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欣雨!前年大學畢業後,我勇敢踏上一段未知的旅程——飛往德國,參加為期一年的教會志願者計畫。這是一趟充滿挑戰、學習與成長的旅程,跟大家分享這段經歷的點滴。
從申請到出發:突破舒適圈的起點
說實話,在申請這個計畫時,我對具體內容也一知半解,只知道會在教會工作,並有機會分享臺灣的文化。當時的我抱著「試試看嘛,何不挑戰一下?」的心態就出發了!沒想到,這一路不僅打開了我的視野,還深刻改變了我的人生觀。
申請德國志願者簽證的過程是一場耐心與毅力的考驗。從填寫檔、面試到等待結果,雖然過程艱辛,而且是在不確定中啟程,竟然讓我的生命經歷到深刻改變。
初到柏林之時一切都是新的,除了語言、環境、文化,甚至工作內容都讓我手忙腳亂,但心情卻無比輕鬆。在柏林的第一個月,簡直就是一場資訊轟炸!我須要辦理住址登記、銀行開戶、居留證等等,還要適應一切全英文的工作環境。好在我的工作地點——教會,大家的英語都非常流利,總是熱心幫助我度過一個個難關。
那時,我的主要工作地點是教堂的聚會場所,那裡有一個簡易咖啡廳,我與德國志願者Noemi搭檔。我們必須從設計功能表、採買食材到製作甜點,再到社群媒體宣傳,全程親力親為。一開始,我壓力大到懷疑人生,但在這些高壓挑戰中,我逐漸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學會獨當一面。
文化交流:每一次互動都是成長
在這一年裡,我籌備及參與了許多文化交流活動,這些經歷讓我感受到跨文化的魅力與挑戰。我籌辦臺灣文化之夜來分享臺灣的文化及美食,從設計功能表到介紹文化,都一手包辦,當然還有許多人一起幫忙,活動圓滿成功,收穫滿滿的臺灣食物粉絲,還分享了臺灣的電影《流麻溝》,收到許多回饋,想不到大家對這些歷史軌跡也很有興趣。
其中有志願者是來自巴勒斯坦的,我也協助舉辦巴勒斯坦之夜。這是最具挑戰的一次活動,因為涉及敏感議題,我們須非常謹慎地處理。儘管過程中遇到一些溝通問題,但最終我們學到了如何在多元文化中找到平衡。
還有德國聖誕活動,我和其他志願者一起從頭製作薑餅屋,還有越南春捲、包水餃等活動,大家玩得不亦樂乎!教會舉辦的活動也非常有趣,從電子音樂派對到LGBTQ 座談,甚至是全市的音樂節,我都參與其中,感受到這個地方對不同文化和族群的包容。這些活動讓我學會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溝通與合作,並更加理解彼此的差異與共同點。
挑戰自我:在未知中發現潛力
志願工作的日常不僅充滿挑戰,也讓我有機會發揮自己的特長。我利用自己擅長的社群媒體技能,幫助教堂經營帳號,還舉辦了多場成功的活動。以前的我偶爾有拖延症,把不會的事情放在一邊,但這一年教會了我:「不會的事情,就去學,馬上就去做。」
青年的力量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參加東亞聯合禮拜,面對一群經驗豐富的牧師與長老,我本以為自己無法勝任,但最後,我用自信的表現完成了臺灣文化的分享。這次經歷讓我更加相信年齡不是限制,只要勇敢嘗試,就能超越自己的想像。
從「我不行」到「我試試看」, 這一年中我學到的最大課題就是:「當我遇到不會的事情時,怎麼辦?」答案很簡單:尋找方法,請教別人,不斷嘗試。我遇到太多我從未做過的事情,但憑著一股衝勁和不服輸的心,我克服了許多困難,完成許多事情。就像提摩太前書 4:12所說:「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和合本)
語言隔閡才不存在!在主裡我們是一家人
語言根本不是問題!我們團隊的每個人英語都超流利,會議或聊天時只要有我在,他們都用英語,或耐心幫我翻譯。雖然因此我沒怎麼學到德語,但這樣的包容讓我感覺到自己被充分尊重。大部分的德國人都會說英語,溝通起來沒有障礙。這段日子裡,我的同事們簡直像家人一樣。Ulrike、Volker、Arne、Franca和Noemi對我超級照顧,讓我幾乎忘了想家;也因為是教會的志願者,所以我不懼怕,無論如何上帝會保守看顧。
多元文化中的友情與成長
志願者團隊成員來自不同國家——瑞典、烏克蘭、巴勒斯坦、印度、尚比亞、美國等地。我們的背景各不相同,但正是這些差異,讓我們學會了彼此包容與尊重。在這裡,每一次溝通都是一次學習,每一次合作都是一次進步。
不僅如此,我的朋友們更像是家人。從日常工作到生活中的點滴,他們都給予我無微不至的關懷與支持。這段友情成為我在異鄉最大的力量。
BMW柏林差會
這一年,柏林差會為我們精心籌備了三次研討會,從團隊建立、文化探索到未來規劃,幫助我們在不同階段獲得成長。
文化交流與身分認同——我們深入討論各國文化差異、刻板印象及身分認同,分享信仰與教會文化的不同,並通過匿名提問、論壇遊戲等方式加深理解。參觀德國歷史博物館及柏林差會大樓,讓我們更全面地瞭解德國的文化與歷史。
工作挑戰與問題解決——我們分享工作經歷,探討壓力管理、有效溝通等實用技能,並提出解決性騷擾、不合理待遇等問題的方法。此外,通過辯論國際議題,提升了我們對全球責任的認識。
告別與未來規劃——在最後的研討會中,我們反思過去經歷,探討文化再適應及未來計畫。柏林差會準備的「BOX」,成為激勵我們面對挑戰的重要禮物。
這些研討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融入德國,也讓我們從個人到全球視角,都有了深刻的成長與啟發。
異國文化入侵,愛上這個奇特、充滿魅力的城市
柏林是一座充滿多元文化和歷史沉澱的城市。它不僅是德國的政治和經濟中心,更是一個藝術、音樂和創意文化的重鎮。在柏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共同生活,創造了獨特的國際氛圍。這裡的文化包容性極高,從土耳其烤肉店、越南咖啡館到世界級的當代藝術展覽,無不展示著多元文化的交融。
柏林的歷史感隨處可見,如二戰遺跡和柏林圍牆的紀念碑;但同時這座城市也充滿了現代創意,如街頭藝術、音樂節和夜生活。柏林不斷重建自我,並以開放包容的心態接納新事物。正是在這樣一個多元共生的環境中,我體會到如何在異國他鄉找到自己的定位,也逐漸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共通與差異。
柏林的冬天漫長而陰鬱,白天的日照短得讓人措手不及,有時天還沒完全亮就已經進入黃昏。寒冷的天氣加上陰沉的天空,讓街道顯得格外寂靜。這樣的環境容易讓人陷入一種低迷的情緒,尤其是在一個陌生的城市,獨自面對生活的挑戰時,更容易感到孤單和無助。
當時我也開始感受到冬季帶來的情緒波動,一種無法解釋的疲憊與憂鬱不時湧上心頭。為了調適,我試著每天找些小事讓自己打起精神——去公園散步、和朋友喝杯熱巧克力,或是專注於學習和工作。這段經歷教會了我如何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裡保持心靈的溫暖。
德國人的做事風格一絲不苟,重視規劃與流程,一切都按部就班地進行。每件事情都講究效率與準確性,沒有快捷方式可走,因此在這裡工作需要耐心和細緻。許多重要文件和溝通,依然仰賴傳統的紙本信件或正式的電子郵件,無論是辦理行政手續、銀行事宜,還是日常生活的聯絡,信件往來都是常見的方式。
這樣的習慣對我來說是一種挑戰,尤其在習慣了數位化快速溝通的生活後,必須學會適應這種節奏。透過這些經歷,我不僅鍛鍊了自己的耐心,也逐漸理解這種嚴謹文化背後的價值:它保障了每一項工作都能有條不紊地完成,並且讓人對流程和結果充滿信任。
一場關於「認識自己」的旅程
這一年的志願者之旅,是一場打破自我、挑戰極限的冒險。在這段旅程中,我學會在未知的土地上,如何將自己的腳步與這片異國的土地緊緊相連。我走過了語言的隔閡、文化的碰撞,每一個挑戰都是一次全新的自我突破。每一次的磨練,都是對自我勇氣的淬鍊,讓我從「不行」到「我可以」。一路走來,不僅成為更強大的自己,也更加堅信:「當我勇敢面對未知,世界將無所畏懼。」
柏林,這座充滿歷史與文化的城市,深深烙印在我的生命中。它教會我如何在多元文化的交織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如何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夥伴一同攜手共創未來。在這裡,我不僅建立了無價的友誼,也學會如何以開放的心態,擁抱每一個新的挑戰、每一次的自我超越。
未來,無論我身處何方,這段旅程都將成為我永不熄滅的火焰。它激勵著我,讓我敢於追逐自己的夢想,勇敢迎接未來的一切挑戰。我已經不再是那個懷疑自己的我,而是那個充滿力量,敢於面對世界每一個難題的全新自己。我相信,無論未來的路多麼崎嶇,我都能以無畏的姿態,勇敢地走下去。
感謝這一年的旅程,它讓我不僅看見了世界的廣闊,也見證了自己無限的可能。而未來,將會更加燦爛輝煌,因為我知道,無論走多遠,我的內心早已燃起了一把無畏的火焰,照亮前行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