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月九日與高雄中會婦女事工部同工們,前往旗山區的偏鄉去拜訪教會,我們造訪了美濃教會、六龜教會、杉林教會及大洲教會;三月十二日又走訪了甲仙教會,想了解這些教會內婦女們的需求,並期待著她們可以出來參加婦女部所舉辦的各項活動。我們走訪了這些教會,發現了他們所面臨著種種的困境,我就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偏鄉教會是不是一個等著關門的教會?
我們在週間去探訪了杉林教會。受到余宗相牧師與牧師娘熱情接待,在牧師敘述教會現況困難點包含:1.會友高齡化,2.婦女為家計,少到教會聚會,婦女團契不復存在。3.隔代教養比例偏高,4.孩童教育牧養缺乏青年同工。一樣的困境也發生我們去拜訪的其它教會,但在如此匱乏的環境中,仍然擊不垮牧者們的信心,堅持播種宣教的理念,謹守崗位。又像甲仙教會的李玉霞牧師,在主日一早就預備心,彈著聖詩迎接會友,雖然十多人的聚會但仍是虔誠盡心服事敬拜。若不是這些委身於主的牧者同工、宣教士、傳道師的付出,這些教會的信徒如何能領受福音的恩典呢?這些教會不是就成為等著老去凋零,自然關門的教會!
偏鄉教會不應該是一個等著關門的教會,他是一個有異象有盼望的教會,主要在這裡紮根撒種,流淚撒種必歡呼收割,必有豐盛的果子為主存留;不要因為環境的衝擊,青年的流失造成教會延續的斷層,就以為無法傳福音,無法宣教。傳福音是不分時間,年齡及場域或環境變遷,而是時時刻刻都在進行著,人的眼光只著重在數量、成果,但傳福音是一輩子,不是一個階段,是永永遠遠都在進行的。
有一天在youtube上觀看了水林教會的介紹,讓我認識了莊信仁牧師對水林教會的耕耘與信心。務農時代的水林教會聚會人數眾多,隨著時代變遷都市經濟崛起,年輕人外流、農村沒落,教會聚會人數逐漸溜滑梯般降成個位數,約莫34年來缺乏全職傳道人牧養,幾乎讓堅守教會的會友信心動搖,「上帝不愛這裡了嗎?沒人關心這裡嗎?」直到2008年莊信仁傳道師由北部來接任水林教會,從極度匱乏的教會,至持續接到別人的奉獻,激勵了他們的信心,同心合一的靈逐漸興旺起來,長執及孩子們說:「傳道你是火車頭,你衝,我們跟!」這是多大的信心與倚靠,這個歷程對水林教會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牧者在所陪伴的孩子身上,深刻地看見自己的責任!這樣子弱小、且極少信徒的教會,在我們高雄旗山小區也是處處可見,如六龜教會、杉林教會、甲仙教會等等,一如水林教會一樣,經歷著時代變遷,人才外流,偏鄉謀生不易,紛紛遠離故鄉,是以教會光景自然沒落,只剩下年長及年幼、祖孫隔代教養的家庭景況,教會青壯年斷層間距日深,老者已矣,幼者及長就離家就學或就業亦不復歸,只有教會牧者仍舊堅守宣教撒種大使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守崗位,堅守著我是教會的守門人,不是教會的關門人。
今天我們教區偏鄉的教會面臨著種種的問題,是我們教會、中會、總會要共同去面對的課題,我們常說:「我們在主裡是一家人,互稱兄弟姊妹。」但只要談到資源人力共享時,就變成「這是你教會,那是我教會」,彼此的關係就劃分的很清楚。這是我們在主基督裡一個共同的身體裡,彼此互為肢體該有的想法與做法嗎?城鄉差距不只存在行政教育各方面的問題,也存在教會間。這當中除了要有牧者同工願意委身奉獻在偏鄉,也需要有人力及物力的資源挹注,如城市中的大教會願意推動教會中的青年、同工定期輪流的前往偏鄉的教會服事,教會從財務中提撥部份的金錢來協助弱小的偏鄉教會,或以認養偏鄉教會為姊妹教會的方式,或以各種實質且具體有效的方式來協助偏鄉的教會,如此偏鄉的傳道、教育事工才能持續的進行,使福音可以在每一個角落被宣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