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89期 脫下口罩之後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後疫情的宣教與牧養
相信上帝在疫情中仍持續工作,察驗上帝的臨在就成為人的回應。實踐神學就是神學反省的過程,焦點在於察驗與回應上帝在世界的行動。
關鍵字:後疫情  宣教  牧養 
口述者/董家驊 (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
記錄者/張瑋哲 (本刊編委,台灣神學研究學院神學研究所學生)
編按:本文為董家驊牧師 2022 年 12 月 5 日於台南神學院實踐神學研究中心演講內容。感謝董牧師授權《新使者》節錄刊載。

後疫情時代,教會的內部張力透過疫情浮現,舉例來說:政治意識型態、社會議題、國際政治觀察、本地議題等等。然而,論及後疫情宣教的核心,教會必須自問:「是否相信上帝仍在世上工作?」針對後疫情時代的事工,應當思考的是,究竟我們是回應上帝的工作,或只是回應教會本身內部的焦慮?「回應上帝」或「回應焦慮」的事工,會帶出不同的實踐結果;我們可以透過實踐神學的過程來自我檢視。
 
實踐神學觀點的後疫情觀察

實踐神學的基礎在於不斷察驗上帝的旨意與祂在世上的工作。面對疫情帶來的「教會常態中斷」,就是實踐神學可以探討的方向。因著相信上帝在疫情中仍持續工作,察驗上帝的臨在就成為人的回應。實踐神學就是神學反省的過程,焦點在於察驗與回應上帝在世界的行動。每個神學思索皆立基在真實處境,特別是反思,如此我們就能重新定位神學家的位置。
 
根據《21世紀門徒現場:實踐神學新探索》,實踐神學的思考過程為:「描述當下」、「探索處境」、「神學反省」、「更新實踐」。因著上帝在世界工作的核心價值,教會事工即是察驗與回應上帝的行動。若教會以「上帝臨在世界」為前提,就能發現神學反思都有賴聖靈的工作,並透過理性察驗上帝的行動。
 
實踐神學指出,後疫情時代教會的核心課題是「改變」。改變使教會內張力與衝突浮現。藉著教會內部隱藏課題的浮現,觀察改變帶來的失落感,並在教會內部有張力的團體中充分溝通,引導教會回應「上帝在世界上的行動」。
 
1.指認當下

在後疫情時代,顯而易見的是疫情對「聚會人數」的衝擊。據統計,疫情使教會聚會人數流失約 30 %,且相較於小型教會,對大型教會的影響更大。(註 1)此外,疫情對教會的影響可分為三方面:首先,聚會人數改變;第二,教會開始學習網路及社群媒體的牧養;第三,疫情過後,教會用大部分心力鼓勵會友回到實體聚會。
 
2.探索處境

首先,在「年輕世代流失」的課題上,疫情應該是年輕人離開教會的好理由,他們可以合理地透過降低實體聚會頻率,慢慢淡出教會;然而根據過去牧會時的觀察,年輕人反而更喜歡實體聚會。因此,當疫情期間教會領袖討論線上聚會的發展時,年輕人卻展現對線上聚會的冷感;其原因可能在於青年世代已過度接受網路世界刺激,教會線上聚會卻無法提供相同的刺激感。即便如此,青年是否在教會內受到陪伴,仍是牧養的重要課題。特別觀察到青年在倡議遊行中產生的實體聚集現況,往往能發現青年在人群中經驗到生命連結,並透過生命連結產生動力,這是教會可以進一步思考的。換個方向來說,教會是否提供年輕人缺失的福音?特別面對疫情、世界變化、戰爭、世界的苦難時,教會所說的福音是否無法讓人對苦難產生回應的勇氣?
 
近年來,由於教會對職場事工的關注,反映職場成為人們尋找意義與身份的現況。進一步來說,不同於傳統社群與家族所建構的意義與身份,現代人由於脫離傳統社群的緣故,在身份認同上是模糊的,意義與歸屬感也有缺失。為了尋求自身意義與身份認同,職場就填補了當代人的空缺。因此,當教會討論職場轉化時,其中與後疫情相關的「處境」就值得深入思考。這將反映教會如何回應後疫情時代,經過疫情帶來的停滯之後,青年怎樣重新尋求意義與身份。
 
3.神學反省、4. 實踐更新

實踐神學的興起,反映出神學院愈加看重神學教育與信仰實踐的關係;這個轉向也顯出神學反省與教會現場的實踐,中間轉換的過程逐漸受到重視。透過近年與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的神學院來往,可以看到實踐神學在教會面對社會變動時的挑戰,需要經由探索處境的過程,進一步帶入「神學反省」,並且透過神學反省帶出第一線的「實踐更新」。身處後疫情時代,神學反思的深度愈加重要;深度的神學反省並非缺乏教會內基督徒的關注,關鍵在於神學家如何能深入淺出地闡述觀點。
 
後疫情時代的宣教與牧養實務

今日教會的現況反映出門徒訓練、福音行動,以及普世宣教的疲弱。若教會要改變現況,首先須思考改變的方向;且改變的關鍵是基督徒自身對上帝拯救的經歷,加上價值觀在此過程的徹底扭轉。誠然,教會領受福音大能而行動,若教會丟棄福音的大能,只專注次要事物,就會在面對變局時無所適從。特別在全球局勢動盪的年代,若教會提供的事物仍與世界無異,則肯定會被上帝撇棄。重拾福音大能,就成為後疫情時代迫切的課題。
 
首先,先認知福音是上帝的大能,「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拯救一切信的人。」(羅一 16):今日教會擁有資源,卻無法奉耶穌之名使人生命改變。由此可見,教會根基並非建立在產業、學位、人數,而是建立在上帝大能的話語與行動上。如果基督徒正視這點,或可以從追求「卓越產出」(product)轉為追求「健康習慣」(process);透過養成不斷領受上帝大能的習慣,是教會領袖需要思考並帶領團隊反思的方向。不論是教會同工或傳道人,在事工上健康的習慣是重要的。Rich Villodas 在 The Deeply Formed Life 一書,提到事件發生時要使用的五種思考模式:1. 發生了什麼事? 2. 我有什麼感受? 3. 我在告訴自己「怎樣的故事」? 4. 福音有什麼話對我的故事說? 5. 我需要採取哪些違反直覺的行動?透過分析這些感受,我們可以釐清自身情緒背後的故事,以及故事受到福音光照時自身經歷的改變。建立「健康習慣」,會引導人支取上帝的力量。
 
第二,「上帝是我們的創造者。」(弗二 10):因此基督徒要從「成功思維」(success)轉變為「成長思維」(growth)。疫情展現了世界變化超乎人的意料。在此也提醒基督徒: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而上帝是我們的創造者。上帝關注的不是祂百姓的成功,而是祂百姓的成長。在這基礎上,若事工無法帶來教會成員生命的成長,就可以考慮結束了;事工的結束與個人的成敗無關。
 
第三,福音是耶穌基督「道成為人,住在我們當中。」(約一 14):網路加快「資訊傳播」(information),然而「生命轉化」(transformation)對實踐神學的價值則無可取代。即便資訊可以透過網路快速傳播,但從事「實踐神學」不能停留在線上的紙上談兵,更需要實體互動。當教室內的實體互動成為操練,教室外的線上課程資訊作為知識吸收,那麼「資訊傳播」與「生命轉化」二者就不是對立的兩端。若以此角度思考並區分事工(哪些是資訊傳播?哪些是生命間的交流?)就比較不易產生二元對立的想法。
 
第四,福音是「基督已經從死裡復活。」(林前十五 20):因著基督復活,後疫情時代的教會牧養應從「自保求存」(P r e s e r v a t i o n),成為「為愛冒險」(Innovation)。若教會仍在思考恢復往日榮景,基本上會和預期的相反;倘若教會將福音視為基督從死裡復活的形象,則教會作為福音群體,理當是最不害怕失敗與死亡的群體。上帝尚且能轉化人的失敗,以復活作為得勝記號,身為基督追隨者的教會是否能有勇氣不害怕失敗,值得自我省察。根據觀察各國教會的感想:追求自保的教會往往會失去動能,但那些看到鄰舍需要,為了福音緣故而願意冒險的教會,不一定是增長快速的教會,卻是最有生命力與見證的教會。
 
第五,「B」(弗二 8):在策劃教會事工時,重點不應該放在「發展事工」(Ministries),而是「建立信任」(Trust),建立群體與上帝之間的彼此信任。在後疫情時代,教會可以選擇發展事工來填補自身的焦慮,然而教會若將想法轉成依靠上帝的恩典,並且信靠上帝時,事工就能從「我們發展的事工是否建造彼此信任?」來檢視並回應上帝的恩典。
 
第六,上帝「賜給我們多元恩賜,是為了建造基督的身體」:因此要從「世代交替」(Replacement)的邏輯,轉變為「跨代同行」(Togetherness)。世代交替的想法會在年輕人與年長者之間製造傳承的焦慮。倘若明白上帝給不同世代有不同恩賜,都是為了要建立基督的身體,就不會在「世代交替」上產生不健康的文化。
 
第七,基督的福音「不只將我們從罪惡中拯救,也是為了完成祂的使命」:教會需要正視「上帝呼召人所為何事?」據此,任何事工應該從討論「策略方法」(Means),轉為更深刻地思考「使命目的」(End / Telos)為何?當前教會迫切需要建立這思維,即教會組織的目的是要幫助人回應使命;當處境改變時,就須重新尋求組織結構是否能回應上帝的使命。教會須建立「持續更新」(Reforming)的神學觀,讓群體能持續受到更新。
 
第八,要記念主的話「施比受更為有福。」(徒二十 35):教會須從「獲取資源」(Gather)轉為「分享祝福」(Give)。在後疫情時代,教會仍可能經歷疫情中的缺乏。倘若教會能持續檢視,在資源缺乏的現實中,是否仍有其他事物是教會可以給予鄰舍的。這思考也提醒教會成員,打開教會圍牆、面向社區的可能性,使牆內的基督徒走出牆外,回應上帝的呼召。透過走出牆外的回應,在信仰中經歷上帝無窮的恩惠,並重新檢視所能給予的事物,讓教會成為世界的祝福。
 
上述八個面向,即是後疫情時代的教會與基督徒可以重新思索,並在神學認知與信仰實踐上持續操練的方向。
 
附註:

1. 此處數據參考美國 Lifeway Research,在疫情後,信徒約 74% 回到教會;依據新加坡 2022 年的調查,則約 67% 的信徒在疫情後回到教會;台灣中華基督教協進會《2022 年教勢報告》顯示,疫情後約 67% 信徒回到教會。
同作者相關文章:
後疫情的宣教與牧養 (第 189 期)
後疫情的宣教與牧養 (第 189 期)
重建共善:現代社群關係的再想像 (第 176 期)
屋簷下的交會: 從互為主體的社會關顧再思教會靈性關顧 (第 172 期)
「幸福」抉擇 (第 169 期)
我們團契是為了受差遣:TKC七十才開始 (第 168 期)
在起頭… (第 167 期)
新酒裝在舊皮袋?「挑戰」或是「道成肉身」 (第 166 期)
出去走走,來自「他者」的邀請 (第 165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89 期 脫下口罩之後 (4-8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89期  2023年  4月 脫下口罩之後 189
本期主題:脫下口罩之後
發行日期:2023/4/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脫下口罩之後
後疫情的宣教與牧養
算。記
疫情中的三兩事
新冠疫情的考卷,台灣訂正了嗎?——從德國的抗疫經驗談如何面對不確定性與危機
Ours 同樂匯
如同馬利亞靜下心、反覆思考,自己正在經歷什麼?
與地方生態一起共生的日本
台灣原住民的自我追尋:歐蜜.偉浪《編織家園》
原來基督的愛催迫我們
「比較就是正義」:信仰的重讀作為面對多元論述的指引
博愛手語教會 30 年
論戰爭正義
60th神研班第6組
內心的矛盾:愛與礙
你愛我,就別礙我
在主內「共下,坐桌」 ——第 59 屆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感想
青年宣教從你我開始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