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201期 It's 休time!
字級調整: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故事神學家——宋泉盛(上)
在歐美的神學界,他發出亞洲神學的聲音;在亞洲神學世界,他一直是位傑出的貢獻者。
關鍵字:宋泉盛  神學家 
作者/莊雅棠 (前長榮大學教授兼神學院院長,現任美國北維州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2024年11月26日宋泉盛博士辭世,消息傳出後除了國內許多教會、機構、媒體、個人之外,國際教會機構如普世教協(WCC)、世界歸正教會聯盟(WCRC)、基督教世界傳道會(CWM)、亞洲教協(CCA)、美國太平洋神學院(PSR)都紛紛發文悼念這位出身台灣,揚名國際的神學大師。
 
在拙著《故事神學詮釋學與台灣本土神學》一書第五章〈宋泉盛的故事神學之路〉以及附錄〈宋泉盛教授訪談錄〉(註一),曾談論宋博士的生平、事蹟和神學思想。本文以這些敘述為基礎,添增新的資訊,並且以此三部分來介紹這位值得我們認識的故事神學家。
 
認真紮實的求學過程

宋泉盛1929年10月19日生於台灣台南,老家就在台南神學院附近。年少時,宋泉盛生過兩場大病,瀕臨死亡邊緣,醫生宣布束手無策,他的父母親憑信心禱告,竟奇蹟般地得著醫治。為感謝上帝,父母許願將他奉獻給上帝,一生服事上帝。宋博士後來研讀神學,並成為牧師,沒有辜負父母親的殷切期待。
 
年輕時,他長得健壯挺拔,酷愛運動,是台南一中足球隊隊長。他也酷愛文學,尤其著迷於杜斯妥也夫斯基作品中深刻的宗教思想。後來他的神學著作常常引用文學作品中的故事情節,探尋其中的神學意義,在此已見端倪。1950年他以第一志願考上台大哲學系,受到傅斯年、胡適、殷海光等著名學者影響,崇尚自由思想,厭惡威權。在思想境界上,他欣賞方東美旁通統貫、廣大和諧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以及「文學是一種高度心理學」的洞見。在寫作工夫上,他推崇胡適提倡的白話文運動,以樸實的文字書寫內心的情感與思想。
 
1955年他前往英國愛丁堡大學神學院(New College, Edinburgh)攻讀神學, 受業於著名學者托倫斯(Thomas F. Torrance)、史都華(James Stuart Stewart)以及巴爾(James Barr)等人,為系統神學和聖經神學的研究工作奠定良好基礎。1958年他取得「神學學士」(Bachelor in Divinity)學位,同時也獲得洛克菲勒基金會(Rockefeller Foundation)「進階宗教研究」(Program of Advanced Religious Studies,PAR)的贊助,前往紐約協和神學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進修一年,師事舊約學者穆廉堡(James Muilenburg)。穆廉堡推薦他加入聖經考古學家普里查德(Dr. James Prichard)所率領的團隊,前往巴勒斯坦基遍(el- Jib)遺址進行考古挖掘。這獨特的經驗深化了他對舊約的興趣,尤其啟迪他從更大的歷史文化脈絡來解讀聖經文本。1963年他再度負笈紐約協和神學院攻讀博士,1965年完成博士學位,論文題目是:《在巴特與田立克神學思想中上帝的啟示與人的宗教之間的關聯》(The Relation of Divine Revelation and Man's Religion in the heologies of Karl Barth and Paul Tillich )。
 
在歐美一流神學院嚴格的神學教育,鍛鍊他成為一位神學家。然而,西方神學固然讓他受益匪淺,他卻發現西方神學的不足,尤其在面對亞洲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處境,顯得捉襟見肘。
 
而在家庭生活中,夫人陳美滿女士是畢業於茱麗亞音樂院(The Juilliard School)的鋼琴家,兩個女兒如音和如平,也都是音樂家。在大多數著作的序言中,宋博士都會特別感謝母女三人帶給他生命的喜悅及寫作的靈感:「我們共同的生活一直提醒我,耶穌不是一套神學系統、一條基督論公式或形上學原則,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這是我在「『家庭』這個信仰學園裏不斷學習到的神學智慧。」(註二)在這個溫暖的家庭裡,鋼琴和打字機的聲音此起彼落,交錯複雜卻又和諧美好。
 
寬廣豐富的服事經歷

1960年宋博士曾返回台南神學院擔任兩年的講師,主授舊約。1965年完成博士學位之後,再度回到台南神學院,擔任院長一職,那年他才36歲。
 
1970年他卸下院長一職,開始在國際性教會組織中嶄露他的神學才華。1970-1973年擔任美國改革宗教會(Reformed Church in America)亞洲事工部主任。1973-1982年擔任普世教會協會「信仰與教制委員會」(Faith and Order Commission)副主任。在此期間,他主編三本重要文獻:《今日盼望的見證》(Giving Account of the Hope Today , 1976)、《共同走向合一》(Growing Together into Unity, 1978)、《在世界各地告白我們的信仰》(Confessing Our Faith Around the World, 1980)。
 
現任WCC總幹事皮萊(Jerry Pillay)如此評論他的貢獻:「作為人類自由、社會公義與神學處境化的倡導者,宋泉盛博士發展了一個具有包容性的神學異象。」通過「解放、種族主義、女性主義、文化與宗教多元化等等議題,把教會合一的問題提升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層次。」(註三)
 
1997-2004年他被推選為「世界歸正教會聯盟」(World Alliance of Reformed Churches,後來改為World Communion of Reformed Churches)的主席。這聯盟是由104個國家221個會員教會所組成,信徒高達8000萬之多,宋博士是第一位擔任聯盟主席的亞洲人。他在任期間,發佈了「阿克拉信仰告白」(The Accra Confession),批判新自由主義經濟體系以及全球化意識形態加劇人類社會貧富差距的懸殊,以及自然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此外,他積極推動《上主的話語》(Words of the Lord )研經手冊(Bible Studies),彙整世界各地神學家對耶穌的比喻的神學詮釋,作為信徒研經究之用。
 
1985年起, 他任教於加州柏克萊太平洋神學院(Pacific School of Theology, PSR),擔任「神學與亞洲文化的教授,同時也是聯合神學院(GTU)博士班的核心教師(Core Doctoral Faculty of the Graduate Theological Union, GTU)。他也先後在普林斯頓神學院、哈佛神學院擔任客座教授,受邀到加拿大、澳洲講學。
 
1970-1980年代,他積極參與亞洲基督教協進會(CCA)的神學委員會,推動許多神學教育的計劃,對亞洲神學的建立與發展有深遠影響。1982年起,他擔任「東南亞神學研究院」博士班的區域指導教授。1987年他創辦了「亞洲神學與文化事工」(Programme for Theology and Cultures in Asia, PTCA),並擔任第一任主任,倡導以亞洲的文化資源做亞洲神學。他多次受邀到南韓、日本講學。1990-1991他擔任日本同志社大學神學院的客座教授。
 
在歐美的神學界,他發出亞洲神學的聲音;在亞洲神學世界,他一直是位傑出的貢獻者。
 
附註:

1. 莊雅棠,《故事神學詮釋學與台灣本土神學》,(台南:臺灣教會公報社,2019),265-311;421-433。
 
2. 宋泉盛著,莊雅棠譯,《耶穌,被釘十字架的人民》(台南:信福,1992),序言。
 
3. “WCC gives thanks for the life of Choan-Seng Song,” 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 accessed on 11/30/2024.
同作者相關文章:
故事神學家——宋泉盛(上) (第 201 期)
台灣鄉土神學的開拓者王憲治牧師 (第 43 期)
宋泉盛的故事神學 (第 36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201 期 It's 休time! (35-37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201期  2025年  4月 It's 休time! 201
本期主題:It's 休time!
發行日期:2025/4/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It\'s 休time!要休學了嗎?
休學的100種可能
小孩說要休學怎麼辦?
關於準備要休學的那些事
人生沒有定理:從《瑪格麗特戀習題》談「休學」
「原」來我曾在這裡:大專院校原住民學生休學問題面面觀
高二那兩年
故事神學家——宋泉盛(上)
Working 「Holiday 」?
挑戰未知,展開跨國志願之旅
Around 40的回顧自述
對自己越誠實的人越厲害——《藍色時期》
再次經歷上主的恩典
享受讀經的過程
TNSCM「專」程遇見你/祢(上)
復活節台語音樂劇
欣見《新使者》200 期!
邁開步伐走向前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