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女宣雜誌 > 第466期 教會中的詩歌與靈修
字級調整:

特輯
主題探討/興起和聲的世代—詩班YOUNG起來
成為一直歌唱的教會
關鍵字:
◎ 作者 /李建一 (教會音樂專任助理教授/台灣神學研究學院)
  音樂,是上帝給予世人向祂讚美的管道。從亙古至今持續有詩歌的創作、唱詩、彈奏、詩班獻唱、即興彈奏、樂團演奏等,都可看出世人以各項恩賜來向 神頌讚。音樂的延續和服事人員的訓練是傳承非常重要的環節,從早期口耳相傳的背誦樂曲,到五線譜的誕生,精彩的音樂被記錄下來,透過視覺的輔助,也激發歷世歷代作曲家更多靈感創作,加上器樂的發展讓聲響豐富度加增、敬拜方式的拓展、不同國情音樂的發現與揉合……讓敬拜音樂更加的豐富多元。

  早期宣教士來台宣教,把教會音樂—聖詩帶進台灣,且用心的將外文翻譯為台語,以口頭教唱方式傳授給台灣信徒,信徒們一節一節地聽唱背誦,神學教育就這樣一句一句唱進人心。宣教士們也教授風琴彈奏的技術,培養當地的信徒,蔚為「你教我唱我彈」的風氣。在亞洲的宣教版圖中能看見韓國是禱告的教會,日本是讀聖經的教會,台灣則被稱為「愛唱歌的教會」。因這「愛唱歌的教會」的恩賜,台灣教會會眾唱四部和聲的能力極佳,音樂禮拜中有如合唱天團般的美妙和聲比比皆是,每位信徒都沉浸在聖詩歌詞的感動及演唱能力的建立。教會的各年齡層詩班更是一直不斷成立,就算是沒有琴聲的伴奏,無伴奏的四聲部和聲也能感動人心……這樣的場景,如今何在?

  1970年代,台灣各大專院校吹起一陣校園民歌風潮。當時由卓忠敬牧師所引導策劃的「基督是主」系列詩歌,教會界也普遍使用,在團契聚會、營會、教會活動中常可見到「基督是主」的蹤影。當時大家的看譜習慣不知不覺從「五線譜」也轉為數字化的「簡譜」。除了教會的傳統聖詩,「基督是主」系列歌曲也成為另一種敬拜音樂的選擇。 

  1990年代,「敬拜讚美」的音樂敬拜模式進入台灣,透過小型樂團和領唱的組合,很快吸引年輕世代的眼目。敬拜過程中,所有人看著PPT(簡報)的歌詞,經過幾次的吟唱及樂器的帶動,大家自然而然在反覆吟唱中很快把一首歌學起來,就算不用歌譜,會眾也能投入音樂的敬拜。就這樣,教會讀譜的學習一路從「五線譜」、「簡譜」到「不靠譜」的境界。但,這樣的轉換,實在有待商榷!

  傳統四部和聲的詩班或敬拜讚美的模式,都是讚美上主,引領人敬拜上主的方式。不管是用何種方式演唱,有無「歌唱」的訓練是極為重要的,這也是現今發展音樂事工的基礎之一。根據性別的不同、年齡的發展、發聲狀態、音域/聲線的不同,都會影響「聲音」的品質及整體永續發展的可能。例如,有些人的聲線是偏低音域,原則上應該是男聲BASS或女聲ALTO,高音域對他們來說相對較為困難,但樂曲只有一個聲部時,就必須與女/男高音一同演唱高音域,這樣一直扯著喉嚨唱下去,不僅整體的音色無法達到平衡的狀態,反更凸顯音色和諧度不佳,且最終導致聲帶的浩劫—沙啞。合唱「聲音」的訓練是透過一系列的音樂訓練,達到「如同一人」演唱的音色,多聲部的訓練達到和諧,進而在讚美敬拜過程中展現不同的層次與美。一個音樂團隊聲音的調整及整體音樂協和的效果,是需要經年累月的磨合與訓練,每一位成員願意打開耳朵傾聽團隊的聲音,學習控制自己的音量、力度……才能慢慢調整出團隊的好聲音,絕不能期待一群未經訓練的人,一上台就能自動演唱動人好聽的聲音。

  返台這些年,有幸至不同教會分享觀摩交流,觀察台灣各地詩班組成,參與服事者有很多都已超過10年、20年甚至30年以上,他們的忠心事奉著實令人感佩。但不可否認,台灣目前各教會詩班/聖歌隊大多面臨高齡化現象,筆者曾經在排練時問過團員:十年後的教會詩班何去何從?他們直接回答:「要有人來接,否則就倒了!」聽得出大家渴望再看見詩班的復興,但年輕世代似乎無意投入一起練唱及服事,而是直接往敬拜讚美的事工發展。若真的往敬拜讚美事工發展,往後的詩班可能就慢慢的萎縮,教會「詩班(聖歌隊)獻唱」真要走入歷史了嗎?我們真的要成為「不靠譜」的教會了嗎?

  在旅美十載的學習,看見身旁的服事同工,在學校能演唱古典聲樂作品、於合唱團中成為彼此音色調和的歌手、在教會中透過麥克風演唱出感人聲線的敬拜讚美歌曲……。重點是,這些同工可以在不同音樂的表現中,做不同音樂配搭的轉換,並不是只用一種方式/聲線演唱所有音樂曲風,這完全可說明「聲音」的訓練是何等的重要。回台任教後,發現台灣大環境的合唱生態是一直在進步及創新,但教會音樂的「合唱/詩班/聖歌隊」的步調卻是緩慢的進步或維持現況,更令人感傷的是—有些教會詩班/聖歌隊的身影已消失,剩下的只是詩班「曾經」的座位。與年輕世代信徒交流過程中,他們覺得:「聖歌隊」是「過去時代的團體」、「唱的歌都好難」、「看不懂譜的人怎麼加入?」或者「現代」只有敬拜讚美才是音樂!但反思—教會以外的合唱團怎麼還是那麼能唱,甚至蓬勃發展?我們也是每個星期都在練習呀!但怎麼越唱人越少!?

  因心中許多的感觸和期待,促使在課程設計時有「詩班 YOUNG起來」的策劃與執行。起初只是一門學期課程的期末展演活動,期待課堂上的學員、指揮、團員都能重新看待年輕人在教會彼此同心服事的定位及找尋教會的歌唱文化。課堂學員透過15堂「多元」課程規劃設計,從音樂生態了解、創新發聲練習、有效率排練技巧、詩班經營理念、音樂人的人際雷達、指揮技巧、聖詩新唱等角度,期待能提升指揮們的「多元視角」,了解詩班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尋回教會全體教友對教會音樂「參與」的熱情,藉由創意的展演合作,體會「口唱心和」服事的喜樂。展演當天,有些教會團隊根據現有的資源彼此搭配,例如成人與兒童詩班合作、聖詩改編現代和聲、多元語言詩歌的演唱、合唱歌曲結合器樂:小號、弦樂器、爵士鼓等,原住民音樂的教唱與口簧琴的呈現等等。在整場觀摩展演中,深深感受到年輕人的創意、活力真是不容小覷,有年輕人參與的團隊,不僅創新精彩,更體現教會音樂新氣息、新風貌!

  現今的音樂環境是多元的,教會界如能更多彼此資源共享與合作,絕對能展現更豐富的音樂樣貌,但一定要規劃「時間」進行排練,按部就班,切勿躁進只想速成式的馬上獻唱或帶敬拜,如此只會凸顯更多的缺失和技術上的不足,長久下來可能成為團隊的沉重負荷,聲嘶力竭不僅耗費體力,更可怕的是挫折感帶出的「心累」,整體音樂表現力也將會有所限制。音樂的傳承需要從小建立,從簡單易懂的樂曲入門,考量團隊成員的能力尋找合宜的樂曲,慢慢的教導和陪伴,或可從單聲部齊唱逐步往二聲部努力。兒童/青少年的體力和學習力是很強大的,只要循序漸進,不斷傳遞音樂事奉價值,佐以團隊凝聚力,相信絕對能培養出一群喜愛歌唱的新世代。成人詩班的經營亦同,獻詩/展演目標的設定,合宜的樂曲選擇,循序漸進,不僅可以幫助詩班成員穩定出席學習,更能讓團員透過有計劃的練習與服事,感受到自己與他人的成長,因而強化服事的態度與委身的心志。

  「詩班YOUNG起來」是多麼美的異象,YOUNG包含了新的心態、期待、溝通、調整。這異象需要眾教會與教友們的參與,持續的栽培與傳承,讓我們再次興起和聲的世代!
同作者相關文章:
主題探討/興起和聲的世代—詩班YOUNG起來 (第 466 期)

原文來自 http://women.pct.org.tw/magazine.aspx女宣雜誌 第 466 期 教會中的詩歌與靈修 (5-16頁)
女宣雜誌 Lusoan Magazine  466期  2023年  7月 教會中的詩歌與靈修 466
本期主題:教會中的詩歌與靈修
發行日期:2023/7/1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編者的話/在我的歌我摸著上帝
主題探討/聖經中的詩歌靈修應用於今日的教會處境
主題探討/在歌聲中默想經文:泰澤詩歌與靈修
主題探討/從民族詩歌在禮拜中的使用,談新體認
主題探討/興起和聲的世代—詩班YOUNG起來
主題探討/吟唱台灣自己的詩篇!
婦女新眼光/兩性攜手 真實傳愛
小錢祈禱網/周而復始
小錢祈禱網/孤單與連結
肢體交通/CWM EAR東亞區會員教會宣教論壇
悅讀繪本/我們失去的不只是雲豹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中會族群區會長短波/同工靈修聯誼暨關懷之旅
中會族群區會長短波/2023世界公禱日——台南中會
幸福家庭徵文作品(佳作)/幸福家庭
舉起祈禱的手/從眼到心,化為祈禱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