曲,不管歌詞如何曖昧,曲調如何庸俗;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它確實魅力有加,唱後還會上癮,愈唱愈能起勁,也鼓舞著會眾們興奮地想來奮興教會。這種景象,剛好說明為何正統的教會音樂學習乏人問津;但有關「敬拜讚美」的研習活動,大家就興致勃勃。

  宗教詩歌吸引人的地方,是它有催情作用。如果會眾們一直不停的抒情吟唱,就會產生有如英國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湯樸 (William Temple) 所感受的:「當音樂激盪著我們,在這種完美的滿足中,會忘卻自己的存在,體認持續的時間消失,永恆的瞬間來到。」確實,現今台灣教會所流行的「敬拜讚美」,其情感作用特別顯的強烈與真摯;甚至有時為了向上帝表明虔敬之情,而有意外舉動,如痛哭、倒地、舉手或跳躍等等。宗教學者奧圖 (Rudolf Otto) 說的很好:「在所有強烈而真誠的宗教情感中,一種最深切、基本的因素是對信仰者,以一種幾乎神魂顛倒的力量來佔據整個精神。」

  由於情感的作用佔據了整個詩歌的吟唱,加上目前的教會與信眾已懶的攜帶聖經、聖詩上教堂;而科技的進步也將整個禮拜的步驟,都聚焦在一張寫上經文及歌詞的白布上,讓信眾們跟隨;以致除了吟唱詩歌時有了信仰情感的情緒聯繫外,我們吟唱的歌詞及對我們今天的教會到底有何意義?大多已在情感情緒的掩蓋下,得不到信眾們的關注;時間久了之後,就沒有人在乎歌詞的意義,而是在乎曲調好不好聽,是否能夠挑動我們信仰的情感情緒而已?

  情感作為一種彌漫性的因素,其實滋潤著精神生活的每一片沃土。而宗教音樂的曖昧就在於此,在表達宗教情感的同時是淨化了情感?還是混淆了情感?是導引了情感?還是迷糊了情感?情感的走位是現今教會「敬拜讚美」的極大試探,如果它沒有引入理性、沒有導出意志,只剩下情感自身,情感就會以自我感覺來定位崇拜的對象,就會以自以為是來強化情感自身。失落理性與意志的「敬拜讚美」,其散發出來的宗教情感,就好像跑步於操場的跑者一樣,不管跑的多好多快,它的終點還是它的起點,一直在自己設定的氛圍繞圈。

  那麼,我們的教會又該如何發展自己的「敬拜讚美」呢?宗教與音樂自古以來就纏綿不斷,有時音樂助興宗教,有時宗教滋養音樂。作為宗教音樂,除了外在音樂形式及樂器表現外,重要的是形塑一種氛圍、情感,讓永恆亮光能在此時此刻把握、感受,並由此重新解釋個人或族群的整個過去與未來,賦予它們現在前所未有的意義。在此,永恆和現今透過樂音結為一體,並以其中所發生的故事作為題材吟唱。

  猶太人的詩篇就是如此,如同一篇偉大動人心魄的史詩,其中述說吟唱的就是以色列人在族群歷史中與上帝交感的故事。抽掉了如此故事情節,吟唱的人們或下一代就難以體會詩詞的情感意義,這種情感意義基於個人或族群在過往所體認的事實,及對不可測度未來的信靠,勇敢告白上帝是以色列人祖先們的上帝,也是現今引導我們,值得我們信靠的上帝。在此,我們也可自省,台灣的基督徒能否在自己族群受苦的歷史中,寫下與上帝交感的故事,並留下可吟唱的詩篇!

  宗教音樂中的故事是一種見證,說明在神性所支配的人物與事件中,是如何地經由轉化與轉機化危險為祝福,經患難而拯救。這種情感意義留置於詩詞中,透過樂音讓現今吟唱的我們吟味,以相同感受的情感轉移成自己的故事。這種詩歌沒有風花雪月下的自憐,就是歷盡滄桑,也要把自己或族群納入永恆的整體意義,讓上帝的作為與自己及族群歷史結合。因此,沒有故事的「敬拜讚美」,如同失落思想的情感,缺乏定向意志。雖然吟唱時信眾興奮有加,興奮過後,信眾仍需回歸一個歸屬家鄉,在熟悉的歷史意義脈胳及共享的信仰與族群的故事中安置。

  詩篇中的樂曲詩詞就這樣將以色列人對上帝的認知與情感聯繫起來,導致認知結果或想像中的行動過程,都可以在原來的情感基礎上帶來新的感情反應,從而協調情感與認知的整合,來激發作出更具熱情的重大定向決定。它表現的方式可以是對上帝恩待族群的感恩歡樂,也可以是對上帝審判族群的悔罪哀傷。不管方式是敬畏、恐慎或感恩、讚美,它背後都有自己的故事可說。而且吟唱的同時,情感才會依賴上帝的公義來激發行動。

  阿奎那說上帝是超越語言所能描述的,但又可通過禮儀去認識與接近,而且經由這樣的類比,人們才更有可能以熟悉的事物去思考抽象事物。我們禮拜中的樂音,無非催化人們的情感去接近上帝,並在此情感的基礎上帶來新的感情反應,趨使熱情在自己熟悉的事物(如自己的歷史及族群故事)去思考上帝、認知上帝。因此,禮拜中的詩歌所衍生的情感可以是一種通路,不只導引出上帝在我們生活周遭的偉大作為,並可由此來委身自已,在我們熟悉的生活周遭事物重新定向,深思熟慮來形塑群體共享的信仰價值,並付出行動。

  以詩篇50篇、73到83篇為例來說,它們被稱為「亞薩的詩歌」(song of Asaph)。亞薩是大衛王朝時代引導禮拜及吟唱的利未人及先知。他在約櫃的面前用音樂來讚美上帝,他吟唱上帝的話語來安慰受苦的人們,也為受苦的人祈禱,說出打抱不平公義的話話,他們是擁抱痛苦(Embracing the pain) 的詩人與先知。以色列受擄以後,亞薩的後代及學生繼續組成一個「亞薩之子」的詩班。也許詩篇137篇所說那些坐在巴比倫河邊的人,將他們的琴掛在那裡的柳樹上,就是這群「亞薩之子」呢?可見,若不能擁抱痛苦,或沒有族群歷史意識的詩班引唱者,就無法成為詩篇的亞薩。看來,詩歌有比它吟唱之外,更深層的信仰涵意呢!而這不正是今日台灣教會音樂界的「亞薩使命」嗎!

  想想,今日教會流行的敬拜讚美,我們看重的可能是琴、鼓樂器,或舞台燈光效果,或吟唱者美麗的穿著;誰會在乎詩篇的亞薩或亞薩之子,他們可能穿著破衫,在灰燼中吟唱,只求「拯救我們的上帝啊、求你因你名的榮耀、幫助我們、為你名的緣故、搭救我們、赦免我們的罪。」(詩79:9)「這樣、你的民、你草場的羊、要稱謝你、直到永遠.要述說讚美你的話、直到萬代。」(詩79:13)

  就是這些具有「族群意識」及「擁抱痛苦」的吟唱者,才能將「聖城的榮耀」引伸至「上帝的榮耀」。上帝是以色列人的上帝,有榮耀衪的聖城耶路撒冷;同時上帝也是普世各民族的上帝,他/她們各自也有自己崇拜的場所,及各自的吟唱者亞薩。多麼期待,台灣的教會能有自己的「亞薩之子」,他/她們在這塊土地,在自己的歷史中寫下具「族群意識」及「擁抱痛苦」的詩篇,讓台灣教會的子民,在現今疫情及中國武力的威脅中,吟唱我們的「敬拜讚美」!
同作者相關文章:
主題探討/經濟公義對台灣教會的挑戰 (第 474 期)
主題探討/吟唱台灣自己的詩篇! (第 466 期)

原文來自 http://women.pct.org.tw/magazine.aspx女宣雜誌 第 466 期 教會中的詩歌與靈修 (6-16頁)
女宣雜誌 Lusoan Magazine  466期  2023年  7月 教會中的詩歌與靈修 466
本期主題:教會中的詩歌與靈修
發行日期:2023/7/1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編者的話/在我的歌我摸著上帝
主題探討/聖經中的詩歌靈修應用於今日的教會處境
主題探討/在歌聲中默想經文:泰澤詩歌與靈修
主題探討/從民族詩歌在禮拜中的使用,談新體認
主題探討/興起和聲的世代—詩班YOUNG起來
主題探討/吟唱台灣自己的詩篇!
婦女新眼光/兩性攜手 真實傳愛
小錢祈禱網/周而復始
小錢祈禱網/孤單與連結
肢體交通/CWM EAR東亞區會員教會宣教論壇
悅讀繪本/我們失去的不只是雲豹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中會族群區會長短波/同工靈修聯誼暨關懷之旅
中會族群區會長短波/2023世界公禱日——台南中會
幸福家庭徵文作品(佳作)/幸福家庭
舉起祈禱的手/從眼到心,化為祈禱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