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44期 原住民的危機與轉機
字級調整:

文化.藝術
泰雅族的「Gaga」超自然信仰
關鍵字:
作者/安力‧給努(賴安淋) (玉山神學院道學碩士,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碩士(M.F.A.),現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泰雅爾中會河頭教會傳道師。)
  當我們觀察到台灣原住民的傳統藝術時,各族之間都強烈表達了其特有的風格及圖騰表徵。這是一種集原始社會制度、風俗及巫術禮儀相合而成的審美經驗表現。換句話說,創作者透過藝術的表達把生活中各種分散的社會內容、或敬神驅鬼、或傳授技藝、或祈求豐收等表現出來。其主要的作用,是使社會變得更有秩序,以強化整個部落的團結,並顯示出鮮明的社會功利內容,及表達群體中那種極為狂熱的宗教情緒。美國當代著名的哲學家蘇珊‧蘭格(Susame Langer)根據一般符號學的原理去察考藝術的問題時,提出一個結果:藝術的「內容」和它的「形式」是兩種「異質」而「同樣」的東西,她把它分解為兩種不同的「元素」所構成,一種是表面的「符號標誌」(signifiant),另一種是內在深層的或隱藏的,叫作「精神內涵」(signifie)(註1)。筆者因此相信,不論是藝術圖騰或宗教象徵,其精神內涵的內在動機,影響了外在符號圖騰的表現,但精神內涵有時是潛藏的,並不一定會表現在符號語言上,卻是構成各種文化特質的潛在因素。換言之,所謂的「圖騰文化」,包含了「外在符號」及「內在精神」兩種向度的表現。也因此讓它們在一種想像和思辨上,分別構成了極大的廣闊天地。本文將以連載方式陸續以台灣原住民各族為主題,從筆者繪畫的創作經驗及上述對二種向度的研究,來一窺原住民在「宗教與藝術」上的文化風釆。

圖一
  左圖「泰雅族父子」,筆者於1996年完成之油畫作品(116.5×91cm),右立者是父親,穿著泰雅族最負盛名的貝珠長衣(lihik或bacing na lukus)展現了族人獨特的珠工藝術,但今早已被人蒐刮殆盡,不見於部落之中。少年侍立在旁,筆者乃隱喻泰雅族的新生代背負了文化傳承的使命。但從他們眼神中傳出了許多令人驚愕、無奈、無力、迷惘的表情,承受著外來無情社會莫大的壓力。

  泰雅族(Tayal)是北部台灣山區最為強悍的一支大族,也是台灣原住民所有族群中分佈區最為廣大的一族,分佈範圍包括台中、南投、苗栗、新竹、桃園、台北、宜蘭及花蓮等縣計十六個鄉。位於海拔一千公尺左右的河階地,部落約有兩百個。總人口數有九萬人僅次於阿美族。族名譯音為Atayal或Taiyal,是勇敢人、真人之意,主要分成三個不同傳說為發祥地,即以裂岩(Pinsebukan)、大霸尖山(Papakuapa)及白石山(Bunohon)等祖先創世的三個大系為主。前兩系在學術上被劃分為真正的「泰雅族」人,後者被劃分為「賽德克亞族」,即近年來,我們所稱呼的「太魯閣族」人。

圖二
  如圖「祖靈篇」是筆者1993年於台北彩田藝術空間展出「畫靈系列」作品之一。以裝置藝術的表現手法來詮釋泰雅族「Gaga」傳統信仰的精神內涵。其色彩的意象,五幅祖靈像,充滿了神祕、幽暗的原始生命張力,以及個人對台灣的竹、樹木、樹籐和石頭等的現代情感,將泰雅族「Gaga」的內在圖騰符號,轉換成全新的視覺表現,試圖將大自然、宗教信仰及生活機能保持著一套相當完整的關係。

※ 超自然信仰的「Gaga」團體
  泰雅族社會組織以稱為「Gaga」之信仰團體,形成「狩獵團體」與「祖訓團體」(註2)的兩種社會組織型式,以血緣為主,共同恪守祖先遺訓及狩獵的文化圈,與漢族的宗姓部落相似。在泰雅族家中,男人是一家之主,女人為次,是典型的「父系」社會。其傳統生活以狩獵與游耕維生,民族性剽悍勇猛。

  泰雅族的傳統「Gaga」信仰,是以祖靈為主,並與一切超自然存在之靈界結合來主宰萬有,並賜人類鴻福或災禍。泰雅人稱這些超自然存在者為「Utux」(神或鬼的合稱)。「Gaga」原意譯為「規範」及「祖先遺訓」,它含蓋了前述「精神內涵」(signife)的一切內容,並表現於宗教祭儀、社會秩序和倫理道德的種種行為法規上。在泰雅族傳統社會中,任何人都不得違反「Gaga」,否則「Utux」將災禍臨至犯者本人或家人,甚至殃及同一個「Gaga」的臨近團體。而觸犯「Gaga」的這種行為泰雅人叫做「psanik」(意譯為破壞禁忌行為)。在族人中若有人被發現其行為「psanik」,他必須以贖罪方式作為補救之道,提供犧牲品以慰藉「utux」,來改變祖靈的責罰。有些過犯雖不能當場舉發,但日後「utux」終將其顯露。因此泰雅族人相信,凡遭不幸或罹患疾病者,必定是觸犯了「Gaga」。所以必須透過祭司或巫師問明原因,然後供獻祭物以為補贖。廖超凡主教在其著書《基督教與其他宗教》中「現代的原始人」一文,提到了極為類似於「Gaga」信仰的原始宗教因素,他將它稱為「活力」。他說任何原始民族在其部落的日常生活中,都是靠著一套極為複雜的風俗習慣來維繫其團結性;社會的繁榮全靠「權力的均衡」,而這權力均衡的維持力量,就是部落中的「活力」。這「活力」便是包括了一切生物的力量與生氣,如神、死人、活人、禽獸及動植物等。「活力」是不容被破壞或損傷,因它關係到個人乃至到整個部落權力均衡的維持,一旦它被破壞了,一切都必將遭致毀滅。任何破壞「活力」的個人或事件,若觸犯了部落的「禁忌」,就必須採「補贖」行動,嚴重的還得舉行各種祭禮以圖補救(註3)。其實這種補贖現象也普遍表現於泰雅族「Gaga」信仰的行為之中,例如泰雅族以殺山豬作為結婚禮聘來向女方家族賠禮,類似今之「喜餅」,我們稱為為「pinhogan」(有懲罰及贖罪之意),另外獵取其他部落之人頭的習慣,都是提醒這種「活力」或「Gaga」的功能。另外廖主教也提及原始人的「懼怕心理」,似乎他們的生命處處受到「規條與忌諱」之限制,一如藩籬之包圍,若任何人違犯任何規條,必遭可怕之報應;而祖先之靈是大家所公認的幫助與恐懼來源(註4)。因此泰雅族人對祖靈的態度,是絕對服從的,無條件遵守其訓示,唯恐觸怒祖靈而遭其責罰。「Gaga」的禁忌範圍甚廣,舉凡農作、狩獵、飲食、婚姻、分娩、喪葬、祭儀等都有規定。例如在播種期和收穫期間,不論男女均禁忌觸摸生麻,也不得紡線和織布,這是有關農作的禁忌。出獵途中不得談論獵獲物之多寡,這是有關狩獵之禁忌。一切獸類之陰部及肛門,惟老年人可以煮食,兒童嚴格禁食,這是有關飲食的禁忌,其餘不勝枚舉。族人們在這樣的嚴格規範中,似乎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法,知道自己的身分、地位與責任,使每一部落,成功地創造了一個適宜居住的小世界,又很成功地找著了人類所追求的一種生活的基本因素----團結與統一。

  目前我們所面對的真正危機,乃是在於社會的分裂,以及分裂後維持部落權力均衡的「Gaga」 遭破壞,使原來的一切生活難以調適,產生了許多內、外在的脫序現象。很多人把前述的責任歸究於早期入山的宣教士,但我們不能忘了隨之而來的商人、探險家及政府官員,比前者的破壞力量更大。基督教福音的特殊性,就是在於見證「上帝」(神)為歷史的主宰,世界是上主救贖之對象,也是祂救贖人類的舞台,原住民的小世界舞台,更是上帝所要施行拯救的地方,雖然福音有時成了一種分裂的力量,打破了原住民小世界的藩籬,然而福音本質帶來的是恩典與祝福,它之所以會有衝突,乃是因為人們把基督教的福音,同西方人或平地漢人(異文化)的生活方式互相混淆之故,也就是說非宗教本質上的因素,而是文化衝突的結果。基督的福音乃要拯救族人脫離部落、民族傳統與舊有生活習慣之懼怕心裏邪惡的成分,並脫離古時鬼靈世界的統治,進入恩典,脫離束縛,進入自由、光明、健康之境。

圖三 
  如圖「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175×220cm),這是一幅兼具「現代」與「傳統」的宗教畫,是筆者1992年的「畫童系列」作品之一。以十字架為造形的構圖,及聖經故事「施洗約翰為耶穌施洗」為內容,原住民孩童為題材,並透過筆者的文化背景,闡釋聖經的信仰本質,讓信仰更具本色化,且擺脫形式主義的束縛。

  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否定了原始宗教的價值。「gaga」信仰的特殊價值,除了在於族人修身養性、精神依托的宗教層面上,更顯在於發揮團體性的社會功能─共勞合作、同負罪責、同享安樂等。相形於現在社會專以個人利益為前提,根本忽視全民福祉,造成貧富不均現象,昔日的「gaga」團體就值得現代社會欣賞與效法了。此外,因「gaga」延伸出來的種種精神內涵,或表現於在外的文化現象,諸如黥面藝術、出草、打獵、生產及各項物質文化表現上,均說明了在基督教未傳入之初,上帝的愛早已普及了原住民社會,上帝培育原住民的生命,更創造原住民歷史。當然泰雅人不能只固守傳統,除了要以現代的眼光重新詮釋,並發揮舊有的文化外,也要吸收外來的優美文化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然而「傳統文化與聖經信仰」的調適現象,更有待現代原住民神學人的積極重建,因為它們都是發展「原住民神學」的基本胚因。

註:
1.見徐書城著,繪畫美學,台北:五南書局,1993年,114-120頁。

2.「祖訓團體」原為現代人類學者所稱之「祭團」組織,這是漢人學者受到祭祖與進香團思想所致。事實上,泰雅族的「gaga」團體,不祭拜祖先,只嚴守祖先遺訓、道德規範及嚴格的禁忌觀念,故筆者認「祭團」應改為「祖訓」團體較為合宜。

3.「原始人把一切事物都以活力看待,而不以實存之物看待……」參廖超凡著,基督教與其他宗教,香港,道聲出版社,1978年,190-195頁。

4.台灣原始部族大都相信靈魂和神靈有善惡兩種,人死則化為靈魂,正當死是善靈,為賜福來源;凶死者是惡靈,為咒詛來源,所以人們要盡供獻與澆奠之責,否則他們的活力便會消滅,而社會之均衡便遭破壞。見廖超凡著,同上引書。
同作者相關文章:
泰雅族的「Gaga」超自然信仰 (第 44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44 期 原住民的危機與轉機 (40-44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44期  1998年  2月 原住民的危機與轉機 44
本期主題:原住民的危機與轉機
發行日期:1998/2/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目錄s/
編者的話
原住民教會面臨的危機與挑戰
母語是原住民族群的身分證
達娜伊谷傳奇
從社區教會到布農文教基金會
起來吧!同心協力重建上帝美麗的故鄉---鎮西堡
請參與原住民農產品直銷
長老教會原住民宣教的方向
走出原住民悲情
溫榮春牧師----隨時等候主的召喚
從麥可喬登談教會對青少年的宣教策略
泰雅族的「Gaga」超自然信仰
社區事工外一章──「那位管會堂的鄰居」
淺論聖餐
愛情心理醫生
「飛碟、真道、靈魂光」
評「刺激1995」
傳承迷思──與祖靈在布西達雅交會
雙連安養中心--訪蔡芳文長老
從CCMA到TCMA
不可思議的生命──從「活出意義來」一書中看「意義治療」的重要概念
體驗長青團契的原住民教育生活體驗營
活在成長中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