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口及地理位置
根據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2009年2月的資料,比努悠瑪雅呢族的人口數有11417。比努悠瑪雅呢族的部落,分佈於台東的平原上,在行政區域上,屬於台東縣的台東市與比努悠瑪雅呢鄉。十個部落為知本部落(ka Tra Tri Pulr),座落在台東市知本里。建和部落(ka Sa va kan),座落在台東市建和里。利嘉部落(li ka vong),座落在比努悠瑪雅呢鄉利嘉村。泰安部落(ta ma lra kaw),座落在比努悠瑪雅呢鄉泰安村。初鹿部落(u li vu li vuk),座落在比努悠瑪雅呢鄉初鹿村。上賓朗部落(Ha lri Pay),座落在比努悠瑪雅呢鄉上賓朗村。下賓朗部落(pi nas ki),座落在比努悠瑪雅呢鄉下賓朗村。南王部落(pu yu ma),座落在台東市南王里。寶桑部落(a pa pu lu),座落在台東市寶桑里。龍過脈部落(da na da naw),座落在比努悠瑪雅呢鄉明峰村。
二、 會所制度
比努悠瑪雅呢族曾經是一個強盛的族群,在東部台灣有輝煌的歷史,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以「會所為中心」的部落教育制度,培養優秀的軍事功能,守護部落。會所制度分為二:
1、 少年會所(Ta ku Ta ku van)。少年十二歲以後,即進入「少年會所」接受五至六年的嚴格教育與訓練,這段時期的青少年,不但要學習各種內在精神和意志的鍛鍊,例如:禮節、服從、膽識、謙卑、忍耐等等,同時,也要增強體能,學習各種狩獵、耕作、建築等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學習各項戰鬥技術,使他們成為社會的中堅份子。因而「少年會所」成為男子社會化最重要的機制。
2、 成人會所(pa la ku wan)。男子經過晉級儀式而入「成年會所」,在這個階段的男子,一方面要接受長輩的指導,實際負起部落各項責任,另一方面也負責少年會所的訓練和監督。
所以,男子是透過會所制度,學習社會規範與傳統知識,經此社會化成為部落的成員,進而成家,繁衍子嗣。後來在日本統治時期(1895年),由於日本人設立公學校制度,衝擊會所制度,新式教育取代了原來的會所制度,也改變了語言習慣。
目前會所制度還是存在,但僅在每年的重要祭儀,帶領族人回到會所制度,接受訓練和教導。每年年底的年祭,是比努悠瑪雅呢族一年一度的重要祭儀,整個祭儀分成兩大部分:一是猴祭(ma nga ya nga yaw),以少年會所為主體,舉行少年獵猴活動。另一是大獵祭(ma nga yaw),以「成年會所」的成員為主體,舉行成人行獵活動。
三、 宗教信仰
在傳統信仰裡,比努悠瑪雅呢族相信有神(vi ru wa)的存在。他們相信的神祇包括有:大自然的神、天地的神、四方之神、造人之神,以及袓先與死者之靈等等。這些神祗不但是族人祭祠的對象,也與他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例如:身體微恙、事情不順或者家庭的不安,往往被解釋成因為忽略了對祖先的祭祠,或者觸犯了神祗所造成的。(註一)
四、 今日的比努悠瑪雅呢族
今日的比努悠瑪雅呢族部落,由於位於台九線主要交通道路旁的平原上,封閉性不易維持,加上觀光事業發達,外來漢人移入居住者眾多,目前幾乎都已經是族群混居的狀態。族人被「漢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